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和外交上孤立的政策。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更加严厉的封锁禁运。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也被列入禁运名单。1951年5月29日,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神秘海轮从新加坡起航,目标航向中国广州黄埔港。途中,货轮遭遇飞机追踪、军舰指令引航,但最终突破重围,驶入海口港,卸下整整3745吨天然橡胶。这些珍贵的橡胶是谁组织采买的?神秘海轮为何遭遇拦截?又是如何突破重重阻拦将大批橡胶运抵中国的?

亚马逊雨林的印第安人无意间割破了一棵树的树皮,乳白色的汁液流出来,凝固在脚上,成了一双神奇的雨鞋,橡胶的秘密就此被发现。这种神秘的汁液被哥伦布带回欧洲后,便成了现代工业的乳汁—飞机、汽车、坦克、轮船,等等,都离不开橡胶。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经济封锁和货物禁运,天然橡胶是其禁运重点。设法获得更多的橡胶成为一项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南斯摩洛”号的神秘航程便是在此背景下开始的。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神秘的“南斯摩洛”号

得知“南斯摩洛”号的名字和它的传奇经历,源自对海南农垦博物馆林旭飞先生的一次采访。海南农垦是新中国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建设自己的天然橡胶战略物资基地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林先生是海南农垦史专家,从对他的采访中,笔者才知道海南的橡胶树种竟来自遥远的巴西,中国是第一个攻克在海南岛这样纬度的地区种植橡胶难题的国家。因谈话投缘,林先生请我帮忙找一条船的照片,这条船名字为“南斯摩洛”号。林先生说:“‘南斯摩洛’号在1951年5月底为我国运进禁运时期最后一批橡胶,这是新中国急需的战略物资。它一路航程十分艰险,但还是坚持开往我国,最终抵达海口港,成功为我国运进3745吨天然橡胶。”

1950年3月,美国宣布“战略物资”运往美洲以外国家必须领取“特种许可证”。在美国操纵下,巴黎统筹委员会决定其对苏联、东欧各国全面禁运的货单完全适用于中国。9月间,美国宣布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列入“战略物资特种许可证”范围,以防止“战略物资”经这两个地区转口中国。同年,朝鲜战争爆发,12月份,美国又宣布,美国生产或转运的物资运往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均须领取“特种许可证”,美国船只不得停靠中国港口,任何外国船只运货去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经过或进入美国港口均需检查,如无“特种许可证”,需将物资“就地截留”。1951年5月,美国又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同时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加强对中国贸易管制措施,纠集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禁运。“南斯摩洛”号开来中国的时间,正是禁令刚生效之时,“南斯摩洛”号的这段航程应该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打破封锁的一大胜利。但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没有留下“南斯摩洛”号的照片。因我经常到海外出差,所以林先生请我帮忙寻找这艘船的照片。

关于“南斯摩洛”号的这次神秘航程,相关资料是有记载的。《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一书写道:

1950年12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公开宣布: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IVSC-G8决议案”,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全面禁运……一条禁运封锁线,从远东地区日本本土伸出,向西南经冲绳穿过台湾海峡跨越南中国海折向东南亚,呈半月形围住了中国。他们没有料到,这道用飞机、军舰和战时法规编织的封锁线,竟会被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海轮冲破。

1951年5月29日早晨,一艘排水量5000吨的海轮,航首名号“南斯摩洛”,从南洋群岛的新加坡港起航,只两天就能抵达中国广州黄埔港。这天中午,英联邦某国的一架小型飞机飞临“南斯摩洛”上空,“南斯摩洛”号的电报房随即收到飞机上发来的指令:改行香港!“南斯摩洛”号不予置理。飞机再一次发出口气强硬的指令:有军舰来领航,降低航速等候!“南斯摩洛”号只得作出“明白”的回应。飞机摆一摆机翼离去。“南斯摩洛”号不等军舰到来,以最高航速继续向前驶去,待一艘军舰的影子冒出水际线,“南斯摩洛”号已经在茫茫大海中无影无踪。两天后,“南斯摩洛”号在中国海南岛的海口港抛下铁锚。领航的是中国引水员。当他掀开“南斯摩洛”号货舱盖板,船肚里是一块块半米见方3745吨的天然胶片。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这段关于“南斯摩洛”号突破封锁的描述活灵活现,但也留下了不少疑窦。那架英联邦某国的小型飞机究竟想干什么?又为何无功而返?

