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北约、集安、金砖、上合都有扩员趋势,意味着什么?

导读:四国机制、美英澳三方安全框架、印太经济框架,再加上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互动,似乎一个针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层层嵌套的“包围圈”若隐若现? 近来美国在印太频繁搅局,而芬兰瑞典要求加入北约又在欧洲增生矛盾。5月中,普京在集安组织峰会上回应北约扩员,表示“几年后它将不再是6个国家,也许会增加到数十个。”这两大带有政治军事合作性质的组织如此“争锋相对”又意味着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潘光。

观察者网:近日,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日韩,召开“四方机制”会议,并高调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同时日韩等国政府的表态和举动似乎也对此作出积极回应,比如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互动,韩国新总统上任后对美韩、美日韩关系的定位以及萨德议题的重新炒作,是否透露出北约走向亚太的趋势?您过去提过“亚洲小北约”不太可能成立,是因为印度的关系,当时外界主要关注四国机制框架,但目前日韩的积极是否会改变这种状态?

潘光:北约说到底是战争的机器,是冷战的产物,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冲突。本来冷战结束后华约解体了,那北约也可以解散,有很多西方战略家都认为当时是西方与俄罗斯和解的最好机会,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国内搞改革,叶利钦也很亲西方。但是北约不仅没有解散,还违背了不东扩的承诺,一步步扩大,这主要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形成的,实际上欧陆的德法等国对此并不是很积极,他们还是希望欧洲能真正实现和平。

而美国为了掌控整个北大西洋地区而推动形成一个联盟,原本是反共联盟,苏联解体后这个基础就不存在了,如果说反俄联盟,北约也不会公开承认,但又步步紧逼。其实,叶利钦当年辞职有一部分原因是受不了北约不断东扩,他原本是一个完全亲西方的人,是苏联解体的推动者,也为此很得意,他认为西方会将自己视为救世主,但结果西方照样围堵他。最后,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轰炸南联盟,叶利钦急眼了,派出空降兵占领了科索沃机场;其实当时他身体也不好,原苏联地区车臣、格鲁吉亚等地烽烟四起,搞得他焦头烂额,西方又步步紧逼,最终他决定下台,把烂摊子丢给普京。

潘光:北约、集安、金砖、上合都有扩员趋势,意味着什么?

芬兰、瑞典向北约递交“入约”申请

目前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更是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事实上,普京刚上台的时候,正好碰上美国9·11事件,当时他和小布什打得火热,第一个表示支持反恐,但后来一步一步地意识到了局势不对。现在恐怕无论谁当俄罗斯领导人,大概都觉得无法跟西方坐到一起。

所以,就这个角度而言,这场俄乌战争的发生是有必然性的;当然,从发动战争来说,外界总是认为俄罗斯做得不对,但俄罗斯的理由是北约东扩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安全,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然后回到这个问题上,北约会不会进一步走向亚太?其实我原来讲的“亚洲小北约”,这是打引号的,并不是指北约真要扩展到亚太。但现在就不是打引号的了,因为北约真想把某些亚太国家也纳入其中。

不过从目前来看,北约的规章制度中有一条使吸收亚太国家不太可能,即新加入的成员不能跟周边国家存在领土纠纷。那么从现在大家经常提到的几个亚洲国家来看,首先是日本和韩国,日韩两国之间就存在领土纠纷,日本和中国有钓鱼岛争端,韩国和朝鲜之间也存在问题——甚至可能会爆发战争的。所以从这点上来看,日本、韩国是不可能加入北约的。

其次,美国在亚太还有三个盟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所谓的盟国是双方有真正军事条约的。那么,泰国可能加入吗?不可能的,泰国跟柬埔寨也有边界争端,新加坡更不可能,因为它一贯主张不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菲律宾新任总统小马科斯,跟中国之间也有渊源,上世纪70年代就到过中国见过毛主席,而且菲与中、越等国也有海上争端。

潘光:北约、集安、金砖、上合都有扩员趋势,意味着什么?

