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了解一下的夏季防晒知识!
防晒是每年夏季不变的话题,大多数人对防晒的概念,还停留在“防晒=防晒黑”的错误阶段,其实阳光是导致皮肤变黑、衰老、变糙、长斑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防晒的那些事儿。
地球表面的日光主要由波长280nm以上的紫外区到1mm以内的红外区组成,其中紫外线(UV/UVR)约占6%,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约占42%。UVR又分为UVA、UVB、UVC三个波段,其中UVA穿透能力强,可透过薄衣物、玻璃等,并可穿过皮肤表皮,到达真皮层。
一、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
(1)红斑反应:
即日晒红斑,为急性炎症反应。晒后2 ~ 7 h出现,12 ~ 24 h达高峰,主要表现为日晒部位出现红斑、肿胀,重者发生水疱。自觉灼痛。数日后红斑消退,出现脱屑。浅肤色的人更易发生。作用光谱主要为UVB。
(2)皮肤黑化:
即皮肤晒黑。表现为光照部位边界清晰的灰黑色斑,无自觉症状。根据色素出现时间,可分为:即刻性黑化,照射过程中或照射后立即发生的灰黑色色素沉着,一般仅持续数分钟至2 h。持续性黑化,随着UVR剂量加大,可与红斑反应重叠发生,为灰黑色或深棕色,高峰在2 ~ 24 h,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延迟性黑化,照射后数日内发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3)皮肤光老化:
长期日光照射会加速皮肤衰老,这一变化主要由UVA引起。表现为光暴露部位皮肤粗糙、皱纹增多和色素加深,皮肤弹性降低,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红斑形成。
(4)免疫功能异常:
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不但可以引起照射部位发生皮肤光变态反应,还可以导致局部皮肤和全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5)光致癌:
UVB照射导致细胞核碱基结构改变,UVA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簇,引起细胞膜结构异常,DNA变性,破坏脂质、蛋白质,导致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
二、防晒功效标识
(一)织物UVR防护: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用于评价织物对UVR的防护性能,通过计算皮肤无防护时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的紫外线照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UPF值越高防护效果越好。但UPF>50以后,增加UPF值对人体防护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国纺织品的UPF值最高标识为50+。当UPF值>40,且UVA的透过率<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照射产品”。
(二)化妆品UVR防护:
1.日光防护系数(SPF):是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止皮肤发生日晒红斑的能力。SPF值越大,防日晒红斑效果越好。我国法规要求SPF的标识以产品实际测定的SPF值为依据。当产品的实测SPF值>50时,标识为SPF50+。
2.UVA防晒系数(PFA):是评价防晒化妆品对皮肤晒黑的防护指标。根据所测PFA值的大小,标识产品防护UVA的等级(PA),以反映产品防护UV晒黑的能力。
标识方式:当PFA值<2,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当PFA值为2~3,标识PA+;当PFA值为4~7,标识PA++;当PFA值8~15时,标识PA+++;当PFA值≥16时,标识PA++++。
3.广谱防晒:当产品防晒光谱的临界波长(CW)≥370nm时,产品可以标识具有广谱防晒效果。
4.防水性能测定:户外活动出汗或水下作业时要求使用具有抗水性能的防晒产品。测试方法是人体皮肤经过40min或80min的反复循环水浸泡即抗水性试验后测定SPF值。
三、防晒措施
(一)规避性防晒: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紫外线指数(UVI),用以表示日光紫外线强度。UVI数值越高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越大。
一般中午时分为UVI最高的时段,而春末和夏季是UVI最高的季节。海拔越高,UVI越强。
海边沙滩、雪地、城市高层建筑的墙面或幕墙玻璃、汽车窗玻璃、地面硬化,如沥青/水泥路都会反射紫外线,从而增加UVI值。室外活动要注意规避UVI数值高的时段和地点,或在树荫、山坡阴面从事户外活动。
(二)遮挡性防晒:
遮阳伞、太阳帽和衣物等织物产品可直接遮挡日光。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建议选购UFP>25,UA透过率<5%标识的织物产品。
眼睛是人体唯一的感光器官。急性光损伤可导致角膜炎、视网膜炎;慢性日光损伤使眼晶体浑浊,是造成白内障的主要原因,还可引起眼底黄斑变性、翼状胬肉。
应选购覆盖全部UV的遮阳镜,并尽量减少蓝光和紫光透过。镜面足够宽大能完全遮盖眼睛和眉毛。镜片以深色为宜,但不宜过深以免影响视觉。
(三)防晒化妆品:
防晒剂是利用对光的吸收、反射或散射作用,以保护皮肤免受特定UV伤害的物质。
防晒效果确切,防晒光谱涵盖UVA和UVB;安全性和耐受性高,不易产生刺激和过敏;产品对光稳定,不使衣物着色;易于涂抹,透气性好。
四、防晒化妆品选择与应用
按照WHO建议,当UVI<2时,不需要防晒。一般室外活动,使用衣帽、伞、太阳镜等遮盖性防晒,尽量避免体表直接暴露于阳光下。防晒类化妆品是最常用最有效方法,应遵循以下建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
(一)一般原则:
1.防晒参数的选择:室内活动:在没有紫外光源的室内活动,不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室内可能受到UV照射的活动(靠窗、接触较强紫外灯光源、强荧光灯、驱蚊灯、娱乐场所的霓虹灯光等),选择SPF15/PA+以内的产品。室外活动:要根据所处地区、季节、当日UVI和室外活动时间长短做适当选择:阴天或树荫下的室外活动,选择SPF15~25/PA+~++;直接在阳光下活动,选择SPF25~30+/PA++~+++;高强度UV:雪山、海滩、高原等环境,或春末、夏季阳光下活动,使用SPF50+/PA++++;如活动涉及出汗或水下工作,应选择防水抗汗类产品。
2.涂擦时间、剂量与频率:在出门前15min涂抹产品。一般产品需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涂搽量以1分币大小产品涂敷于全面部为宜。具体的涂抹时间和频率遵照防晒产品说明书。
3.部位:全身曝光部位均需涂抹防晒产品。尤其头顶头发稀少、耳廓暴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涂抹。下唇易受日光损伤,要注意使用有防晒功效的唇膏。UVR易导致毛发干枯粗糙,失去弹性和光泽,可用防晒摩丝。
4.清洗:脱离光照射环境可以洗掉防晒产品。一般防晒产品,清水或洗面奶即可洗净。抗汗防水性产品则需更仔细彻底清洁,或借助卸妆产品。清洁后涂搽保湿剂。
>>>>>> END <<<<<<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