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双循环”提升能级 江苏创新开放路径

外贸依存度超40%的江苏顶住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滑、贸易壁垒增多等不利因素,放大优势“以内引外”,改革挖潜“以外强内”,优化营商环境“内外融合”,持续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升开放型经济能级。江苏去年实际使用外资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今年1-2月全省外贸进出口值同比增长30.1%,利用外资57.1亿美元,实现“开门红”。

内外兼修稳住基本盘

疫情打乱全球产业发展节奏,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化、本土化深刻调整。制造业约占全国七分之一的江苏率先控制疫情、复工复产,双循环“外强内热”,稳住开放型经济基本盘。

增强“外循环”质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创新绘制产业链协同复工树状图,推动供应链协同复工;帮助跨国企业对外争抢因疫情难以释放产能的国外对手订单和集团内部订单……在开放型经济高地昆山市,一系列举措推动进出口走出“深V”曲线。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江苏系统推进“保主体促两稳”行动,提升外循环“含金量”。江苏省商务厅统计,去年该省外贸进出口与实际使用外资逆势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同比增长2.6%,高于全国平均0.7个百分点,实现民营企业、一般贸易、苏北地区进出口、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对新兴市场出口、外贸新业态“六个占比提升”,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6%。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江苏对外投资止跌反升。今年1月中方协议投资额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探索“重资产投资运营”和“轻资产管理输出”双轨并行,江苏打造畅通国际循环的海外支点。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去年8月获批建设,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经验走向海外。

挖掘“内循环”潜能,助力消费升级。拓外转内,支持外贸企业融入内循环。南京市组织重点外贸集团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合作,无锡、徐州、常州、南通等地举办“海购无锡云启未来”“彭城欢乐购外贸优品行”等专场。“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系列线上国际展会吸引超1.6万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超12亿美元,帮助 2600多家外贸企业实现内销约7亿元。

扩大内需,持续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级”。全省开展“品质生活·苏新消费”系列活动514场,南京、苏州等地创新“夜之金陵”“姑苏八点半”等夜经济品牌提振消费,一批地方特色产业依托直播带货等新形式逆势而上。江苏去年实现社零总额3.71万亿元。

以双循环推动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跨境电商发展。江苏累计获批10个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成90余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孵化基地、200多家海外仓,2020年跨境电商B2C出口增长2.5倍,新增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超万家;今年1-2月,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增速达到4.6倍。

内外互促提升开放能级

江苏致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利用集众多产业循环发起点、联结点于一身的优势,科学布局、长远谋划,从三个方面着手实现内外循环优势互补、高效衔接。

“锻长补短”放大产业集群优势,升级“以内引外”。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近日在苏州揭牌,旨在推进三方在重点产业领域合作。“江苏与日韩在IT产品、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全球产业链中形成良好分工合作。随着RCEP的推进,江苏正致力于在东亚经济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江苏省商务厅厅长赵建军说。

聚焦“以内引外”,跳出“要素吸引”迈向“价值吸引”。苏州推出“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为投资者标出商机,为招商干部提供“攻略”;常州推广薛家镇“W+”外资工作服务模式,引导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协作配套,著名跨国公司蒂森克虏伯集团等连续增资扩产。2020年,江苏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国超三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成为投资热点。

改革创新推动要素循环流通,提振“以外强内”。江苏自贸区重点培育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探索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联动内外打造更具黏性的产业生态圈。拥有生物医药完整产业链条的苏州片区,在全国率先实行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等探索,促进国内外要素沿产业链、创新链高效流动,正全力打造“中国药谷”。依托关键载体,江苏施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将全国改革先进经验、江苏首创探索固化为制度。

对标“最舒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内外融合”。为更好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江苏对标国内外先进做法,从知识产权培育、质押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回应创新关切,优化营商环境。

从“用市场换技术”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利用疫情带来的行业洗牌机遇,江苏一批企业迈向产业链高端,驰骋国内外。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将“德国质量”与“中国速度”“中国成本”相结合,使无锡工厂生产质效跃居集团首位。昆山开展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一批企业利用双重税务身份由外贸转内贸,开辟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深化改革拓展开放空间

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江苏对外开放进入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阶段,面临“稳规模”“调结构”双重压力,亟待有效应对、改革赋能。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对冲美国遏制打压。目前,江苏已有40多家企业和单位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清单,企业界对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中国版制裁清单、设计有效反制裁措施等抱有较高期待。中科可控昆山产业园副总裁黄建新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外资根植性。

赋予先行地区更多改革创新空间。以内需市场优势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需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跨境交付、人才流动等开放模式,并引导外资以建链、强链、补链的形式投向新兴服务业。部分专家建议,可依托自贸试验区等平台,以沙盒监管等模式给予地方更大改革空间,比如对标CPTPP,打造新时代制度型开放的规则引领区、压力测试区和国际对标区。

打破要素市场割裂激活发展动力。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建议,宜尽快出台实施细则,以市场化手段打破要素市场割裂,建立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增强企业信心与发展活力。部分企业反应,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问题依然突出,呼吁相关部门进一步打通堵点,加快构建循环畅通的全国商贸流通体系。

作者:□记者 凌军辉 陈刚 刘巍巍 朱程 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