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化工巨头如何迎接碳减排?亨斯迈:这是最大的机会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这件事情宣布的时候,刚好是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召开的前一天,说实在话,有很多化工企业非常忧心,认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会不会增加我们企业的成本?这应该是绝大部分化工企业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

全球化工巨头亨斯迈(Huntsman)聚氨酯亚太区总裁潘律民所指的“消息”是:此前的2020年9月22日,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的化工行业又如何思考实现这一目标和企业自身命运的关联?近日,潘律民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表示,“我的第一反应很不一样。”潘律民的阐述略带兴奋,“我今天跟我们同事还在讲,我在这个行业二十几年,这是我看到全世界最大的聚氨酯运用的机会,我的反应就是这个。”

专访|化工巨头如何迎接碳减排?亨斯迈:这是最大的机会

亨斯迈聚氨酯亚太区总裁潘律民。

亨斯迈创始于1970年,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其业务覆盖化学品、塑料、纺织品、鞋类、油漆与涂料、建筑材料等。2019年,亨斯迈营业收入约70亿美元,其中近半来自聚氨酯(PU)事业部。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全球聚氨酯巨头,该公司目前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超150亿元人民币。

“聚氨酯是最好的节能保温材料。”潘律民对公司的明星产品寄予厚望,“我们产品在生命周期中自己就能够做到碳中和,甚至不止碳中和,我们还能实现碳净减少。”潘律民称,未来亨斯迈会用清晰的数据向外界证明这一论断。

值得一提的是,因技术门槛较高、投资巨大,聚氨酯目前仍被少数国际巨头掌握,较晚进入这一市场的中国万华化学是其中唯一的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作为发明仅80年左右的“年轻”材料,聚氨酯因其保温、防水等性能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同时在家电、交通工具等领域大显身手。“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屁股坐的(椅垫)、手上握的(方向盘)、眼睛看的(仪表盘)都是我们的聚氨酯”,这是亨斯曼对外常说的一句话。

在采访的过程中,从事聚氨酯行业26年、在现职务上已坐满7年的潘律民还强调了其坚持的一个观点,“不能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去做可持续发展,这样是不可持续的。”他认为,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和价值创造相联系,“也就是你一边在做可持续发展,一边在做价值的创造,一定要把这两件事情同时体现出来,这件事才真的可以持续。”

从拔掉烟囱开始

近年来,潘律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其参加的投资人会议上,投资者不再将财务状况列为首要关心问题,而是第一时间询问“你们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上面做了什么事情?”潘律民对此的理解是:现在的投资人趋于年轻一辈,他们对地球的未来有年轻一代人的思考。

亨斯曼在应对这些投资人时不是被动的。潘律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因缘际会,我们从5年前开始在中国、在亚太地区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提到战略层面,真正实践起来。”

时间倒回2016年10月,国内第一个成功实施的大温差长距离供热工程——太古供热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整体工程建设历时两年半。这一工程采用清华大学大温差长输供热技术,回收山西太原古交兴能电厂6台发电机组的乏汽余热向太原市区供热,总供热规模达7600万平方米,为太原市区总供热面积的1/3。其中从电厂首站至中继能源站敷设的4根直径1.4米管线(双供双回)是工程重点和难点,该段管线长度37.8km,包括直埋20.1km、隧道15.7km、野外架空2.0km。长输管线六次穿越汾河、两次穿过铁路、三次跨越高速公路、两次穿过引黄管线、多次穿越太钢精矿粉管道。

“我们开始的契机就是太原这个集中供暖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亨斯迈提供的大直径全水发泡管道系统,确保了远程高效率的供热,“聚氨酯在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运用,可以把温度的降低最终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就是说它的保温性能做得非常好。”

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为太原市在2017年底前全面淘汰3.5兆瓦及以下小型锅炉、治理散煤作出了巨大贡献。回忆起该项目,潘律民表示,“我们那时候算,整个太原市区大概有5000个小加热站,简单讲就是5000根烟囱。这样一个项目,第一点是有效用好了电厂的余热,第二点就是能够拔掉太原市区5000根烟囱。”

“实际上,在这种集中供暖项目上,我们大大小小解决用好了100个电厂的余热,也就是说拔掉了50万根烟囱,大概有2亿人受惠。”这一高难度工程的实现带给潘律民更多的思考,“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震撼,以前我还没有看到我们在做的化工行业、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在累积下来之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去推四大可持续创新。”

2018年以来,亨斯迈提出四大可持续发展创新解决方案,即保温解决方案(助空气告别污染)、汽车解决方案(助车内去除异味)、食物供应链解决方案(助食品安全保险),以及环保无溶剂解决方案(助环保拒绝溶剂)。

“从5年前开始,我们特别去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太多,我们几乎所有的创新和后续的发展方向,全部都是围绕在可持续发展上面。”

侧重于下游创新带来的碳减排贡献

2010年开始,亨斯迈计划在亚太地区实施“卧虎计划”,也就是从大宗原料(MDI)向下游应用领域战略转型。潘律民认为价格透明的大宗商品并不是亨斯迈要走下去的路,“我们一定要走更能创造价值的差异化,我们要走下游,当初想法就这么简单。”

“卧虎计划”让亨斯迈的特殊化学品业务占比逐渐提升、大宗业务赞比随之逐渐降低,“这需要很多年的积累,连续5年、连续10年才能够积累到我们今天的这样一个地步。”

这种产品差异化的道路和潘律民本人也是十分契合的,“很多人进到了聚氨酯行业之后,一辈子在里面出不来,我在这个行业二十几年了,其实我最开心的就是每天早上醒来,还有一个新的题目可以来聊一聊。”

时至今日,潘律民已不再将自己看成是一名“化工人”,其更倾向于描述自己是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人。

