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风情,来这里

你一定听说过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

一个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谐聚居的美好国度

可你却不知道

这里还有很多“异国他乡”

小印度、小阿拉伯、小缅甸、小荷兰、小泰国、

多元的民族和文化

造就了新加坡的独一无二

来到新加坡,感受多元文化的精彩!

第一站:小印度

什么是小印度的气质?!是震耳欲聋的宝莱坞music,是色彩斑斓的精美建筑,是精美的宗

教庙宇~~

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新加坡最古老的兴都教寺庙之一。里面供奉著维拉玛卡里雅曼(又名伽梨)女神。关于这个女神,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二战日军空袭期间,许多人跑进寺庙避难,祈求伽梨女神的庇佑。不知是纯粹碰巧还是命中注定,寺庙和所有神像在空袭中无一受损。

#了解小印度#

起源:

小印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代早期。这里的先民大多是来自大英帝国的囚犯或廉价劳工。重获自由后,一部分人选择留在这个名叫小印度的地方。

发展:

小印度就在实龙岗河(Serangoon River)附近。自古,有水的地方相对容易生活。人们在这里养水牛、耕种,慢慢地安家落户。年复一年,一波又一波移民到来,互相帮助著,在这个小小的地方经营自己的家园。时至今日,他们依旧说着泰米尔语(Tamil),这种语言在他们的祖先的故乡(印度东南部)非常普遍。

第二站:小阿拉伯--甘榜格南

历经百年的苏丹回教堂

苏丹回教堂(Masjid Sulta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4年,目前,您所见到的回教堂其实是在 1932 年由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Swan and Maclaren建筑事务所旗下的建筑师Denis Santry设计和重建的。

传统的阿拉伯街市

传统阿拉伯街市有什么?!

香水、香料、地毯必不可少~此外,精美的阿拉伯手工艺品也是随处可见。

哈芝巷(Haji Lane):时尚时尚最时尚!

有人玩笑说,甘榜格南(Kampong Glam)的确glam(英文“glamorous”的简写,意为魅力四射 / 虽然Kampong一词的马来语原意实为乡村)。街边有很多个性小店,是潮人不得不爱的一条街!极简风、酷炫风、复古风……不论你是哪种风,都能在这里“如沐春风”。

#了解甘榜格南#

起源:

甘榜格南最初是个渔村,坐落在梧槽河(Rochor River)口。1819年后,因为殖民势力的深入和商业贸易的往来而逐渐变得繁荣起来。

发展:

19世纪,甘榜格南还是一个对自身阿拉伯文化、传统食物和贸易引以为傲的地方。1822年,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将这片区域划给了马来人、布吉人和阿拉伯人,甘榜格南于是逐渐成为了商贸中心。

时过境迁,苏丹回教堂依旧屹立,传统贸易依旧不息,而今,甘榜格南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了新加坡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第三站:小缅甸

柏龄大厦熙熙攘攘的周末

柏龄大厦(Peninsula Plaza),位于政府大厦(City Hall)地铁站外的哥里门街(Coleman Street)和北桥路(North Bridge Road)交界口,是缅甸人聚集的地方,这里也被称为“小缅甸”。

人们在商店门口悬挂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日历

#了解小缅甸#

1988年,缅甸曾经爆发一场持续的暴动。三年之后,新加坡开始接受来自缅甸的有学位的工程师和专业人士。截止2012年,约10万名缅甸人居住在新加坡,约占总人口的1.7%。

缅甸食物口味较重,于是,柏龄大厦的空气里常年弥漫着缅甸食物酱料特有的味道。对于那些在新加坡打拼的缅甸人来说,这样的味道,抚慰了他们思乡之情。想像一下,他国遇同乡,用同样的语言互相问候,必能给彼此内心带来一些无法取代的安慰。

第四站: 荷兰村

歪果仁的最爱~~~

作为早期本地人寻求进口商品的购物天堂,荷兰村充满了异国色彩。随处可见的英文出版物、富有异国情调的餐厅和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此地。

在荷兰村要慢下来~

这里不需要暴走,慢下来,停下来,坐下来,在罗弄曼蒙街(Lorong Mambong)喝着拉茶(Teh Tarik),看看杂志,拍拍照片,悠悠闲闲过一天~~是不是非常relax呢?

