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行」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惠州正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奋力建设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构筑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为我市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走访园区第八站

  中韩(惠州)产业园

  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含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

  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

  龙门大健康产业园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含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园区名片

  地处南海之滨、大亚湾畔,于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亚湾开发区毗邻深圳坪山区,距离香港47海里,拥有京九铁路南端出海口的惠大铁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惠州港。区内的大亚湾石化区是珠三角东岸地区唯一的石油化工基地,凭借石化区的规模质量优势,大亚湾开发区2018年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新兴产业园是全市打造七大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绿色人工智能、5G、航天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

  数读园区

  ●2021年,大亚湾区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国内税收、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8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和70亿元。

  ●2021年,大亚湾石化区实现产值1858.9亿元,增长38.3%;新兴产业园实现产值759.2亿元,增长18.5%

  ●2022年上半年,大亚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8.7%,总量排名全市第3位,增速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336.1亿元,增长16.0%,总量排名全市第1位,增速第1位。

视频加载中…

走进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亚湾的“十二时辰”是动感而璀璨的。朝阳初升,惠州港进出的油轮劈开大海的静谧;湾畔之上,高耸的巨塔里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5G车间,智能操作带来了流水线的“科幻感”;夜幕降临,石化区灯光点亮了滨海的夜。

  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来——高质量发展园区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大亚湾开发区。从南海之滨的大亚湾石化区到毗邻深圳的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惠州两大主导产业欣欣向荣,在这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比翼齐飞”。

  做强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平台,大亚湾开发区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深度融深融湾,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笃定目标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以雄鹰展翅之姿翱翔粤港澳大湾区。

「园区行」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大亚湾石化区全景图。

  大产业平台

  “东西两翼”齐飞,项目集聚发展

  翻开地图,地形狭长的大亚湾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其东西展开的“两翼”,一侧是东接霞涌的大亚湾石化区,另一侧是西邻深圳坪山的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这一双翅膀,正是大亚湾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主引擎”,也是惠州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之一。

  登上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办公楼顶层,碧海蓝天相伴的大亚湾石化区填满360度视角,塔林耸立、管道纵横、储罐列阵,一派井然有序、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

  2002年11月1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在大亚湾石化区的项目现场举行奠基仪式,宣告当时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吹响惠州向世界级石化产业高地进军的号角。

  历经近20年开发建设,大亚湾石化区坚持以大炼油、大乙烯项目为龙头,推动石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壳牌、中海油、中石化、LG化学、巴斯夫、科莱恩化工、欧德油储、埃克森美孚、恒力……截至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104宗,总投资250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头部现象”显著。

  2021年,园区实现产值1859亿元,增长38.3%;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产值1236.8亿元,增长49.5%。“随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和中海壳牌三期乙烯等项目相继开工、落户,预计石化区2035年能达到3200万吨炼油和80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大亚湾石化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崔志远信心满满。

  大亚湾石化区10公里外,一片与石化区风格迥异的产业平台上,工业厂房、科技大楼错落有致,这里是大亚湾在临深片区高标准布局的千亿级工业园区——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在石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大亚湾开发区意识到了产业结构“长短脚”问题,谋划以石化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发展两翼,双翅同频共振。

  目前,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在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已初具规模,拥有光弘科技、科翔股份两家本地A股上市公司,比亚迪、东风本田、信立泰、慧聪、洲明科技等多家在新能源、电子制造、汽车零部件、互联网领域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并增资扩产。2021年,大亚湾新兴产业园规上工业企业达151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59.2亿元。

  科学开发利用港湾与海岸线资源,大亚湾开发区还加大建设港口现代物流经济带、滨海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今年以来,大亚湾区持续推动惠州港从产业港向贸易港、产业港并重转型,实现港区和石化区联动发展,今年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844.3万吨,增长4.6%。

