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东亚病夫”又称东方病夫,最早出现于1896年一个英国人写的文章,梁启超先生翻译过来是:

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1936年奥运会,中华民国派出69名代表团,参加了30个项目,只有一个人进入复赛,其他所有人在初赛就被淘汰了。选手在回国经过新加坡时,当地报纸刊发了“讽刺中国是东亚病夫”的漫画,一群形容枯槁的人抬着一个鸭蛋。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拿着日本人送的“东亚病夫”的匾额,单挑日本武道馆,并将“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让日本人吃下去的画面,当时振奋了国人的心灵。在那个时候(1972年),东亚病夫尚未完全摘去,仍然萦绕在国人心中,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痛”。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1984年许海峰摘得新中国奥运第一金,用行动击碎了“东亚病夫”的羞名。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引领全国进入了“全民奥运”的时代,中国以51金居金牌榜榜首,似乎东亚病夫永远不复存在了。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是男是女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娘炮”和“女汉子”开始大行其道,贵姓变成了“贵性”,男生女相,辨识度越来越模糊。

电视剧《心理追凶》中有一个“女人心理”的男人,属于性别认知障碍(GID),其成因就是因为“妈妈太想要一个女儿”,从而在生活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使他形成了“性别倒错”的变态心理。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虽然“娘炮”跟“伪娘”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究其本源,根本就在于“娘化”被人欣赏,被人喜欢,在这种氛围中,想不娘都难。

很多人抨击“湖南卫视”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带起了韩流风,惹得全民娘化,但是观众呢?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这就上升到“蛋生鸡鸡生蛋”的悖论了。到底是观众喜欢看,媒体才争相去往那方面做?还是媒体一致“娘化风”,潜移默化改变了观众的爱好?

《真正男子汉》里教官谢添的“教官语录”瞬间在网络上走红,去年《战狼2》的空前成功,说明观众还是非常喜欢渴望“血性的回归”。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现在网络上最流行的两个称谓是什么“小哥哥”“小姐姐”,光看文字就知道这6个字里面包含着浓厚的“娘娘风”。

以前都是“小同志”“小老弟”“老兄”“大姐”之类的,绝对是鲜明的对比。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少年娘则国娘”不是一句玩笑话,阴柔风、阳刚风,都应该有,求同存异是被理解的。

但是对于男人而言,阴柔风大行其道,阳刚风则被人看成是异类的话,“东亚病夫”4个字则又会成为“挥之不去”的鬼影。
少年娘,则国娘,我似乎又看到了“东亚病夫”4个醒目的大字

中国男人的血性都去哪儿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男人都是理性大于感性的,有血性、阳刚气并非“钢铁直男”,做不到改变社会的取向,至少做到不被社会取向所吞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