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说弹丸之地新加坡是世界效仿的对象?!

 675bc55ac2b6419def55aa6c43c42e84.gif

|关注“新加坡眼”,输入“物流”“雅思”获得更多信息|

在今年好莱坞的票房黑马《疯狂的亚洲富豪》里,我们看到的新加坡是富丽堂皇的:

129b04d6d46d26d376148ad4c65be240.gif

现实生活中,新加坡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走在中央商业区(CBD),我们被摩天大楼包围着:

f7ee0f48f6be5341d8bca5cafa78b1b5.jpeg

看着这样高大上的新加坡,我们很难相信,50多年前,它是这样的:

6070d61f6e5383ecdcf88a53cdfd3178.jpeg

那时,新加坡的人口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GDP不到目前的百分之一,而且几乎没有基础建设。

短短5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新加坡的巨变成功引起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注意,他们专门为此拍了一部纪录片:

是的,记录片的名字叫:

《新加坡:明日之都》

什么?一个面积只有伦敦都会区一半的小岛,居然会被称为“明日之都”?还要世界各地都跟新加坡学习?

ddc9f007eb0542879e8cd6035c265e45.gif

“见多识广”的《国家地理》,当然要逻辑严密地论证一下,新加坡凭什么是“明日之都”。

人口密度全球第二,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国家地理》“盯”上了新加坡的两个重要部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市区重建局

建屋发展局负责新加坡居住新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现在,新加坡常住人口约570万,有超过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建的房子里——组屋(HDB)。

f2e55b85166dd3bf3c8af6c5f361397f.jpeg

为了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建屋发展局正在寻找高科技的创新方案,引领HDB进入智慧组屋新时代。不只为新加坡国民提供足够生活空间,也要改善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品质。

新加坡引入了大量“超级垂直城市”建筑设计,组屋顶层是公园,可以种菜,地铁从楼中穿过,购物中心、学校和医疗机构分散在组屋的不同层。这为许多面临同样人口密度过高问题的大都市,提供了借鉴价值。

fd9fd612a4f6fea5f854920e7dfcf63f.jpeg

至于市区重建局,则要负责确认新加坡所有土地的未来需求,毕竟与考虑建什么相比,在新加坡这样的土地稀缺的国家,“在哪里建?”“还有没有地方建?”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40f282c97837823197c3ba6a049a47f4.jpeg

事实上,新加坡以40年为周期进行城市规划的,不是10年,也不是20年,而是40年的长远发展计划!这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新加坡很重要,因为只有足够长远的规划,才能确保留下足够的土地,供后代使用并达成发展需求。

没有土地,就创造土地

《国家地理》揭秘了市区重建局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填海造陆。从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已经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整整扩大了四分之一,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填海造陆比例最高的国家。

00bb445a9aaf8ac7b4f20e9450a5fa22.gif

今日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通通都是从海里填出来的!

比如,新加坡的地标建筑——金沙酒店和金沙购物中心:

8acb01947abf24691965d464304b0777.jpeg

大家平时都爱逛的白沙浮商业城(Bugis Junction)中的“白沙浮”,就是福建人和潮州人对Bugis的叫法,传说是因为这里曾经在海边退潮时,常有白沙滩出现。但现在海和沙滩早已不知所踪,Bugis也被叫做武吉士了~

47a6b52dc882d7b5cf2962183b6eb589.jpeg

不光是中心地带和商业区,蝉联最佳机场30年的樟宜机场,靠的是1981年新加坡填出近200万平方米的土地,才能建造。

4537a94b3117598471642172c0051d62.jpeg

政府将5个小岛通过填海造陆连接起来,形成了裕廊化工岛:

845d43df2643a57549304e1d462d99aa.jpeg

拒绝“平庸的”CBD

新加坡填海造陆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便是新加坡滨海湾CBD。这一耗费了十多年建设的庞大工程,在纪录片中,被称为了“值得全球其他城市学习的典范”。

060bae217a893e4bef87f6fb77332ced.jpeg

 不可置信的是,从图一变成图二,新加坡只用了十几年

传统意义上的CBD,大部分区域都是用来办公的,使用的时间只有每周五天,朝九晚五。但是,新加坡不需要第二个纽约华尔街,也不需要第二个香港中环。

所以,十几年前,在填了海,开发滨海湾这片空地时,新加坡就有预见性地拒绝建一个“平庸的CBD”。

b501f51781888a9d1edc207ac605d7e6.gif

市区重建局在规划时有意地加入互补性用途,将其打造成综合用途区域。每周七天,一天24小时都可以在这个区域活动。

除了大量的写字楼,这里还有金沙酒店和购物中心、滨海湾花园、摩天轮、科学艺术博物馆……一站式体验购物、逛吃、观光。

f9d8b5b76691bf728ade1f508dce3daf.jpeg

“被掏空”的地下

为了让全天候的滨海湾模型能够成功运作,基础建设就变得异常关键。在土地稀少的新加坡,基建必须走入地下

滨海湾的地下区域,进行了精准的分层设施规划。接近地表的有水电管线、人行道和商业空间。

4e6e8f88bda170c24cdb00242145ae53.gif

更深处有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

3fdcaadaf90e4d5cfd710bc42f265e39.jpeg

挖得比较深的地方,达到了地下80米,相当于地上20层的楼高!这些藏在地下的系统,主要是用来满足新加坡未来五十年的需求

c5beb2e63131f4ac83ae1bf9c34fcf3b.jpeg

“黑科技”改善环境品质


新加坡在市区环境规划上也是未来感十足,政府使用了精密的电脑模型,以协助建筑规划师改善市区的环境品质。

在综合系统建模技术的帮助下,规划师可以模拟各种情境,筛选出最具成本效益的市镇规划方案。

a1db480181b8ebf05b7e2ff2c6f23573.gif

举个栗子,新加坡位于热带,为保障市区的风可以流动,建屋发展局就把街区、组屋、公共空间、公园等放到电脑模型里,来完成较为合理的建设规划。

a98e61dc5dcaf342c783ad7768e06cfa.jpeg

智慧停车场、家用能源管理系统等项目都在逐步推进,社区里装置的感应器会把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噪音等信息直接传达给政府相关部门,方便制订应对措施。

1680d7617a1117e4eb3e65f5c1125b66.gif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新加坡生活的我们,每天都会用到这些高科技,享受精准城市规划带来的便利,把一切都当做理所当然。

只有当“外人”《国家地理》把一切搬到台面上来说,我们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新加坡真的是一座“明日之城”。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阅读原文Read more观看44分钟的完整版纪录片,相信你会对新加坡这座城市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关阅读: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独立视角|平实报道|深度评论

67775630365a6fb3a1af9bb2146e89a7.gi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