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有5万多个核弹头,约达200亿吨TNT当量的核武器,一旦发生核战争,地球上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核冬天呢?这个问题引起五位美国科学家的注意。他们经过一年半的研究,于1983年10月正式提出“核冬天效应”的理论,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日本还专门拍摄了《地球冻结》的科幻影片。研究者以美苏使用核武库中40%核武器(50亿吨)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公开发表的核武器性能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终于得出这样的推论:在一场50亿吨当量的核大战中,可将9.6亿吨微尘和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射向地球的阳光被这些黑烟的微粒吸收而变热,变热后的黑烟又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将黑色微粒子推向30公里高的同温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这样,整个地球就会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厚厚的烟云遮盖着天空,终日不散,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气温急剧下降,绿色植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这就是核冬天和核冬天效应所带来的悲惨世界 。
之前人们虽然对核战有一定的恐惧,但众所周知的是,美苏两国均拥有可以抵御核袭击的军事基地,因此“相互毁灭”理论并没有绝对的威慑性。而“核冬天”理论的提出,则使人们彻底明白了核战的毁灭效应,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储存数百年的食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核战袭击后还有干净的空气,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核大战后活下来。萨根长期从事太空气象研究。早在1971年,美国”水手”9号宇宙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发回了火星被其风暴掀起的尘埃所遮盖的照片,就引起了卡尔·萨根的注意,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升到火星上层大气中的这些尘埃能大量吸收阳光,并使这一层的大气加热,而火星表面则变得黑暗不清,温度很低。1983年初,当卡尔。萨根从瑞典《环境》杂志上看到《核战争后的大气层:昏暗的中午》论文后,思维豁然开朗,这一问题与他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具有重大的潜在意义和深远影响。由于问题重大,他又感到个人力量之不足,于是,他迅速会同美国航天局的另外四位著名科学家:科特,图恩,阿科曼,波拉克,组成小组,利用物理模型,核战争模型,就一场大规模核战争产生的烟云和尘埃对地球大气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小组五位科学家,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初步攻克了这一课题。1983年10月31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核战争以后的世界--关于核战争带来的长期的全球性生物学后果讨论会”。
有苏美等近20个国家的500名正式代表参加。与会代表中有科学家,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官员以及来自美国各地的政府官员,教育学家,环境问题专家,企业界领导人,外交政策制定者和军界头面人物。会上。小组联名宣讲了他们的学术报告,题目是《核冬天:大量核爆炸造成的严重后果》。会议还安排了一个90分钟的电视节目,即与由著名的苏联科学家组成的小组进行电视对话。苏联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美国科学家的观点。在这个划时代的华盛顿会议之后,又有许多详细的研究工作证实了,兀’小组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地球上的生命正面临着核冬天的严重威胁。这篇报合后来公开刊登在美国1983年2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核冬天的影响
在每一个核爆炸地点上空,都会腾起一股巨大的由尘土和烟灰构成的柱状云团。这股云团上升到大气层5~10英里乃至更高的地方,然后沿着水平方向四处扩散,很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铁钻”状积雨云,接着又合拢到一块。核打击次日的清晨将没有黎明,中午时分天空仍会一片漆黑,这种黑暗将持续若干星期。在此期间,气温将日复一日地下降。在大陆内地,气温总计可能下降40℃(72F),这足以变夏日为冬日,变冬日为北极的冰天雪地。至于在沿海地区,例如在英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会少得多,可能只下降15℃(27F)。这是由于海洋温室效应的缘故。但即便如此,沿海地区气温的变化也足以变夏季为冬季了。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四季的气温差本来就不像大陆性气候那样明显,这当然也是出于海洋温室效应的作用。首先是 这种黑暗与致命的霜冻,再加上来自放射性尘埃的高剂量辐射,会严重地毁灭地球上这个地区的植物。严寒、高剂量辐射、工业、医疗、运输设施被广泛破坏,再加上食品和农作物的短缺,将会导致因饥荒、辐射和疾病引起的人类大规模死亡。科学家还认为爆炸产生的氮氧化物将破坏臭氧层。科学家已经在热核爆炸实验中观察到了这种此前未曾预料过的效应。由于臭氧层的再生,这种效应会被削弱了。但是一场全面核战争的效应,毫无疑问将会更加巨大。臭氧耗尽(以及随之而来的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次生效应将非常显著,它会对人类多种主要农作物产生影响,也会通过杀死浮游生物而毁坏海洋食物链。
其他
此外,核国家之间的紧张对立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三战起源说”,他们相信诸如巴基斯坦与印度、中国、朝鲜、俄罗斯与美国等核国家之间的对立将是未来和平的最大威胁。总之,各种说法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地区性大国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同其他国家的冲突,似乎被形形色色的观点普遍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键性”因素。
威胁依然存在