一位公共外交协会的朋友看了《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的描述后,建议我,船既然是从新加坡开出的,也许我们在新加坡工作过的外交人员会有记忆,并为我介绍了一位曾在新加坡工作过较长时间的资深外交家魏老。

与魏老的沟通收获颇丰。他谈到,此事的筹划者可以推导到共和国的“红色掌柜”陈云,他在西方对华经济设置全面封锁前,预见到了危险,提前安排人在南洋收购橡胶。运回国的生意,具体经手的则是华润公司。

作为一家改革开放后仍叱咤风云的综合性大公司,很少有人注意到华润公司的成立时间其实非常早,且有着独特的源流。它建于1938年,是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当时叫“联合行”,1948年更名为“华润公司”。战火纷飞的年代,华润以贸易为掩护,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依然承担着我国战略物资进出口任务。这次“南斯摩洛”号的航程便是华润公司在背后负责的。因为“南斯摩洛”号事件,与这次行动有关的多名华润派驻新加坡职员及家属在事件发生后遭逮捕、迫害,经我方努力营救才被释放。

魏老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南斯摩洛”号到达我国前,确实曾遭到拦截,而且不仅是飞机拦截,还包括英联邦国家军舰的拦截。这给我带来了灵感,我请朋友帮忙查找1951年英国军舰在南海的行动。很快,舰船爱好者刘致先生发来信息:1951年5月18日,英国皇家海军的“哥萨克”号驱逐舰在海南岛中国领海以外边缘地区曾对一艘悬挂英国旗的商船实施过拦截,并将其带回新加坡,被拦截的船名为Nancy Moller。

从这个简单的船名开始,我们找到了这条船的登记资料,发现了谁是这条船真正的老板。结合英国军舰“哥萨克”号档案中对拦截过程的描述和新加坡报纸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弄清了这条船到达中国港口的过程。

1951年2月,认识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禁运加剧,在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安排下,华润公司派出谭廷栋到新加坡,指挥工作人员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抢购橡胶。所得的3700余吨橡胶急需运回中国,但使用带有中国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船旗的船只,风险较大。因为当时国民党蒋介石势力控制台湾,其海军活动范围包括南海部分地区,经常截击大陆乃至苏联等国的船只。寻找一条适合运输橡胶且国民党方面不敢轻易下手的船只,成为此次运输任务的重要一环。最终,谭廷栋通过一家香港公司,以租用的形式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南斯摩洛”号,即Nancy Moller。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南斯摩洛”号是赉赐洋行马勒航运公司(Moller Transport Co.)下属的一条货轮。马勒航运公司是马勒(Moller,又译摩洛)家族在上海创建的船运公司,家族鼻祖内尔斯·马勒是英籍犹太人,1859年到上海开展跑马等各种业务,家族日益兴旺。到了他的孙子一辈埃里克·马勒执掌家族时,船运成为其重要的经营内容。1950年,埃里克·马勒离开上海,但他的航运公司依然经常为中国的进出口服务。在国民党海军封锁大陆之际,马勒公司的船只曾多次为中国运送物资。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南斯摩洛”号是一条1943年下水的散货轮,长99.92米,宽14.17米,最初船名为“德克帝国”号(Empire Dirk),属英国战时运输管理局旗下的运输船只。二战后转为商用,1950年被马勒公司购买,1951年改名“南斯摩洛”号。不过,它使用这个名字的时间十分短暂,这一年晚些时候,被再次出售给香港蒙特轮船公司,改名为“奥斯丁蒙特”号,1952年又被出售给澳大利亚,改名“科拉巴”号,1956年被出售给布雷兹船运公司,改名“特伦微风”号,1964年转挂巴拿马船旗,改名“克楚平”号,1966年再次被卖回香港,加入兆祥集团的船队,改名“九龙一号”,1968年在日本八尾港搁浅报废。也正由于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换户、改名,使它的身份变得难以查询。

困难重重的航程

1951年5月12日,“南斯摩洛”号从新加坡出发,以14节的行速开向中国,按预先的行程安排,它将擦过海南岛,直抵香港。在那里补充油料后,继续开往广州。但这段航程却在5月18日被打断了。当“南斯摩洛”号在海南岛附近即将进入中国领海时,两架战斗机出现在空中,强硬要求“南斯摩洛”号转向。“南斯摩洛”号遵照指令转向。而在指定方向上,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驱逐舰出现在“南斯摩洛”号视野中,这便是编号R57的“哥萨克”号驱逐舰。该舰于1944年下水,曾经参加过若干次战斗,接到这次任务前,长时间在朝鲜海岸附近执行任务,并定期返回新加坡检修。然而此时这艘军舰却突然出现在了“南斯摩洛”号的视野中。