美、日、澳、印四国领导人在东京参加“四方安全对话”

所以相较之下,最积极的是日本,而韩国则因为最近参加了北约网络防御中心,看似很积极,但其实这个防御中心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何况真要这么说的话,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上合组织中的几个成员国也是北约和平伙伴计划的成员,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等都是;冷战结束后,有一段时期,特别在全球反恐问题上,许多国家和北约是有一些象征性合作的,所以当时这些国家参加了北约的和平伙伴计划,但是这些都不涉及参与北约的实质性问题。

韩国新总统上台后比较大的一个不确定问题就是萨德部署。在前总统文在寅任内,中韩基本达成“默契”,韩国不再追加,已经有的要拆也很难,中方对此降调,恢复中韩经贸人文往来。现在就看新总统尹锡悦会不会追加部署,毕竟他在选举期间曾表示加强美韩同盟关系,并继续部署萨德;如果未来真的追加,那肯定会影响中韩关系。不过,从这次拜登访韩行程来看,萨德议题并未提及。

最近由于俄乌战争局势变化,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再加上日韩两国有可能参加北约领导人峰会,这个话题就炒作得非常热闹,也才会产生北约是否会走向亚太的担忧。我的看法是,近期是不可能的,北约目前扩展得已经够厉害了,也就意味着组织本身的负担也很重。事实上,瑞典和芬兰的申请已经在北约内部激起了一系列的矛盾,土耳其、克罗地亚明确反对,同时北约内部土耳其跟希腊就是一对冤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也有矛盾,再比如西班牙和英国在直布罗陀问题上的纠纷也并未解决。像克罗地亚在此次的反对意见中提到波黑问题,波黑没有加入北约,它本身的问题就更复杂了。

北约囊括了这么多国家,但其内部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扩张得这么大,对北约有什么好处,反而背上了更多的包袱。就像这次土耳其对芬兰、瑞典提出的十大异议,北约怎么处理,恐怕连如何表态都是个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北约企图走向亚太是肯定的,但真正要把亚太地区国家发展为北约成员国近期是不可能的,但它会和一些所谓的盟友加强联系。

观察者网:目前从四国机制、美英澳三方安全框架、印太经济框架,再加上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互动,美国似乎在打造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而且是政治、军事、经济等层层嵌套的模式,这种格局会成型吗?为什么?

潘光:这个问题有点太大,总的来说美国不会明确表态要在中国周边形成包围圈,但它搞得这些机制客观上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但说实在的,这些机制没有一个是真正地、实实在在地与中国直接对抗的。比如四国机制,印度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积极,澳大利亚刚刚选举结束换了新总理,虽然出席了会议但并没有谈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至于日本虽然跟美国关系比较紧密,但它也并不想与中国变成敌对关系。

从美英澳三边协议来看,其实现在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这个人挺有意思,他实际上一直主张跟中国发展关系,比如中英核电站项目他是支持的,尤其是英国脱欧以后,一度想要与中国发展全面的贸易关系;但英国政坛内部有分歧,他也放不开手脚。澳大利亚刚换了工党上台,未来也许情况会有变化,再者中澳在经贸方面的互补性特别强。

至于印太经济框架,目前很多细节性的内容都没有出炉,完全是个空架子,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个框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仍存在不确定性。

即使美国真的有一个针对中国搞包围圈的战略部署,那么俄乌战争也使美国的整个部署被打乱了。从长远来说,它可能有这个目的,但近期做不到,上述每一个机制都有自身问题。包括对台湾问题也是如此,频频作出过激表态,随后就声称“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实质上也是为了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亚太地区,提醒中国大陆还有这张牌可以打。就像拜登最近的亚太行,时间很短,走访日韩两国再加召开峰会,加起来也就三天,很多事情根本来不及具体安排。

何况,拜登政府正在面临美国国内的各种社会民生问题以及政治反对声音。比如,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否取消加征关税的事宜,美国希望借此缓和国内高企的通胀,但财政部长耶伦与贸易代表戴琪就有不同意见。

潘光:北约、集安、金砖、上合都有扩员趋势,意味着什么?

