【图集】记者零下六度看冬奥 别有一番体验

Image


鸟巢举行的北京冬奥开幕式三周前改为定向组织观众入场,中国外交部邀请一批在闭环外的外媒记者以普通观众的身份到鸟巢观看开幕式——这张有钱也买不到的入门票,得来不易。


Image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新华社)

《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和至少100多名外媒记者在北京新闻中心集合,在进入北京冬奥开幕式前展开近九小时的耐力赛。

和其他观众一样,《联合早报》特派员的“鸟巢之旅”在开幕式前两天开始“预热”。根据防疫要求,闭环外的观众必须在开幕式48小时和24小时前,做两次核酸检测。在开幕式结束后的24小时和第七天,还得进行两次核酸检测。

开幕式当天,观众得先到距离鸟巢约12公里外的北京新闻中心集合。过后乘大巴前往12公里外的朝阳公园进行安检,并换乘另一辆大巴到九公里外的鸟巢。

朝阳公园是观众的“缓冲区”,除了严格防疫,冬奥也实行严格的安检程序。从进入朝阳公园那一刻起,观众不得携带包包和摄影器材,大家必须“轻装上阵”。

经过约六小时的等待,观众在下午5时许陆续进入鸟巢。大巴一抵达鸟巢外围,身穿蓝白制服的志愿者便开始在街道两旁向入场观众挥手,热情高喊“新年快乐”“观看愉快”,缓解了大家长途跋涉的劳累。

Image

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

观众口号欢呼不间断

鸟巢氛围更轻松,但防疫毫不松懈。所有座位之间都以网布间隔,闭环观众和非闭环观众之间,隔着白色围栏。可容纳超过9­万名观众的鸟巢,只坐满约三分之二。

在零下六摄氏度的低温里,未坐满的鸟巢略显冷清。但由各个机构组织入场的中国观众,显然有备而来。在开幕式开始前,观众已开始高喊冬奥口号“一起向未来”;节目过程中,他们的欢呼和掌声也毫不间断。

Image

外媒记者区域。(法新社)

外媒区域可算是全场最冷静的观众区,开幕式开场后,一些穿便服的工作人员陆续坐到观众席上的空位,协助带动气氛。各国选手和代表入场时,一些稍微放松的外媒记者纷纷拿起手机、收起笑容,现场工作人员多次呼吁大家拿起旗帜为选手加油,便衣工作人员也格外卖力挥旗。

Image

北京冬奥在疫情和国际形势下面对寒冬,体现了中国力争通过展示人民热情,融化冰雪的努力。(法新社)

北京冬奥在疫情和国际形势下面对寒冬,这场九小时的“耐力赛”展现了中国防范疫情和安全风险的谨慎态度,也同时体现了中国力争通过展示人民热情,融化冰雪的努力。

相关阅读:

  • 新加坡哈莉玛总统已抵达北京,4日晚出席冬奥开幕式!

  •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下周出席北京冬奥会见谁、会带谁?

文:黄小芳(北京特派员)Image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451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Image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 2月3日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八达岭传递,由成龙担任火炬手。他回忆起2018年参与平昌冬奥会火炬传递的经历,直呼这次感受大有不同,这次是在“家门口”传递火炬。📹:中新社 #新加坡鱼尾文 #北京 #冬奥 #成龙 视频号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新加坡社会新闻冬奥将是老的辣

Image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Image

Image

Imag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