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南演义四十一 海南的百年咖啡史

1921年11月某日清晨,虽然太阳还在云层里,但在琼东县的嘉积镇,街道上早已是熙熙攘攘,挑山货的挑夫、开店的掌柜、卖菜的小贩、还有黄包车和汽车在道路上飞驰。

由于刚刚下了一场雨,嘉积的道路上,多了几分泥泞。而在新修建的新民路上,有一家热闹的咖啡店,客人们正在享用美味的奶茶和咖啡,还有一些西式包点。

这时,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客人身穿西服,年纪大概在37岁左右,此人气质儒雅但却有一股大气。另一位身穿警察制服的客人要年轻一些,看起来像20多岁,虽然年轻,但他眼神犀利,眉宇之间有一股英气。

两人一进门,穿西服的客人就说道“老板,要章歌必欧”(章在海南话和杯同音,歌必在海南后中就是咖啡的意思,欧与黑同音。)穿警察制服的年轻人要了一份粉汤,点完餐后,两人就找空座坐了下来。

很快,伙计就端来了香喷喷的咖啡和馒头卷,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粉汤。伙计放完餐后,笑眯眯地说:“王县长、许局长,请慢用。”

民国海南演义四十一 海南的百年咖啡史

黑咖啡

这两位客人,一个是当时时任琼东县长的王大鹏,还有担任嘉积公安局长的徐成章。自从担任县长以来,王大鹏几乎天天来这里吃早餐,而他很喜欢和徐成章一起吃。

其实王大鹏和徐成章是老相识了,在陈继虞领导的民军中,徐成章是参谋,陈继虞则管理后勤。民军收复府城后,就被邓本殷解散,民军的主要人物也散了。

陈继虞前往孙中山身边工作,而王大鹏在1921年年初的县长选举中胜选,而他胜选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海口,让徐成章当嘉积的公安局长。

和前几任县长不同,王大鹏是个很有进取心的人。当时邓本殷正在对海口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王大鹏认为琼东不能落后,因此也修建了多条公路,还开通了嘉积到海口的班车。

另外,嘉积作为当时的琼崖第二大镇,城区房屋布局混乱,道路狭窄。为了嘉积的发展,王大鹏提出了嘉积城区改造计划,他把其称为“嘉积新纪元”。为了完善“嘉积新纪元”的布局,经常在吃早餐时商量如何改造嘉积的旧城区。

徐成章也很喜欢和王大鹏一起聊天,因为两人对革命的看法颇为一致,而且两人都很喜欢阅读《新青年》杂志,都对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兴趣。

民国海南演义四十一 海南的百年咖啡史

王大鹏

当时店里的人很多都在喝咖啡,徐成章对此调侃道:“歌必欧,歌必欧,喝多会“欧”心的。”

王大鹏对此哈哈大笑,他喝了一口咖啡,才缓缓说道:“你没有真正留过洋,不知道歌必欧对海南人的意义。”

说起咖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鸦片战争后,咖啡被带进中国沿海地区。不过咖啡进入中国虽早,但大部分时期都只是在沿海或者大城市流行。中国人普遍喝上咖啡,应该也就是这三四十年时间。

然而咖啡在海南流行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在海南,咖啡和小资情调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种深入民间的饮品而已。海南的咖啡,早已融入到老爸茶文化中,形成了海南独有的咖啡记忆。

咖啡之所以在海南流行,得益于华侨的带动作用。当时大部分海南人到达南洋后,因为没有文化和技术,许多人只能去咖啡馆当服务生或者帮厨,在接触到咖啡之后,他们又学会了煮咖啡和种咖啡的技术。

可在学得咖啡技术后,许多海南人就在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开店,把“贵族饮品”咖啡的烹煮方式进行了改造。他们将咖啡豆、牛油、糖等配料放在一起炒,然后将其磨成粉末。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咖啡开始在南洋华侨之间普及起来。

民国海南演义四十一 海南的百年咖啡史

咖啡是海南华侨立足南洋的根本,也是海南人闯南洋的见证。

华侨回到海南老家后,就把喝咖啡的风气带了起来。在民国初期,咖啡已经成为海南人重要的饮品。尤其是文昌、琼山、乐会、琼东等地,喝咖啡的氛围至今都很浓厚。

从清末开始,咖啡豆逐渐成为海南重要的进口商品,根据民国时期海关的统计,海南在1924年的咖啡豆进口量是4900斤,1925年是9800斤,1927年直接飙升到38000斤。

早在清末,华侨们就已把咖啡树带回海南种植。海南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第一个咖啡种植园出现在1914年,地点位于琼海市石壁镇,由当时的侨兴公司负责种植。

除了这些通过商务进口的咖啡,华侨们每次寄东西回家,都会捎上咖啡。由此可见,咖啡在海南的火热程度。如今百余年过去了,可以说咖啡已经融入到海南的历史当中,而海南咖啡(如福山、兴隆等品牌)也在咖啡的世界中有了一席之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