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

观察者网:其实,在这个机制里面,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印度,它最近在国际社会的表现也很积极。一方面因为中国疫情反复,类似印度取代中国产业链的声音又起来了,另一方面因为俄乌战争、南亚动荡,似乎给了印度机遇,最近美方传出声音称可以向印度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等等,所以您怎么看印度将来如何平衡自己在这些地缘格局中的角色,对中国来说是否危机很大?

潘光:首先,关于印度、越南能否取代中国产业链的问题,我认为在中国遇到困难(如疫情)的特殊条件下,它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将产业链从中国抢过去,但从长远来看,产业链仍然会回到中国。

你可以看看最近中国美国商会的声明,他们坚决反对跟中国“脱钩”,目前是遇到一些困难,有些企业对疫情处理存在意见,但现在正在逐步调整中,上海6月1日解封的消息也已宣布。另外,有些说法也有炒作嫌疑,比如稍早前上海美领馆称要将领馆人员撤出去,其实并不是说撤出中国,而是将部分人员暂时撤出上海。

或许确实会有一些企业想离开,但同样也会有企业进来,产业链不可能这么快就被取代的。事实上,西方的企业都看得很清楚。当然,除了产业链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企业,比如我有一个朋友是做精油的,几年前在中国还是很小众的产品,现在他已经把公司总部都搬到上海了,这种公司它是不会走的。

以此类推,还有很多像这家公司一样的企业愿意扎根中国,因为从上海到整个中国还是比印度、越南这样的国家先进很多,人口、市场也更庞大,生活生产环境也更优渥一些。你想想,最近印度高温天达到四五十度,人只能光着膀子躺着,很多生产活动没法开展。相较之下,越南的条件稍好一些,也能有比较快的国家动员,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很差,现在主要还是做服装、低端组装等加工服务业。所以,无论如何,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几年的积累,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

总体来说,中国的优势在于:国家安全稳定,人民素质好、效率高,物流通畅,交通快捷。

观察者网:最近召开的集安组织峰会上,提出集安组织将进一步扩大,如果顺利推进的话,未来会不会形成与北约抗衡的集团?结合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一事,国际军备扩张的事态是否更加紧张?不过,这其中土耳其的态度非常值得关注,土方已列出10点意见反对芬兰瑞典两国加入,您怎么看?

潘光:集安组织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能发挥实际效应,尤其在今年初哈萨克斯坦动荡中起了重要作用。

原来我认为集安组织想要再扩大是比较困难的,但最近俄罗斯在集安峰会上提出了这一点,我推测有两个国家存在一定可能性,一个是叙利亚,一个是伊朗,这两个都不是前苏联国家。就前苏联加盟国来看,乌兹别克斯坦是退出集安组织了,土库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国,所以这两个国家应该暂时不会加入集安组织。当然,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这些国家还是俄罗斯想要拉拢的对象。

我觉得比较可能的还是叙利亚,如果普京想要壮声势,拉拢叙利亚支持一下,叙利亚肯定是愿意的,而且立刻就可以参加。

伊朗是大块头,它如果真的加入集安组织,那将大大增强集安组织的力量。此外,伊朗马上要加入上合组织了,在此情况下它是不是觉得还要参与集安组织,当然也不能绝对否定。伊朗跟美国之间本就不合,但它和欧洲并非绝对的对头,而且伊朗希望恢复伊核协议,是离不开欧洲的帮助的,这也是它需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阿塞拜疆也是可以争取的对象,还有一个始终躲在后面的国家是蒙古,但它参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蒙古是不希望跟西方对立的。至于中东国家,现在的态度很有意思,都不支持美欧对俄制裁,但是要参加集安组织也不太可能。

但无论如何,集安组织已经出现了与北约形成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的趋势。作为政治军事集团,就可以派兵帮助成员国。在这点上,俄罗斯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至于北约是否会继续扩员,就像前面提到的,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不仅是土耳其、克罗地亚公开反对,很多欧洲国家也是不太乐意的,虽然还没看到明确表态。