#了解荷兰村#

起源:

这里曾经是一片种植园和花圃,荷兰人最先到达这里,并将家乡文化带到了这里,由此成为“荷兰村”。后来,英国人也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具体位置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集美花园(Chip Bee Gardens)。

发展:

最初,荷兰村主要是为了给外国人提供一些生活上必须的饮食及服装。随着时间的流逝,荷兰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上层家庭的侨民居住,他们放弃了回到故乡,选择留在这里。这也是为何,这份异国气质在荷兰村得以一直保留至今。

第五站:小泰国——黄金坊

地标:四面佛

这里不是曼谷,然而,黄金坊门口的四面佛同样吸引众多善男信女参拜,其中大多都是求平安的旅客。这里并非寺庙,无人看管,然而却香火不断。

黄金坊购物中心内部

走进商场,满耳都是软软的泰语,空气中满是泰式美食的香味~

#了解小泰国#

起源:

这座商场1973年建成,80年代成了泰国劳工休闲聚集地,每逢周末挤得水泄不通,开始有了“小曼谷”之称。现在新加坡人一般称它“小泰国”。

发展:

随着在新加坡扎根的泰国人越来越多,黄金坊的商家们增加了不少生意。虽然黄金坊已经建成40多年,但多数商家不希望翻新,想要保留原来的“乡土味”。

第六站:唐人街——牛车水

牛车水(Chinatown)是指新加坡唐人街的意思。牛车水名字的由来是当时没有自来水,牛车运水情景在唐人街非常普遍,便称唐人街为牛车水,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的殖民时期,是早起华人移民的主要聚居地。

1819年莱佛士登陆后,从中国南来的华人也日益增多,牛车水逐渐成为一个热闹的娱乐中心,除了各式各样的商店,街边也有许多摊位在摆卖,百年来盛极一时,更有“不夜天的牛车水”之称,时时刻刻都是一片繁华的街景。

如今的牛车水是现代购物中心、各色小贩和百年老店毗邻而居。

节日期间,牛车水张灯结彩,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中国风情

第七站:英国殖民风情——行政文化区

1819年,史丹福•莱佛士从新加坡登陆后,除了打造海外贸易商港,同时也展开都市重整计划。他将政府机构、学校和教堂集中于新加坡河北岸,也就是现在的行政区。当时,新古典主义艺术席卷欧洲,英国建筑师将此设计风潮带进新加坡,在区内几条街道上陆续完成了市政厅、高等法院、国会大厦等建筑,留存

至今,风华依然不减。

第八站:马来风情——芽笼士乃

芽笼”其实是指新加坡的部落orang gallang。此部落是马来半岛沿海一带orang laut部族的其中一支,以掠夺新加坡附近海域的船只而著名。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芽笼出现了多个纯马来人的区域,例如Kampong Melayu (马来村),及后演变成今天的芽笼士乃。近来于芽笼所发展的马来村就是要将此区当年的面貌重新塑造出来,以迎合近年兴起的文化旅游。

马来人早期曾在新加坡河搭建水上高脚屋,英国人登陆后,将之解散驱离,当时,甘榜格南区域的居住空间早已饱和,马来人只好往东迁至芽笼士乃,浓烈的民族色彩与文化在此茁壮生根。这里拥有新加坡最大的马来传统市集与购物商场,想要感受马来风情,芽笼士乃绝对是原汁原味的选择。

新加坡,

不单是高颜值的花园城市~

而且,

拥有包容世界文化的胸怀~

看世界风情

只需要来这里,探寻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奥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