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贵阳高新区: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贵阳高新区一景。 (资料图片)

隆冬时节,在贵阳高新区这片热土上却是一派热闹景象——招商引资马不停蹄,经济发展势头正盛,生产制造争分夺秒,一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映入眼帘。

贵阳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等30余项国家级试点示范,成为贵阳乃至贵州创新发展、以科技引领未来的标志。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优质发展

作为贵州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贵阳高新区深化“一企一策”帮扶,指导企业用好各级暖企政策,多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别看这不起眼的电感,凡是能接受和传输信号的电子产品,都要运用到电感,例如一台智能手机就会用到80100个电感。”贵阳顺络迅达公司总经理戴正立说,依靠这些小小的灵敏电感,手机才能接受信号、发出信息。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其拳头产品就是高频绕线片式电感,现已成为华为、中兴、TCL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在全球片式绕线电感排名中位居第二。

从2018年开始,顺络迅达就作为贵阳“千企改造”项目,分三期逐步搭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生产管理执行系统(MES)和生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MDC)、数字化工厂综合一体化平台等。目前,一期和二期已经完成,近600台生产机器已实现自动化生产和产品数据收集。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成全方位智能生产基地。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大力发展“以中高端消费、中高端制造为重点,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的实体经济,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呈现出产业加快聚集、行业深度融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打造出一条以创新为引领的优势产业集群。

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类7代触摸屏智能生产线,实现了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管理;贵阳高登世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工信部公示首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一批批前沿技术拔节生长,为贵阳高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园区企业数占全市企业数比例从2017年的1.6%增长到2019年的4.6%,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今年前三季度季度,贵阳高新区更是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六大新产业的引领支撑下,两项经济指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项指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3%以上,全区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六大新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8.39亿元,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13亿元,同比增长14.1%;数字产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同比增长62.1%。

■抢抓机遇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用20年时间成长为全球知名卷式膜分离制造商。

时代沃顿主要从事反渗透和纳滤膜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业务,凭借膜片制造核心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

“作为一家外贸企业,我们的产品从2004年就开始出口,可报关这一流程就让人十分头疼。”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宗策说,过去,时代沃顿出口海外产品是走陆运到上海、广州等港口报关后,经海运销往海外。而报关程序需要耗费3天以上的时间。

2014年,贵阳海关驻贵阳高新区办事处正式开关,“现在,时代沃顿出口贸易业务基本在贵阳直接报关,办事时间极大地缩短。去年,时代沃顿出口贸易占总业务的30%左右。”吴宗策说。

以进出口贸易拉动贵阳全球卖场的设立和黔货出山并走向世界;以国外创新中心的设立推动全球招商及项目孵化,增强外资项目落地粘性;以跨国企业合作和服务销售引入国际高尖端技术……贵阳高新区正抓住“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机遇,聚焦贵阳市目标定位,积极推进国际人才、技术、经济、大数据、资本等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有力助推了区域企业产品出口。

今年,贵阳高新区还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基础上,借助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新南向通道,支持企业组织班列联动发运货物,经广西钦州港,通过海运至新加坡等东盟各港口;借助龙洞堡国际机场在西南地区的辐射能力,通过集散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和国际中转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支持企业通过国际航空干线网络走向世界。

如今,时代沃顿反渗透膜产品已通过美国NSF认证和WQA金印认证,远销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土耳其、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巴西、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各地拥有自己的代理经销商和固定客户群。

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贵阳高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42980万美元,同比增长10.6%。

■以科技创新造就发展“硬实力”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贵阳高新区企业拿出科技“硬实力”,迎难而上,“两线”作战,助力复工复产。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硬实力”,为防疫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多项服务,如搭建疫情防控预警平台、贵州省医药物资供应保障系统、快速无接触热成像测温仪(黑体)、云端业务工作室、企业上云服务站等。其中,AI体温精准筛查系统,实现线下免接触,精准测温,刷脸即测到,测到即判到,判到即跟踪,同时加持线上监测追溯平台,做到快速响应、预警、监测。

正因为强大的疫情“智防”能力,贵州航天云网成为入选国家首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之一。

猪八戒贵州公司利用“猪八戒网”免见面在线复工、灵活用工的优势,帮助50家企业实现线上数字化应用,带动50家企业复工复产,并与黔南州、黔西南州、遵义等政府共同推进企业线上灵活用工,帮助贵阳高新区近200家企业参与线上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贵阳高新区以贵州科学城、大数据国际软件园、检测检验产业园为主战场,聚焦大数据、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业(“两大两高”)等主导产业,瞄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技术转移,推动成果转化,促进迭代升级。

此外,贵阳高新区还制定发布《贵阳国家高新区推进贵州科学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从战略定位、建设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对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作出系统部署。目前,贵州科学城已聚集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低品位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与服务机构6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级科技创新机构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家。

■强化“人本”理念集聚创新人才

城市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贵阳高新区正以海纳百川之势,强化“人本”理念,集聚创业创新人才资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高新区向各类高层次人才及企业代表发布《贵阳国家高新区人才小镇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国家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对人才住房采取奖励、优惠销售、租赁和租金补贴等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住房优惠。

一直以来,贵阳高新区抢抓省、市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大数据发展实际,不断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尊重人才”的认知,搭建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与路径。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高新区努力打造人才政策“真金白银”,先后出台构建人才生态体系、大数据人才精准培养方案、数据中心人才补贴方案,支持人才做大做强。

“‘留才’,是我们持续增强‘引才’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贵阳高新区组织与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说,贵阳高新区全方位深化人才引、育、流、用、评等改革,破除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打造“智力收割机”,拓展引才“朋友圈”,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成立贵州省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优质服务;组建由区产发、投促、科技、创服等部门联合的人才工作服务团,实现“业务部门一对一跟踪服务”;建成人才公寓296套,规划建设数博大道人才小镇,拓展人才居住空间。

统计显示,贵阳高新区共聚集各类人才6.5万人,高层次人才393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2人,省级专家29人,市级专家34人,博士815人,海外归国人才447人,外籍人才34人,呈现出“企业人才多、青年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多、海归人才多”的发展趋势。

■更高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1月至9月,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到位资金完成130.5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7.01%;新引进省广营销集团、长宽通信服务集团等优强企业41家。其中,成功引进世界500强的法国赛峰集团,引进宏景科技、中海达卫星、长之琳科技等16家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滴滴出行一家独角兽企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线上通过“视频洽谈”“微信群”“QQ群”“大数据精准招商”等方式,智能分析数据关联,智能匹配目标企业,实现产业招商、地图招商、供应链招商、以商招商、企业精准画像。

在线下,贵阳高新区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采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开展外出考察招商,多渠道拓展投资目标。此外,还抽调人员到广州、深圳开展驻点招商工作;组织小分队,实施全员招商,不间断前往广东区域开展招商。截至目前,已对接企业189家、商协会37家,促成10家企业来黔考察和沟通。

营商环境建设是贵阳高新区发展的“生命线”。在高度重视项目引进的同时,贵阳高新区加大项目推动服务力度,招安并举,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力促招商引资成果实实在在落地转化。

引来商更要留住商。贵阳高新区对办事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利用“数据跑路”,大幅提高企业开办速度。“接下来,我们将结合高新区的‘4+5+N’的产业布局,重点抓好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有所侧重地继续推进招商工作。”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潘泷波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易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