「园区行」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中海壳牌二期项目。

  大石化链条

  “一核心、三集群”产业纵深发展,培育石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

  在大亚湾石化区,科莱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布局了在中国区最大的表面活性剂生产基地。通过铺排整齐的管廊,这个基地源源不断地从上游“吃”进中海壳牌生产的环氧乙烷,经过科莱恩的加工,其产品广泛用于药品,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等个人护理和家居护理产品及其他工业应用。

  中海壳牌公共事务总监、新闻发言人唐凤灵表示,通过管道,中海壳牌生产的产品直接供应给园区内的其他企业,节省了双方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还降低了石化产品运输中的安全风险。目前,依托中海壳牌稳定可靠、优质多元的石化产品生产供应,与中海壳牌形成“隔墙供应”的客户已有16家,包括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等世界知名和行业领先企业,就地转化了其50%的液体石化产品。

  正在建设中的恒力(惠州)PTA项目则计划向上“吃”进中海油惠州石化的产品。“我们一方面可以使用中海油生产出来的对二甲苯,另一方面还从石化区外采购。”项目现场,恒力石化总经理助理杜玺称,恒力已与中海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产后,中海油生产的对二甲苯将通过2公里长的管道输送到恒力的原料罐区。

  杜玺介绍,项目处于大亚湾石化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填补了园区内PTA项目空白,可消化上游的芳烃产品,向下游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供应原料,生产如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等聚酯新材料,助力惠州拉长高附加值的“化尾”产业链。目前,项目所有建筑全部封顶,整个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从中海壳牌落户为开端,循环经济产业链占比持续攀升,石化产业“榕树效应”在大亚湾石化区内迅速生根发芽,在2010年就推动石化产业成为惠州市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大亚湾石化区大力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发展战略,先后引进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等,打通园区内石化产业链条从上游向下游延伸的的薄弱和空白环节,不断促进产业关联发展,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以大炼油大乙烯项目为核心,壮大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石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的“一核心、三集群”产业发展路径。

  如今,在大亚湾石化区内,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5%,园区化工原料就地消化率达71%,形成了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等优势产业链。

  “中海壳牌一期、二期项目安全绿色优质运营,以及我们对中国市场和对惠州营商环境的信心,可以说中海油、壳牌和惠州政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是我们建立三期项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唐凤灵说,目前,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20.81亿元,将建设160万吨乙烯和下游共18套化工装置及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建成后,中海壳牌乙烯总产能将达到380万吨/年。

  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纪红兵认为,中海壳牌前两期项目顺利落地与投产,是吸引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的因素之一,埃克森美孚项目的落户,对中海油、壳牌又产生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将进一步夯实大亚湾石化区的规模,有利于大亚湾石化区中下游产业更加丰满,为珠三角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端化工原料。

  崔志远表示,石化区将坚持“园区规模化、产业集群化、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理念,与惠州港联合打造成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油品化工品国际贸易中心,推动石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大亚湾石化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园区行」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惠州港集装箱码头。

  大绿色园区

  坚守安全环保底线,擦亮绿色石化产业名片

  20年来,大亚湾石化区创造了从零起步到综合实力连续8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前列的“崛起奇迹”。在这一过程中,绿色发展一直是园区为之自豪的底色。

  在大亚湾石化区内,不论是上游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下游客户的原料,就连排放的“废物”也成了别的企业的生产原料。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吃”废“吐”金的代表,它“吃”进中海壳牌排放的“工业废气”,再借助公司自主研发的碳捕捉专利技术生产高纯度二氧化碳,最终成为可乐、雪碧等饮料里的原料。

  广东宏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吃”进的是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炼油产生的酸性气,产出的是硫酸以及副产物硫酸铵和蒸汽。光今年上半年,宏瑞能源就处理了4.39万吨炼油废气,产出硫酸13.6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4967万元,同比增长54.16%。

  事实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最早落户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带来。

