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 NTU医学院毕业生奋战在抗疫一线

来源:NTU官方推特

现在是星期六上午8点,吴医生(Dr Julia Ng)刚刚上班。这位实习医生没有前往陈笃生医院的骨科,而是穿过马路去了国家传染病中心的地下一层。她即将在国家筛查中心开始她今天的工作:与COVID-19病毒作斗争。

吴医生毕业于NTU李光前医学院,作为众多医护人员之一,他们在这个需要时刻被召唤来为国家服务。另一位实习医生克劳迪娅·董(Claudia Tong)也被列入一线工作的名单中,她说:“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在疾病爆发时站在最前线。”

“在2009年甲型H1N1爆发期间,世卫组织因过早宣布紧急状态而受到批评。当出口病例持续增长,我们没有看到疫情达到顶峰的迹象时,就是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正确时间。” 伦敦新兴传染病学院医学访问教授Annelies Wilder-Smith指出。

指示牌将人们引导到位于国家传染病中心的国家筛查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到达检查中心后,吴医生首先测量了自己的体温,并将数据记录在医院电脑系统的一个共享Excel文件中。在去更衣室的路上,她领到一身经过消毒的手术服。换好衣服后,她将随身物品放进一个储物柜里,拿起护目镜,向储藏室走去。领队医生会在那里向她和其他队员简要介绍分工以及要注意事项。

这些注意事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医生必须首先确定是否有人感染该病毒的标准。仅在最初的几周内,这些标准就不断扩大,以确保迅速识别出有危险的人。

虽然国家筛查中心于1月29日开始运作,但医疗界早已经处于警戒状态。“当武汉的第一份报告出现时,我们就有所警觉,因此警戒级别也相应上升。”李光前医学院助理院长兼副教授谭金英(Tham Kum Ying)这样说道。

甚至在新加坡证实其首例COVID-19病例之前,急救部门就立即采取了行动。“在20分钟内,我们设定了如何通过群聊进行回应的初始基本规则,”谭教授回忆道,并补充说,“半天后,操作变更完成了。这与2003年新加坡爆发的SARS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的通讯依赖于个人电话和电子邮件。在速度至关重要的时代,新技术创造了救援时间。”

医疗技术和公开数据共享也促进了科学研究。传染病医学副教授Yeo Tsin Wen说:“我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确认艾滋病毒感染会导致艾滋病。但如今,几周内科研人员就发现了病毒。”

图片来源:谷歌

不久之后,科学家研究发现了整个基因组序列。了解病毒独特的遗传特征将使科学家能够快速开发特异性引物,以检测病毒并诊断感染。李光前医学院人类与微生物遗传学副教授Eric Yap说:“第一个序列于1月10日发表,到2月1日,共发表了47个序列。”该遗传学家目前正在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可用于无法进入大型医疗实验室的地区。

密切注意病毒的基因组成对于RNA病毒尤其重要,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家族。而且基因改变可以使病毒逃过测试,变得不受治疗和疫苗的影响,并且更容易在人类之间传播。这些累积的突变通常出现在病毒的外部。

病毒学家罗教授(Prof Luo)说:“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免疫力时,那些表面突变的病毒可能会存活得更好。” 病毒像船一样,停靠在宿主细胞表面的码头上,这个码头被称为ACE 2受体。这种受体在许多细胞中都很常见,在呼吸道和肺部的细胞中含量丰富。SARS也依赖于该受体。

病毒一旦停靠,便飞入细胞内部,劫持基础设施,以极快的速度复制自己。最终,细胞破裂,释放出许多新病毒。但是,病毒进入细胞后会触发人体入侵警报。

抗病毒蛋白会攻击病毒。炎症细胞因子从免疫细胞发出紧急呼叫请求支援。通常当这种反应过度时,人们就会死于这种病毒。

学生们在进入临床科学大楼前排队检查体温

图片来源网络

在检查中心,医生们被告知他们的工作任务后,走进前厅穿上第一批个人防护设备—N95口罩和护目镜。

当每个人都确定自己的护目镜和口罩贴合紧密,他们就一起通过另一扇通往走廊的门离开房间。在下一个房间中,吴医生将粉白色的浴帽戴在头发上。她拿起一支黑色记号笔,一件黄色长袍,然后在礼服的前面用大写字母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头衔。

当她和其他人的胳膊穿过合成纤维长袍时,她们每个人都消失在朴素无华的个人防护服后面,只留下潦草的名字…

紧接着,她又戴上两副蓝色的外科手术手套。在与病人碰面之前,吴医生把她的手机和出入卡装进一个透明的密封袋里。

即使这些个人物品也需要受到保护,因为病毒可以在体外生存并通过表面传播。人们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感染,这些飞沫通过口腔,鼻子甚至眼睛进入人体。

做好防护准备的医护人员,图片来源:海峡时报

现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小组成员也分散开工作了。吴医生和她的同事们准备转移到低风险筛查区。他们只有等到轮班结束时才会碰面,或者是在食品储藏室中短暂的休息时偶遇。

走进检查区就像进入考场一样。一排排的单张书桌,每个桌子上都有着一把椅子,占满了整个房间。每张桌子和椅子之间有一个两米的间隙,以减少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医生从一个病人转移到另一个病人,仔细地对例如听诊器之类的医用仪器进行消毒,并确保在每个病人之前用一副新的手套更换外层手套。进行X射线检查和血液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安排患者出院或收治患者。

在疫情爆发的初期,董医生用“焦虑”一词形容病人的情绪。他补充说,许多人都是来现场接受检测的。但是,无法立即获得测试病毒的结果,样品必须送到中央实验室进行处理。在实验室中,样品经过聚合酶链反应或PCR来确认病毒的存在。

在2月4日发现第一批本地传播后,患者的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那以后,新的传染源就成为了新闻中的重点——从五星级酒店到宿舍和私人租车,无论在哪里都会爆发。

吴医生说,自从首次报道本地传播病例以来,她所见到的患者情绪都十分激动。同时,在医疗团队中,情绪也发生了变化。随着2月7日疫情风险评估被提高到橙色,筛查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能要在前线面临更多的危险。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疾病爆发,保持前线员工的士气至关重要。谭教授说,为给医护人员提供帮助,资深急诊医师出资建立了一个“鼓励基金”,该基金为在筛查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健康但使人快乐的零食”。

“我们从SARS和H1N1中学到的是,团队中的士气非常重要。员工必须有信心,也应知道按照指示使用PPE不会用完,指示必须及时,清晰且可操作,并且他们有后盾。”她补充说。

“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在疾病爆发时站在最前线。”

图片来源:NTU脸书

吴医生八个小时的轮班已经结束,她将资料交给下一组医护人员,然后前往走廊一件件的脱下她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消毒手;淋浴帽,消毒手;护目镜,消毒手。她小心翼翼地脱下防护服,以免不小心把病毒从防护服上传播到她干净的手术服上。这件长袍和其他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一起装进了生物危害袋。然后,她又洗了一遍手。

为了回到办公室和其他地方,吴医生必须穿过前厅。在她拉开门之前,她检查了房间里没有人被揭开面具。吴医生走进来,摘下她带了一天的N95口罩,又重新洗了一次手。最终,她穿过另一扇门离开了医院,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现在是下午4点,下一批医护人员仍在继续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