潘律民在采访中举例提到3年前他还不了解的养猪业,“这是近一两年中国市场上聚氨酯下游应用增长最快的。”这一变化主要源自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影响,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通报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病毒很快传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这场疫情促使国内生猪产业的中小养散户加速退出、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而在新猪舍的建设中,节能保温的聚氨酯材料找到了新的应用领域。

这样的应用案例在不断推出。就在2020年12月1日,亨斯迈与河南超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南新乡举办了首批基于泰络优™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连续板材下线仪式。在此次的双方合作中,亨斯迈提供基于泰络优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主要用于冷库保温材料),这是亨斯迈在华布局的首个基于泰络优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连续板材项目。

亨斯迈瞄准了增长迅速的现代农业和物流冷链中的仓储环节,将食物供应链解决方案作为新的重要发力点。潘律民当时提到,尤其在疫情过后,食物供应链的安全、卫生受到更多重视,越来越多人也在开始担心,疫情危机之后全世界是否会面临粮食危机?

亨斯迈聚氨酯事业部中国区商务总监张骏彼时介绍,因优异的保温和防火阻燃性能,聚氨酯是目前市场上保温性能最好的一种材料,“如果以常见的冷库来计算的话,每天一平米使用的电费大概是1块钱,一万平米的冷库一年要300多万的电费支出,如果选择用聚氨酯的保温材料,至少可以节约20%的电费开支。”

潘律民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席卷全球的COVID-19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但有一类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减缓反而在加快,“冷链是其中之一。”他分析道,更多的网购以及消费者从普通菜市场转向超市,让冷链需求比疫情之前更为旺盛。

集中供暖、新型猪舍、冷链仓库,这些创新应用在潘律民看来,都是亨斯迈在碳减排方面的重要砝码,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上游生产环节带来的碳排放。“化工行业在提到碳减排时,生产和下游两部分都要看,我们也不会只是去强调我下游的贡献,我在上游也会产生碳排放。”

潘律民提到,亨斯迈聚氨酯亚太区正在针对减少排放碳成立相关工作小组,“这个小组一个关键的责任是算一算亨斯迈在中国做聚氨酯到底会产生多少碳排放?我们会有数据,因为我们所有的产品在这里面,所以我就要算一个碳排放的‘收益率’,我相信肯定是远大于1,我们会很负责任地把它算清楚。”

在更侧重于通过下游应用作出碳减排贡献的同时,发挥空间有限的上游也有措施在推出。潘律民提到亨斯迈此前研发出回收PET塑料循环再生利用技术,该技术用于生产TEROL™泰络优™聚酯多元醇,其成分中高达60%来自回收PET塑料,而聚脂多元醇则是用来生产聚氨酯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亨斯迈目前位于中国台湾的工厂产能全部释放可达到每年3.3万吨,可回收处理2.5亿个PET塑料瓶。

“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的PET塑料回收比例全世界最高,达到95%,也就是说100个瓶子出去,95个可以回收回来。”潘律民表示,尽管中国大陆的回收体系目前尚待完善,但迟早会达到先进水平,“我们已经能够开始考虑在中国大陆布局下一套装置,就是说建设环保回收聚酯工厂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了。”

“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我们现在都能够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而能不能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地把上述提到 “收益率”再扩大?这是潘律民对亨斯迈聚氨酯产品未来的要求。

创新源自中国本地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全球聚氨酯巨头,亨斯迈目前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达到150亿元人民币,中国也已成为亨斯迈全球第二大单一国家市场。

1992年9月,亨斯迈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成为中国聚氨酯领域第一家外资技术服务中心。1996年,作为第一家外资的聚氨酯系统料工厂,亨斯迈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在正式投产。

随后的1997年,亨斯迈决定在上海建设大型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生产基地。近10年之后,第一期MDI工厂正式投入运营。2018年,亨斯迈在中国最大的单笔投资——MDI工厂二期在上海投入运营,总投资高达7.5亿美元,设计产能为24万吨。至此,亨斯迈MDI在华总产能达到40万吨,占其全球产能近1/3。

专访|化工巨头如何迎接碳减排?亨斯迈:这是最大的机会

“我们在中国投资非常大,而且投入也很深,我们也只会更深。”潘律民表示,目前其率领的亨斯迈亚太区聚氨酯事业部在可持续发展发面在整个亨斯迈处于“领头羊”地位,“过去的5年里,我们就是领头,接下来就是再往前继续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2019年7月,亨斯迈获准了上海市政府对地区总部的认证。2019年11月20日,亨斯迈亚太区总部正式落户上海,将逐步承担亨斯迈在亚太区的投资、管理、贸易以及地区人民币外币资金调配等各项职能,整合和扩大其在大陆现有股权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亨斯迈集团在亚太区业务发展。

这一进展与上海市当年8月印发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其中提到,允许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跨境资金池业务下集中运营管理公司成员企业境内外资金,按照集团商业模式开展资金归集、调拨、结算、套保、投资、融资等业务。

而早在更早之前的2008年,亨斯迈已将位于新加坡的亚太研发中迁至上海;2016年,亨斯迈将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又迁至闵行,与之前的工厂等连在一起,成立了上海园区。截至目前,亨斯迈在全球有3个研发中心,除现位于上海的亚太区研发中心之外,还包括在总部服务于美洲市场的休斯顿研发中心和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服务于欧洲市场的研发中心。

潘律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所有的创新例子,都是我们在上海的研发中心自己研发出来的,并不是从其他地方移植过来的,我们在这里的它开发出来,而且会不断地有更新的东西。”

在潘律民看来,“中国现在在创新方面恐怕是走得最快的。”他提到,或许未来亨斯迈在上海将没有空间进行量的扩产,“但创新我肯定是要放在上海。”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丁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