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新加坡华人筹集50万元物资捐武汉:华夏儿女该做的事

春节前夕,新加坡华人王可欣得知国内疫情严重后,号召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捐款、筹集物资,将大量的物资运往武汉一线,共计向武汉捐赠了价值十万余元新币(约合人民币五十余万元)的物资。

此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她,还带领自己的学生创作了一系列为武汉抗疫加油的艺术作品。

“这是作为一个华夏儿女应该做的事,海内外同胞互相帮助,我们才都会幸福快乐。”2月4日,王可欣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武汉抗击疫情。

据中新社1月31日消息,截至31日下午,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捐助6846.1747万元人民币、4009.36万元港币、409.1万美元、10.1313万欧元、12.48万加元、13.4万澳元、20.39万挪威克朗。N95口罩210箱、40770个,其它类型口罩549.25万个;防护服24621套、护目镜377个、外科手套90000只、消毒剂33吨、消毒液13600瓶、温度计1000支、消毒粉198袋、消毒设备1万台、医疗设备700台、纯净水44400瓶、方便面4250箱、各类饮品4240箱,以及其它价值1800多万元人民币的各类医疗物资。

王可欣的美术课上,孩子们展示她们为武汉抗疫加油创作的作品(作品版权归受访者所有)。 本文图片均来自受访者

以下是她的口述:

在新加坡筹款购买物资再送到武汉一线

我叫王可欣,2008年来到新加坡,并创立了自己的艺术教育品牌,与自己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后孕育了四个孩子,生活虽然平淡但很幸福。

在1月22日,我得知了国内疫情日渐严重的消息,于是在几天后便开始组织公司同事做义工,在新加坡向市民免费分发口罩。

王可欣带着同事们在新加坡免费分发口罩。

我们做义工发放口罩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后,有许多人来向我寻求帮助。他们有在国内医院工作的朋友和家人,从这些医务人员口中得知国内医疗物资十分吃紧,希望我能够帮忙寻找物资。还有的朋友和学生家长私下向我提出,想要一起众筹物资捐款给武汉。于是,通过筹款援助武汉的队伍就这样渐渐壮大了。

我们最初只是筹款,但通过这些朋友,我渐渐认识了一些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后来我们就直接从新加坡购买物资,再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运往武汉的医院。新加坡和中国的快递公司都很支持我们,一条在新加坡筹款采购物资再运输到武汉的链条就这样串联了起来。

大年初一、初二以后,新加坡的医疗物资也日益短缺。

那两天正值新加坡公共假期,商场和药店都不开门,加上人们逐渐意识到疫情严重,开始寻找、购买口罩,大量地寄给在中国的亲戚朋友。此外,新加坡政府对于口罩购买有管控,所以也无法一次性大量购买。

基于这些困难,我们公司的员工在新加坡想方设法购买医疗物资的同时,还去印尼、马来西亚购买。由于我们是教育机构,公司内的员工大多是女同事,购买物资回来的时候都是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扛回来的,她们都非常给力。

春节期间,新加坡的货车车源紧张的时候,朋友和学生家长就开着车和我一起去载货。累计到现在,有五十多个来自我们公司新加坡总部和中国分部的家庭,向武汉捐赠了价值将近十万新币(约合人民币五十余万)的物资,都是再通过国内的志愿者直接送到了一线。

志愿者们筹集到的物资。

孩子们眼中的“战疫”

在给小朋友们上美术课的时候,我讲了这次的疫情意味这什么,并且鼓励他们用绘画作品来为抗击疫情的加油打气。小朋友们听后也很积极,纷纷拿起画笔,用这样特别的方式来为武汉加油。

从1月22号开始到现在,我忙着筹集物资的同时,还要兼顾工作和孩子们,每天都要忙到夜里三、四点,一睁眼就开始筹集物资。这期间,我也遇到了很多暖心的事情,我的公司同事,哪怕是外籍员工都能够叫到他们的朋友无条件地来帮忙。

还记得大年三十的时候,我回家告诉父母,因为要去公司做志愿者,所以今年没法回家做年夜饭。孩子的外公听了,主动提出让我带上两个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一起去做志愿者,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要明白如何对别人做出贡献。

我的父母让孩子们也参与志愿活动,这让我又惊讶又感动,他们认为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没有因为这件事危险,就不让孩子们去。

我的老公对我说,这是最没有年味的一个新年,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个新年!我的好友们也为我们这次援助武汉的志愿行为骄傲,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但我们从来不后悔。华夏儿女,就应该这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