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危机教育?新加坡的经验:“应对是关键”

一位老师在教室内给学生们上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 丁汀/图)

2017年11月—2018年2月,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名校长新加坡研修团”。研修期间,我们边走边听边看,感慨良多。我印象尤深的是,新加坡那种入人之心、入人之脑的危机教育。

或许很少有人相信,处于热带雨林地带的新加坡却被联合国认定为缺水国。据地质学家测断,新加坡地表以下为坚硬的岩石,地表的土壤层相对较浅、较薄,不利于水的沉淀与囤积。因此,地下水对于新加坡而言都是奢侈的,何况饮用水了。

为了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新加坡出资向马来西亚政府购买,通过管道输送的方式,让饮用水进入到千家万户。据介绍,新加坡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签订了两份合约,一份50年,一份100年。2011年为第一份合约的到期日,在此之前,世界各地媒体莅临新加坡,想要见证事情的发展。既然是合约购买,自然牵涉到水价等实际问题。作为输出国,马来西亚自然希望卖个好价;而作为使用国,新加坡自然希望压价。于是,当一份合约到期,便意味着各种可能性的发生。然而让世人意外的是,新加坡政府在第一份合约到期日并没有选择深入谈判,相反,把原本用于接受管道用水的相关设备等都归还给了马来西亚,也就是说,新加坡政府似乎没有签订新的合约的打算。那么,这一有违常理的做法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新加坡从未停止过对缺水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海水的净化、转化,雨水的囤积、转化……也一直都在新加坡政府的工作行事历之中,并且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在第二份合约到期之前实现“饮用水自给自足”。但这毕竟只是规划,是未曾实现的愿景,是具有走向另外一端可能性的预设而已。在有可能无法按期实现的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却选择了在第一份合约到期日作出“放弃续约”的行为,其目的何在?

很显然,新加坡政府希望用这种看似决绝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国民:危机一直都在,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去珍惜用水,爱护水资源。尤其是各地建造的那种深深浅浅的水沟,要加强保护,要减少污染,确保水流的囤积,为有效净化提供保障。

除了缺水,缺沙是新加坡面临的第二个为难。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疑是相形见绌的。为此,新加坡政府一直想方设法通过围海造田的方式来扩充领土。新加坡独立时,面积仅580余平方公里。经过持续不断的填海造地,2007年,新加坡国土面积增加到650平方公里;到2012年,增加到715.8平方公里;2013年达到716.1平方公里。

填海需要沙土,而本国又相对缺乏,于是向拥有众多岛屿的印度尼西亚购买便成了新加坡的重要选项。但是要预防随时可能出现的断供现象,因此新加坡政府一直与相关的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确保国土扩充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无疑,新加坡政府对本国的优势和劣势都看得一清二楚。优势,决定国家的发展态势;而劣势,却决定国家的生存命运。事实上,当1965年李光耀总理流着眼泪宣布新加坡独立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示了这个国家将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新加坡却发展迅猛、态势良好,这从很大程度上跟他们“报喜更报忧”的危机教育有关。

如果你徒步经过当地的学校,有一幅宣传广告必然会触动你的心:“不是万一,而是何时,应对是关键”。这是一则危机应对的宣传语。当我们总在强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告诉它的公民,“危机随时都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不要心存侥幸。”当我们总在教育“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告诉它的国民,“要主动出击,主动思考逃生与应对的策略与方法”。

据介绍,当初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政府签订供水合同之后,李光耀总理还特意把合约送到联合国相关法院备案,以便不时之需。这种把所有的后果考虑在前、筹谋在前、应对在前的教育和行为,成了新加坡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生存财富,也成了所有新加坡人最根深蒂固的生存意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警句,也与新加坡人的危机教育深相契合。他人之事,我事之师。我想我们有必要从中汲取有效养分的。面对未来,也只有看到“危机”,筹谋在前、应对在前,才可能转危为机,抢占发展制高点!

(作者为绍兴市树人小学教师)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