北约内部的矛盾非常复杂。举个例子,二战以后,当时苏联领土推进到原来的波兰境内,像利沃夫这片区域本来属于波兰,结果给划到乌克兰去了。之前还有些波兰人提出要把利沃夫收回来,这就很有意思了,按这逻辑,波兰的很多地方,德国也可以要回去,比如波兰的伏罗兹瓦夫,以前就是德国的城市,叫布莱斯劳,很多德国犹太难民就是从布莱斯劳逃出来的,还有加里宁格勒原来也是德国的,叫科尼斯堡,著名哲学家康德就诞生在该地。匈牙利也是如此,二战后有一大片土地划给了邻国,当时那里还居住着许多匈牙利人。所以,如果波兰敢提这个问题,那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的边界要重新划定了。

其实,北约现在最实际的做法,就是不要再扩大了,越扩大越麻烦。一旦芬兰和瑞典加入,会有很多后遗症。但退一步说,就中国而言,即便芬兰和瑞典加入了,也不必大惊小怪。其实,我们和很多北约国家关系不错。

潘光:北约、集安、金砖、上合都有扩员趋势,意味着什么?

王毅主持金砖国家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

观察者网:最后还是落到对中国的影响上来看,不久前金砖峰会刚结束,之后还将在新德里举办上合峰会,两场峰会在俄乌问题上可能采取什么态度?北约的军事升级对中欧关系、特别是中国—中东欧合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潘光:这里有两个“分开”,把北约与北约成员分开,把欧盟与欧盟成员分开。

对于北约这个组织本身,中国一直是强烈反对的,尤其是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这一点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但是,北约成员国就有区别了,其实我们提出的“17+1”——当然现在去掉立陶宛就是“16+1”,这里面的中东欧国家大多是北约成员国,匈拉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等。所以,对北约,我们持批判态度,但不少北约成员国与中国关系不错,包括正在申请加入的芬兰和瑞典,他们的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公司在中国的生意就做的很大。

同样的,对待欧盟,我们也应该有所区分。欧盟整体上跟中国关系一直很好,而欧盟成员国里面有很多国家跟中国的双边关系甚至更密切,如德法意荷比卢等创始成员国。

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波兰总统杜达也来参加了,还和习主席举行会晤。其实,这件事在国际社会引起不少关注,后来甚至有人推测杜达和普京是不是在北京有私下会面,但这种可能性不高,因为普京只在中国待了9小时就离开了。

最近刚结束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所有国家都没有谴责或制裁俄罗斯。如果说中亚国家、上合成员国不谴责,还都可以理解,但巴西、南非、印度也都没有参与进去。事实上,这相当于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而可靠的后方。

上合组织涉及的这么一大块区域,实际上更成了俄罗斯的后方,俄罗斯的军队可以从中亚和西伯利亚调到乌克兰去。所以,有些西方人士认为这就是在支持俄罗斯,它原本在远东、中亚有几十万军队,目前都调到欧洲。我的看法是,也不能这么说,有些是在它自己国土上的军队调动,这是俄罗斯的决定,不是上合能决定的;我们总不见得跟西方一样在远东或中亚跟俄罗斯打一仗,没有人愿意的。

接下来还有上合峰会,今年是印度主办,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印度在俄乌战争上的中立态度不会发生改变。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武器方面也要依靠俄罗斯;有意思的是,美国最近提出要给印度5亿美元的武器援助,说实话这点体量根本没法打动印度。而且,即便莫迪下台,换了国大党上去,也不会在印俄关系上有转折性变化。

所以总的来说,上合和金砖相当于成了俄罗斯一个重要的大后方,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俄罗斯,但也不谴责、不制裁俄罗斯;中亚、阿富汗局势都相对稳定,俄罗斯可以减少对远东和亚太的顾虑。目前,唯一冒出来挑衅俄的就是日本,结果俄罗斯宣布停止跟日本谈判边界问题,在南千岛群岛附近搞演习,还举行纪念二战胜利的阅兵。此外有些说法也有意思,中日关系比较缓和的时候,中国有时也称“北方四岛”,但现在关系很僵,就称“南千岛群岛”。这些年俄罗斯在远东做了不少开发,原本是想吸引中国、日本的资金过去,其实韩国的参与热情倒是挺高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