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步换不来美国的仁慈,中国已看透美国全面遏制战略,不再抱幻想

最近,新加坡一篇分析中美关系的文章冲上热搜,并在网上广泛流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得很多人的认可是因为对中美关系现状的分析非常到位,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也有准确预测,具体而言,这篇文章也讲了多层意思。

让步换不来美国的仁慈,中国已看透美国全面遏制战略,不再抱幻想

第一,中国已经看透了美国的全面遏制战略。

第二,正因为看透了美国的战略,所以中国对所谓的高层沟通根本不感兴趣,毕竟这种沟通不能解决问题。

第三,中国对中美沟通不感兴趣,也就表明中国已经做好脱钩准备,美国不要指望中国还寄希望于所谓的经济压舱石稳定中美关系。

第四,这篇文章着重指出,如今中国已经在构筑自己的防御体系,如果美国继续步步紧逼,中国必然要防守反击。

让步换不来美国的仁慈,中国已看透美国全面遏制战略,不再抱幻想

总而言之,新加坡这篇分析中美关系的文章包含诸多信息,而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也值得进行拓展性解读。

第一,中国已经看透美国的全面遏制战略,这一基本事实也是这篇文章分析中美关系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基本论点。

从近的角度而言,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在对华战略上主要推出两份对华战略,一份是《国家安全战略》,一份是《美国国防战略》。无论是《国防战略》还是《国家安全战略》,透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嘴已经能够清晰地知道,美国已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唯一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改变美国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战略对手。美国在国家战略上将中国视为自己唯一有竞争力的对手,这已经表明,美国为维护自己的霸权,为干扰、破坏中国的发展,一定会不择手段,这在美国自身的霸权成长史上是司空见惯之事。既然美国已经通过白纸黑字的方式对中国亮出獠牙,中国也不必对美国抱有幻想,因此,从近的角度而言,美国通过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对中国表达敌意,中国当然不可能束手待毙,也不可能对美国抱有幻想,从近的角度而言,中美斗争进入新阶段,中方看透了美国的遏制战略。

从远的方面而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中美关系从一开始的原点而言,美国就是基于自身实力、打着所谓的“自由民主”旗号对中国进行威逼、堵压。只是在冷战时期因为有苏联存在,美国的精力主要放在对付苏联上,因此在冷战后期结成了所谓的中美苏三角格局。当时小平同志认识得很清楚,在中美苏三角格局中,中国的力量还比较弱,当时苏联的力量又太强,因此美国与中国走到一起,结成短暂且松散的同盟关系,等到苏联解体后,美国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开始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从克林顿时期开始,实际上美国就已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只不过天佑中国,发生“9·11”事件后,美国集中精力对付恐怖主义,紧接着俄罗斯为防止北约东扩又先后发起俄格战争与当前的俄乌战争。一连串事件的发生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外部的优越环境,等到2017年特朗普再也忍不下去,悍然决定要将主要精力用以对付中国,因此就演变成如今的局面。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以及当前拜登政府、特朗普政府对华的敌意而言,如果中国再对美国抱有幻想,以为可以通过适当让利以及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就能够换取美国的让步,能够让中美关系重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纯粹就是幼稚病。这一点新加坡的这篇文章看得很准确,同时也是警告国内的一些人,不要将美国想得太好。

让步换不来美国的仁慈,中国已看透美国全面遏制战略,不再抱幻想

第二,新加坡的这篇文章认为,既然中国已经看透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当然就对所谓的高层沟通不感兴趣。这一点也说得非常准确,这篇文章也是当前很多分析中美关系的时政文章中比较清醒的一篇,因为这篇文章敏锐地意识到,中美关系在2023年后实际上已经进入到新阶段。这一新阶段最初便体现在2022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二十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要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因为国际关系或中美关系一定会出现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情况。

等到2023年两会期间,3月6日中国国家领导人明确地点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与遏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安全因素正在急剧增加,中国要做好迎接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底线准备。紧接着在3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明确指出,在中美关系中,美方指望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从中方的一系列表态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确实对与美国进行高层接触根本没有兴趣,如今操纵美国政府的是一群无信无义的政客。即使拜登再对中国做出承诺,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不希望与中国发生“新冷战”,不希望遏制中国,但美国的所作所为已经暴露出,美国根本是一边与中国谈生意,一边却给中国捅刀子,中国显然不能纵容美国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各路人马纷纷放出风声,企图恢复与中国的关系,希望与中国进行高层会晤,但中国始终不搭理美国的原因在于,时代变化了,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判断也发生变化,由此采取的策略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让步换不来美国的仁慈,中国已看透美国全面遏制战略,不再抱幻想

第三,新加坡的这篇文章认为,既然中国看透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企图,中方对与美方进行高层会晤也不感兴趣,也就意味着中国做好了充分准备,准备与美国脱钩。自从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拜登政府直接祭出脱钩断链的这一战略后,中美之间是否会脱钩一直是中美乃至全球共同议论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中美两大经济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管美国不断表示要脱钩,不断出台各种限制中国企业或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各种禁令,但2022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依然冲上历史新高,这一切迹象好像就表明,中美不可能脱钩。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财长耶伦、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白宫贸易代表戴琪、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及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都先后表态,中美之间不可能经济脱钩,但美国应在相应的关键领域防止中国赢得对美国的优势,因此对中国的相关技术进行脱钩,而不是全面脱钩。

对中国而言,美国寻求供应链多元化以及“去中国化”已经势在必行,并且变成切实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还抱着经贸规模是中美关系压舱石的传统观念,不做好各方面的最坏准备迎接美国脱钩的最坏结果的出现,中国必然会吃大亏。可喜的是,中央已经高度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中国领导人说得很清楚,中国有两个饭碗必须端牢,粮食安全的饭碗必须端牢,制造业必须筑牢。这两个基础打好了,中国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是肚子里有货,另一方面是拳头上有力,即使美国脱钩断链带来惊涛骇浪,中国依然可以稳坐钓鱼台。

让步换不来美国的仁慈,中国已看透美国全面遏制战略,不再抱幻想

第四,新加坡的这篇文章认为,既然中国已经做好脱钩断链的心理准备,必然会筑起自己坚强的防御体系。对中国相当了解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中国政策的变化,实际上,2012年以后中国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就是要迎接最坏情况的发生。“一带一路”计划的提出便是典型例证,实际上,“一带一路”提出的方向主要面向中国西边。在面向东方、面向美国时,中国告诉美国,太平洋足够大,能够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但美国人不希望中国掺和进太平洋,因此美国勾连起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菲律宾要对中国进行围堵。

从近期日韩对华贸易逆差的出现便已经可以看出,日韩已经心甘情愿地被绑架在美国对华的战车上,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迅速打开局面,使得国内的商品投资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这就是中国扩大自己战略后方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政策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这是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强大后方支撑,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国内资源进行整合。无论是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还是推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这一洗礼政策的背后就是要挖掘14亿人的潜力,应对最坏情况的发生,确保在那时中国能够保障中国的社会正常运转。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这篇文章以及文章中表现出的诸多观点确实值得中国好好思考,如果一定要用中国自己的话表述则是,在今天这一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夯实自己的内功,强化自己的根基,才是中国应对、化解各种惊涛骇浪的根本之策,正所谓本固尔邦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