“南斯摩洛”号观察到这艘英国战舰时,起初并没觉得有什么异样,因为马勒航运公司与英国海军关系很好,在此前与国民党军封锁线斗智斗勇的时候,还曾出现过英国皇家海军的船只解救遭国民党海军堵截抓捕的马勒公司船只的场面。但这一次“哥萨克”号明显来者不善。它逼近“南斯摩洛”号,勒令其停船。“南斯摩洛”号的船长被迫停船,他与英方舰上人员取得联系,得到的答案是,根据战时第53条法令,你船已被我征用,并将护送你返回新加坡。

第53条法令是英国对于英联邦国家所属船只在战时实施征用的一条法令—凡悬挂英国船旗的船只,都有义务在战时按海军方面的要求,提供船只为英国女王服务。此时正值朝鲜战争,所以“哥萨克”号的这条命令从法律角度讲没有问题。只是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远在朝鲜,于南海征用一条商船,似不合情理。但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在意的是那满船的橡胶。由于事件发生在公海上,中方一时没有好办法来解决问题,“南斯摩洛”号只得跟随“哥萨克”号返航新加坡,于5月23日再次进入新加坡港,一进港即被扣留,理由是向中国运送违禁物资。

原来在“南斯摩洛”号出航之际,英国高层已得到情报,称这艘轮船受雇于华润公司,携带了3000多吨橡胶,从新加坡驶向中国广州。得到消息后,英国首相艾德礼紧急召开内阁会议,指示拦截该船并扣留货物。于是,“哥萨克”号紧急出港,拦截“南斯摩洛”号。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是谁向艾德礼提供了精确情报?随着1951年6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委员长威廉.L.兰格尔教授与中央情报局局长沃尔特.B.史密斯备忘录的曝光,人们终于看到,事件背后有美国人的影子,应该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向英国方面通报了情报,并敦促英国采取行动。

美国对英国在对华封锁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早已不满,美国国会议员马龙曾大骂英国见利忘义:“英国算得上是我们的朋友和盟国吗?不算!……当中国正在朝鲜杀死美国士兵,甚至英国士兵时,英国却在继续卖武器、橡胶、钢铁、燃料和军火给中国,帮助他们提高战斗力!”因此,这次的情报明显带有“听其言,观其行”的意思,既然“南斯摩洛”号挂的是英国国旗,那就请英国自己处理。

三千余吨橡胶运抵中国

“南斯摩洛”号在新加坡靠岸时,与“运送中国的橡胶被拦截”同时出现在新闻上的还有一条消息,那便是该船所有货物都有出口许可证,都是在封锁生效之前开出的。也就是说这些橡胶都已经被巴统组织列入禁运以外清单,从法理上讲,无论英美,都没有理由扣留。这条消息改变了“南斯摩洛”号的命运。这也切实体现了中国高层对于形势的出色把握和极佳的战略眼光,能争分夺秒地在美国操纵联合国实施彻底封锁前为“南斯摩洛”号拿到许可证。

“南斯摩洛”号获得了自由航行的权利—53号法令允许紧急情况下对民船进行征召,所以英方拦截和扣留“南斯摩洛”号并不违法,但如果情况不紧急,就必须尽快解除征用。精彩的一幕上演了。尽管得到出港航行的许可,但“南斯摩洛”号的船员表现得士气消沉,开始在港口拍卖兜售橡胶,表现出不再有闯关的勇气。当感到这种表演足以让在新加坡的美国特务们产生错觉时,5月29日,“南斯摩洛”号突然出港,迅速离开新加坡,驶向中国方向。

CIA特工发现后,立即再次通知英方进行拦截。于是,一架英联邦国家的飞机飞临“南斯摩洛”号上空,要求它按规定的航向行驶。“南斯摩洛”号打出“明白了”的信号,但待飞机返航离开,“南斯摩洛”号立即转舵,高航速奔向中国水域。据说,当时该轮还给英国方面发了一封电报,称我船机械故障,进入最近港口修理。驶入中国水域的“南斯摩洛”号马上换上中国国旗,高速开往海口港,历经周折,终于将3745吨橡胶送到了中国的土地上。这3745吨橡胶,足以装备6万架战斗机或12万门大炮。在侵朝美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看来,红色中国得到这些橡胶,无疑会增强在朝鲜战争上与之对抗的能力。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就在“南斯摩洛”号把最后一船橡胶送到中国后,海南的农垦大军也开始播下橡胶树的种子。

这便是对“南斯摩洛”号的追踪过程,我们也不负所托,找到了林旭飞先生需要的照片。今天,中国的橡胶事业已卓有成效,橡胶不再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但“南斯摩洛”号的这次神秘航程必定会永远流传下去。

1951年,神秘海轮突破重重阻拦,为新中国运来大批珍贵橡胶

农垦大军在海南种橡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