  多位曾推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落户的老领导直言,从上世纪90年代服务项目落户开始,壳牌对安全、环保的“执着”洗礼了一批又一批市、区领导干部。除了国内外媒体报道的“请专业队伍搬迁海底珊瑚”“为鸟儿孵化修订作业计划”“为不打扰海龟上岸不安路灯”“先建临时污水处理厂”等案例外,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万林印象最深的是项目作业工地上修建防止水土流失的雨水沉淀池,循环使用经过沉淀的雨水,“这在之前国内工地上是前所未有的。”落户园区20年至今,中海壳牌不忘初心、笃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荣膺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并连续13年获评广东省环保诚信企业(绿牌)。

  历经多年发展,“安全环保”底线思维已嵌入到大亚湾石化区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招商引资上,石化区实施由15项刚性量化指标组成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严把项目准入关,把能耗要求作为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的硬条件、硬约束,引导能耗指标要素向低能耗、高工业增加值的优质产业项目倾斜,大力打造“优等生俱乐部”。

  目前,园区拥有5套大气自动监测站和7套重点部位预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46种大气特征因子,实现智能化预警和环境监管功能。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5.1%,全市排名第二;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在安全应急上,大亚湾石化区建设起全国首个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有石化区应急响应指挥中心;聘请专家队伍实行安全生产第三方协助监管。2018年12月起,对标世界先进石化园区,石化区启动了“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工作。

  中海油惠州石化总经理助理谢海峰表示,截至2022年6月,惠州石化联合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已在惠州石化厂区及周边500万平方米的区域建立了13个2.6GHz基站和14个700MHz基站的融合组网,实施5G+智能巡检机器人、5G+生产作业监护仪等,实现了石化企业外操巡检、作业监护的自动执行、异常监控、智能分析,进一步提升石化现场安全环保管理效能。

  自2017年以来,大亚湾石化区先后获评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首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石化已成为惠州的一张产业名片,带动越来越多下游企业集聚。

  大项目速度

  首创大项目服务专班,跑出“惠州速度”

  在大亚湾石化区西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加快建设,主项目用地已全部交付,地下综合管网工程已完工,桩基工程已完成超过50%,重件码头已机械竣工,跨海公共管廊陆域部分已基本完工,其他配套工程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国家首批七大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之一,也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一期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

  这样一个重大项目,从2018年9月5日签订《初步投资协议》,到2020年4月22日正式动工,仅花了一年半时间,成为国家坚定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大亚湾开发区是如何做到的呢?

  早在2018年初,大亚湾开发区在全市首创大项目服务专班“美孚专班”,一批各领域的精英被抽调过来,专门对接项目方及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部门。2019年,惠州将推进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列为重要事项,市、区两级政府紧密配合、无缝对接,紧跟项目、提供服务,加快推动项目中航道拓宽、输油管道改线、重建码头等“硬骨头”问题的解决。

  大亚湾开发区紧紧抓住大项目自我加压,让一个个时间节点按下“快进键”。最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创下从接触到签订初步投资协议仅用16个月时间、从签订投资协议到项目开工仅用18个月的“大亚湾速度”。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为此点赞:“实践证明,大亚湾当地综合政务能力对项目的快速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设后,埃克森美孚亚太地区研发中心也落户大亚湾,足见这家石油天然气巨头在大亚湾投资的信心。

  受“美孚专班”的启发,惠州总结了该项目推进中的成功经验,2020年8月出台《惠州市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二条工作措施》,将成功经验制度化固定下来,为高效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将专班形式在全市推广,带动惠州各县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速度不断刷新。

  对大亚湾开发区服务项目的效率,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侯峰深有体会。2019年7月,全球前20大电子设计与制造服务厂商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总投资13.5亿元打造华南区域最大的生产基地。“项目从立项到建设、投产,得到了惠州市和大亚湾区招商、住建、工贸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惠州、大亚湾良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11月,环旭电子一期生产项目投产;今年四季度,一期项目可实现达产;明年6月,二期项目计划动工建设。

  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等挑战,大亚湾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超常规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发展高地成为大亚湾新标签。据统计,大亚湾开发区近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29宗,项目总投资额达71.6亿美元。

  风劲潮涌正扬帆。南海之滨、大亚湾畔,一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正乘风破浪、加速崛起。

