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新加坡呆了三年后,我痒了~

你在新加坡

“痒”了吗?

你有没有想过离开新加坡?

或许是一种离开的冲动

稍纵即逝

或许是反复在心底滚动的想法

难以取舍

从人生地不熟的焦虑不适到热情褪去新奇不在

迎来的是令人纠结的“三年之痒”

你在新加坡“痒”了吗?

“三年之痒”? 不是“七年之痒”么?

这里所说的“三年之痒”

其实是指当你从中国到新加坡生活

接触陌生文化后的心理变化

通常可以分为4个阶段

1. 蜜月期

刚来新加坡

可能心情还停留在初来乍到的喜悦中

看到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惊奇

更像是一个观光游客

在蜜月期间

可能你会非常热衷发掘新加坡的不同

乐此不疲的和中国对比

分享给身边的人

毕竟新加坡很小

几个月足够在这边生活走上正轨

这也意味着蜜月期结束

进入下一个冲击期

2. 冲击期

指的是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

当你从熟悉的文化跨越到陌生文化中

对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感到困惑

觉得非常不舒服、不自在就是shock

从中国来到新加坡之后,你会发现

过去所有的经验突然间不管用了

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很困惑

比如像段子一样的Singlish

听到简直怀疑过去学的是假英语

比如人头攒动的食阁

你却尴尬的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再比如不报站的公交车

每次都坐过站一脸懵逼的下车

美好的憧憬消散之后

留给你的就是尴尬难处的现实

面对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不便或麻烦

可能你会陷入长期的心情低潮

怀疑人生、烦躁煎熬、想抛下一切飞回家

一般来说,冲击期在半年左右

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一样

对待culture shock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3. 适应期

文化冲击过后就是漫长的适应期

逐渐习惯了新加坡的生活

可能也染上了当地人的一些习惯

4. 倦怠期

在新加坡生活了两三年

对未来的焦虑迷茫

逐渐取代了最初的拼劲

在异国打拼的倦怠感占据心头

婚姻有“七年之痒”

一起生活7年,夫妻都觉得平淡无味;

工作有“五年之痒”

一个岗位干7年,谁都没了激情;

而出国的你我他

在新加坡生活3年,越来越动摇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自己

“我留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还要坚持吗?”

“值吗?”

不知不觉就迎来了毕业典礼

工作签证门槛越提越高

理想的offer遥不可及

移民政策说变就变

未来,该怎么走?

网友分享

还记得当年一个人来新加坡

看着蓝天白云

整洁的街道和英文牌

感觉特别兴奋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种种不习惯

办银行卡跑了一趟又一趟

高烧40度去医院坐了4个多小时没人理

最后给了两片药

收到账单气哭了

来新加坡做工3年了

每天就是做工、吃饭、睡觉、再做工

被骗过房租押金

一个人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欲哭无泪

前两天下定决心买了机票

新加坡,再见了!

投出去几百封简历

面过好几家

终于拿到了offer

也算是对这2年有一个交代

我不会走!

痒过

熬过去就过去了

熬不过去就撤吧

可能我是“十年之痒”

和朋友聊天

他们都说我矫情想太多

可是真的累

好想回去

后悔当年冲动换了国籍

刚好3年

没痒

因为有他,还有小baby

才来一年就痒了

每次和爸妈视频之后

都有一种回国的冲动

然后再告诉自己

要努力要坚持

自己选的路

跪着也要走完

刚刚得知PR被拒

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友好

我还没痒

只想离开

什么痒不痒的

真是想太多

你以为在新加坡呆着不爽

回国就爽了?

终于毕业了

找到工作了

拿到签证了

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好不容易在新加坡熬出头

怎么会痒?

刚来新加坡没多久

已经感受到了椰子说的culture shock

但愿不要“痒”

没什么痒不痒的

我只想留在新加坡

已回国

越来越不喜欢夏天

吃不惯这边的口味

觉得Singlish很难听

煎熬了大概2年多的时间

反反复复问自己

还要不要留在新加坡

问过很多人

还是下不定决心

没有别的选择

只能在新加坡奋斗

想回也不能回

在新加坡的第一年

每天都特别兴奋到处去逛去拍照

在新加坡的第二年

简直负能量爆棚

也不敢和家里打电话

失恋、学业不顺、生病、被嘲

一个人慢慢消化

还好是在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加坡

如果在国内大概早就崩溃

在新加坡的第三年

我要重新开始!

就在新加坡!

新加坡的这些年,

你“痒”了

d535db406f53d7b1a33b0df36b9512e5.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