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战略环境越来越危险。乌克兰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稳定,包括在核武器层面。上月有报道称,克里米亚危机期间,俄罗斯的国防官员曾建议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考虑让俄罗斯的核武库处于警戒状态,尤其能说明危险的存在[3] 。
外交行动几乎未对这种新的核紧张局势起到任何缓解作用。这使俄罗斯和美国进行谈判,以缓解在危机期间“要么使用,要么失去”核力量的压力,并将错误发射的风险降到最低,变得更加关键。
事实是,我们依然信奉冷战时期的核打击原则。这一原则规定了三个战略选择:先发制人、收到预警后发射和遇袭后报复。只要“共同毁灭原则”(mutuallyassured destruction)的架构完好无损,就没理由认为俄罗斯和美国已经放弃了这些选择。
对任何一方来说,收到预警后发射的决定,都是基于来自早期预警卫星和地面雷达的信息。考虑到战略导弹的飞行时间为15到30分钟,在收到可能会遭到攻击的警报后,必须在几分钟内做出发射决定[3] 。
擦肩而过
“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器足以让对方毁灭数十次,因此不得不保持“恐怖平衡”。现在不少人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核裁军导致了核武器数量的削减,核恐惧以前没有导致核战争,以后也不会导致核战争。印度一位学者研究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对美国和苏联两个核大国数次核威胁。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不但向总统提出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而且提出要使用原子弹。
英国不只一次计划用核武器攻击中国[4] 。英国战略核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秘密部署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并且一直到1998年才停止在海外部署核武器,部署的范围遍及欧洲、美洲、澳洲和亚洲,其中最为惊人的是,英军曾制定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绝密计划,1963年11月,开始在新加坡进行针对中国的原子弹投掷训练。我们老老实实过自己吃糠咽菜的穷日子,没招谁没惹谁,真是人在家中坐,祸自天上来。英国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核武器部署的理由,是准备对付东盟与中国之间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有限战争,也是不让美染指英国“传统的势力范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此时的想法是美国人的势力控制了朝鲜半岛、台湾和印度支那半岛,那么东南亚这一片决不能再落入美国人手中!向东南亚地区部署核武器是“最没有风险”便可达到控制该地区的一个办法。更让人震惊的是,英国轰炸机的攻击目标还包括缅甸,因为英国军方异想天开地认为,一旦中国与东盟开战,那么中国军队肯定要向缅甸挺进,所以原子弹打击的范围包括缅甸境内的目标。英军在新加坡丁加机场低空核轰炸演习,一直持续到1970年。2006年6月30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了一批1957年—1961年间的绝密档案,从而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英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防止中国收回香港,曾计划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并且在新加坡部署核轰炸机,计划秘密储存48枚核弹。为给保卫香港上“双保险”,又唆使美军参与对华核战争计划,狼子野心,何其毒也。1966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这场核战争闹剧终于偃旗息鼓。
这是英国,美国也同样,多次计划动用原子弹[5] 。白宫的一份文件《美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认为,“在与中国全面冲突时,美国的力量(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武器)将给中国共产党的空军和地面装备以致命打击”;并且指出,这样做,“或许会消耗掉美国原子弹储备的一个相当的比例”。据公开的文件表明,1954年一年之内,白宫专家们曾五次劝说艾森豪威尔对中国进行核攻击。五次建议虽然都未被艾森豪威尔采纳,但是,为了对“迅速增长的苏联和中国的威胁”作出反应,艾森豪威尔还是于12月1日会晤国防部长威尔逊和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斯特劳斯,安排“增加在海外部署”美国的核武器,让他们放手执行一项把36%的氢弹和42%的原子弹部署在海外的计划。他还指示斯特劳斯把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对原子弹的控制权移交给国防部。
美国军事指挥官也曾计划对中国进行核打击[6] ,以保护法国统治的印度支那免遭侵略。并说,他们“并不打算对共产党国家的领土和人民进行大规模的核打击,而是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对朝鲜的军事目标以及中国境内的那些被用来支持在朝鲜的军事行动的军事目标进行常规打击和核打击”。国家档案馆公开这份备忘录只是大量销密工作的第一阶段。根据克林顿总统的命令,大约有长达4400万页的曾经是机密的文件最近将公之于众。
2006年4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公布了12份冷战期间的文件,有原子弹攻击中国厦门的具体步骤。艾森豪威尔回忆说,在1958年8月解放军炮击金门后的九个月里,美国为了支持台湾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卷入一场危机之中,也差点使国家走向“战争的边缘”。 从一开始,白宫内部就有分歧。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阿瑟·W·雷底福海军上将代表参谋长联席会议大多数成员宣称,对这些岛屿全力防御对于保卫台湾至关重要,他还提出如果中国对台湾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美国就应动用原子武器。这是雷底福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次建议对中国采取侵略行动,包括投掷原子弹。核战争的幽灵严重威胁着中国与世界的安全。波兰解密的历史档案显示,华约曾想用核弹荡平欧洲。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也曾计划动用原子弹袭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