  ◆企业声音

恒力石化:

原料与产品大部分“隔墙供应”

  在大亚湾石化区,经过19个月的建设,恒力(惠州)PTA项目规模初显,两套年产250万吨PTA主装置屹立在海岸边,按计划,项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园区行」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恒力(惠州)PTA项目。

  恒力石化总经理助理杜玺介绍,恒力(惠州)PTA项目的产品是国民经济中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大亚湾石化区内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生产原料是上游对二甲苯,产品供给下游化工企业生产聚酯新材料。“我们将建设两个散货码头,产品一部分将通过船运方式送出去,一部分将以‘隔墙供应’方式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提供原料保障。”

  作为广东省和惠州市的重点项目,恒力(惠州)PTA项目获得了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惠州市和大亚湾区通过组织协调加快项目手续审批,帮助企业4个月内取得项目建设手续。“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惠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以及打造特色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信心。”

   ◆专家观点

纪红兵(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

持续提高下游产品 高端化专用化精细化新型化比例

  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纪红兵分析,大亚湾石化区已实现在国内化工园区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一核心、三集群”的循环化产业格局。在科创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园区软硬件建设等诸多方面,大亚湾石化区也已在全国化工园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大亚湾石化区已经基本具备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石化区的土壤。”

  按照大亚湾石化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园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到2035年将扩大到32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乙烯、500万吨/年芳烃产业。纪红兵认为,对标新加坡裕廊、荷兰鹿特丹、美国休斯敦等世界级石化区,除了扩大炼化一体规模外,接下来,大亚湾石化区还需持续提高下游产品高端化、专用化、精细化、新型化比例,中高端产品及绿色产品实现占比达到50%以上;扩大下游企业规模,培育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纪红兵表示,在省、市各级政府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建立的绿色石化碳中和智库实体也已经开始运作,未来在碳智库服务链、绿色石化技术供给、产业链精准招商、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企业上市培训、国家级研发平台培育等方面将给大亚湾提供更大的助力。

  他建议,石化区不仅要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同时也要想办法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入驻,将大亚湾石化区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科创标杆园区。“假以时日,大亚湾石化区一定能够进入世界石化园区第一梯队,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数说大亚湾石化区

  名片

  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2012年列为全国首个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化工园区;2014年入选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全省唯一);2017年获评国家第一批“绿色园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综合实力已连续8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前列。

  ●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落户项目104宗,总投资2502亿元;落户1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7宗;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

  ●已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2021年实现产值1859亿元,增长38.3%

  ●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拥有5套大气自动监测站和7套重点部位预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46种大气特征因子。

  大亚湾“1+3”产业发展平台

  ●大亚湾石化区

  ●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港口现代物流经济带

  ●滨海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记者手记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走向产业升级之路

  走进大亚湾,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城市画卷映入眼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练好内功,走产业支撑城市的发展路径是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抉择。当前,惠州蹄疾步稳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重大建设机遇,奋力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大亚湾开发区拥有石化区、新兴产业园两大产业平台,前者是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引擎,后者是电子信息产业深惠协同发展的主阵地,携临深融湾优势,正以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为目标,奋力前行。

  大亚湾石化区以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为目标,着力发挥自身优势,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打造“一核心、三集群”产业,走向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绿色低碳化、产品高端化、竞争多元化、设备智慧化的产业升级之路,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形成园区间上下游联动产业链,打造环大亚湾地区一体化的大循环。

  大亚湾新兴产业园以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为目标,深度融深融湾,着力打造“3+14”产业集聚区和产业组团,布局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绿色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与坪山、惠阳一起,形成区域协同、分工明确的空间产业链布局,打造深惠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工业4.0产业集聚地区以及世界级的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

  百舸争流竞千帆,乘风破浪正当时。过去二十年,大亚湾创造一个“石化名城”的发展奇迹。展望未来,面对大亚湾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奋进路程,从业界到专家信心十足,从企业到个人纷纷用“脚”投票,与大亚湾携手迈进新征程。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冯丽均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冯丽均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