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杨秋月
香港茶餐厅品牌翠华日前公布了多项人事任命。
3月4日,翠华控股发布公告,宣布更换行政总裁(CEO)、委任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
公告显示,自2019年6月1日起,彭烱豪因其服务合约届满、将辞任行政总裁职务,并获留任集团“至尊到会”业务的董事总经理;李祉键将被任命为行政总裁,并将继续出任执行董事;李倩盈将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供应链总经理;唐锦雄将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并继续出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此外,自2019年4月1日起,杨东将卸任首席财务官一职、转而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任命的高管中,李祉键及李倩盈为集团主席李远康的儿女。
翠华集团公布的资料显示,李祉键于2007年1月加入翠华集团,担任市场推广及设计主任;2010年初至2015年上半年,出任翠华项目发展部主管,负责制定集团的发展方针及店舖规划;2015年5月起,成为翠华品牌发展部主管,负责集团企业发展、租赁合作及业务多元化发展;2016年11月之后,被任命为执行董事、集团业务发展总监,负责带集团新业务发展、项目发展及租赁事宜。
过去一年里,李祉键引领翠华业务进一步多元化发展,推出了五个新品牌,包括日本烧肉丼饭专门店“廿一堂”、以日本面粉及天然发酵技术制作面包的“BEATBakery”、位于西九龙高铁站及香港中环大馆的“轻。快翠”、香港金钟的日式简易料理的店“千羽堂”和提供海南鸡及咖喱自取服务的餐厅“花盛”。创立这些新品牌,都是为了能吸引到更多年轻客群。
2019年1月,李祉键还在香港中环开设占地4千多尺(约为372平米)的“SavorJapan日馔の殿堂”,将日式品牌“BEATBakery”、“廿一堂”及日本名古屋的甜品店“ChezShibata”汇聚在了一起。
这些新品牌、新业务,可能成为翠华改善业绩的契机。
近年来翠华整体业绩正在下滑。根据集团2018年中期财报,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六个月间,总营收为8.96亿港元,同比下降1%。其中,香港地区实现营收5.62亿港元,同比下降4.9%;中国内地市场营收3.25亿港元,同比增长7.1%;而其他市场营收为848.6万港元,同比下降18.7%。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撤销前盈利为7228.6万港元,同比下降37.4%,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41万港元,同比下降70%。
对于收益减少的原因,翠华集团解释称,主要由于旗下若干餐厅于上个财政年度及本财政年度上半年结业,以及报告期内香港的本地消费持平、中国内地竞争激烈、人民币贬值所致。
为应对业绩下滑,翠华正在调整发展策略,不断拓展海内外门店、发展新品牌并提升服务水平。
翠华表示看好海外餐饮服务业的增长机遇,已于2018年6月中在新加坡开出了集团首家海外门店。为推进当地业务发展,翠华还与新加坡饮食集团珍宝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新加坡以“翠华”品牌开设及经营茶餐厅业务。
中国市场上,翠华也试图通过拓展旗下餐厅网络,提升营运规模并提高市场渗透率。2018半年报期内,翠华在香港开设了4家新品牌餐厅,包括两家“轻。快翠”、一家“千羽堂” 和一家“花盛”。
截至2018年9月30日,翠华集团共经营着74家餐厅,包括68家由本集团拥有并以“翠华”品牌经营的餐厅,其中30家位于香港地区、34家位于中国内地、三家位在澳门、一家开在新加坡。翠华表示,未来计划继续开设新餐厅,预计餐厅总数将于2022年前达到130家。
为提升业务服务水平,翠华加强了外卖业务及电子支付服务。包括扩展外送服务“快翠送”的覆盖范围,提升外卖送餐速度与订单流程效率;推出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消费体验。
不过在品类多元、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港式连锁茶餐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翠华也意识到了这一危机,并在财报中将收益减少的原因之一归结为“中国内地竞争激烈”。新任管理层是否能够帮助翠华在中国内地市场突围成功,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