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张信刚

一部2002年到2012年,我总共去过印度五次,总共停留两个多月,游历了不少地方。2012年12月中看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后,心中有个强烈的冲动,想要到少年Pi的家乡去看看。12月底,心中的冲动化作飞机票,第六次飞往印度。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泰米尔纳德邦的古老语言

从香港经过新加坡到南印度的第一站,是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金奈,英国人称之为马德拉斯。其人口超过500万,是印度第五大都会。泰米尔纳德邦在印度的最东南部,隔海与斯里兰卡相望。泰米尔纳德邦和斯里兰卡北部的居民都是泰米尔人,肤色很深,说古老的泰米尔语。泰米尔人的姓氏一般很长,很难记。1972-1974年,我带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泰米尔人,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有一次我和他谈到印度理工学院在新德里、孟买和马德拉斯这几个地方分校,他说这三个地方的语言并不是地区方言,而是完全不同的语言。

讲到不同的印度语言,就得从印度河谷的古文明说起。考古学者已经查明,印度河谷在4,500年前就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文明,当时的居民据推断是黑肤色的达罗毗荼人。大约3,500年前(源自南俄罗斯草原的)白肤色的雅利安人持续从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隘口进入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继而又向印度南部扩张。他们用梵语口传下来的「吠陀经」,是早期婆罗门教的古典经文,也是今日形形色色的印度教信仰的源头。

雅利安人和印度原住民经过3,000多年的通婚融合,再加上近2,000年来分批由中亚进入印度的斯基泰人——又称为萨卡人或塞人、月氏人、嚈哒人(又称为白匈奴)、波斯人以及不同时期南下的各突厥语部族都和印度原有居民大量通婚,以致今天的印度不啻是一个有13.5亿人口的人类博物馆。大体而言,印度西北部人口肤色较浅,身材较高大,语言与梵语的关系较近;南部人口的肤色较深,身材较矮小,语言与梵语迥异,属于达罗毗荼语族(包括泰米尔语和其他三个南方邦的官方语言)。

印度在1947年独立之前,从没有过全国统一的政权。统治印度南部超过1,000 年的朱罗王朝是泰米尔人所建,中世纪时,他们排斥曾在印度盛行的佛教,大力复兴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在印度南部修建了大量庙宇(今天仍有三万座),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金奈掠影

近30年来,泰米尔纳德邦由两个互相对立但又一致强调泰米尔文化的政党轮流执政,把英国统治时代的名称一律改为泰米尔名称,所以过去的「马德拉斯」如今称为「金奈」。我与妻子在金奈游览了两天。滨海的金奈是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根据地,因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商业发达、名胜古迹颇多的名城。

英国治理时代的圣乔治堡垒(Fort St George),政府机构和商业中心所在的乔治城和马德拉斯大学的建筑都很有特色。它们的建筑布局很能说明英国殖民时代以军事力量、行政力量和文化力量共同维护商业利益的基本政策。而金奈城内的圣安德鲁大教堂、圣乔治大教堂和马德拉斯俱乐部则体现了英国人不与本地人混杂,因而需要自己的教堂和俱乐部。

英格兰、苏格兰人在海外扩张,缔造了大英帝国。从金奈的圣安德鲁大教堂和圣乔治大教堂分别以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守护神来命名,就应该可以看出来,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之间还是有区分的。我们在金奈旅游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参观代表印度传统文化的众神博物馆羣落。藏有宇宙舞者湿婆青铜塑像的国家艺术馆里有不少精美的南印度艺术品,但是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Louvre)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印度藏品不但比这里要精美,数量也更多。

艺术馆的建筑是华丽而庄严的莫卧儿风格,也说明了印度文化的多元性。由于印度教有严格的种姓制度,而伊斯兰教的组织原则是穆斯林彼此平等,莫卧儿统治时期许多下层的印度教徒都皈依了伊斯兰教。

今天印度大城市里许多穆斯林住在穷街陋巷里,所以人们见到的是两极化的穆斯林社区:一方面是供游客参观的高雅清真寺和王宫豪宅,另一方面则是贫穷脏乱的穆斯林居民区和破旧小商店。我们包了一辆小轿车去本地治里。一路上见到几座朱罗时代精致辉煌的庙宇和简陋破旧的民房,小镇里人与牛一同漫步街头,公路上汽车与牛车并驾而不齐驱。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不列颠与法兰西之争

从泰米尔纳德邦进入本地治里要过关卡,停车缴费,但不需要检查身份证件。一进入本地治里,就见到不少泰米尔文与法文并列的路标与招牌,因为本地治里在 1954年成为印度的「特别行政区」之前曾被法国统治过200多年。葡萄牙人于149年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到达印度西南端的古里(郑和1433年在这里逝世),开通了欧洲与亚洲直接贸易的航线,打破了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多个世纪的垄断。

公元16-17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先后在印度沿海各地建立据点。当时统治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是16世纪自中亚南下的莫卧儿人(意为蒙古人,是14世纪末期曾经一度洗劫德里的帖木儿的后裔;他们虽然有一点成吉思汗的血统,却早已突厥化和伊斯兰化)。

在南印度还有一些不受莫卧儿王朝控制的地方政权,包括一个盘踞在西南部各地,由属于武士种姓的马拉他人所建立的王国。他们一方面与欧洲人合作以打击莫卧儿势力,一方面又时常袭击欧洲人的据点。英国与法国各有一个由皇家特许的东印度公司;英国公司起步较早,贸易范围大,法国力量起初差得很远,双方也就相安无事。

后来英国人发现法国的贸易量和军事力量快速增加,很有「大国崛起」的架势,就开始想办法对付法国,引起不少摩擦。他们之间最激烈的冲突是在印度的东海岸:英国获得地方政权的同意,于 1639年在一个叫马德拉斯的农民的滨海香蕉林里建立了要塞,命名为马德拉斯,并设置总督;法国也于1673年把总部设在位于马德拉斯之南约130公里的良港本地治里。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18世纪的印度历史有两个主旋律:莫卧儿帝国由于内部分裂而逐渐瓦解;英、法两国在分崩离析的帝国边远地区相互角逐。尽管当时印度内部有各种势力相互杀伐,以求继承莫卧儿帝国的部分领土,在今天看来,英法两国才真正有能力接替莫卧儿王朝。法国军队于 1746 年打了一次漂亮的胜仗,抢夺了英国在东南部的主要据点马德拉斯。由于没有依约把马德拉斯交还在英法作战时保持中立的莫卧儿人,法军遭到莫卧儿的地方总督率军进攻。结果200名法国军人和700名由他们训练的印籍士兵击溃了10,000人的莫卧儿总督率领的印度部队。这次战役是一个征兆:印度将沦入欧洲人的手中。

18世纪中叶,英法两国势力旗鼓相当。印度会成为哪一国皇冠上的宝石,确实很难预料,但英国似乎真是有「天佑吾皇」的国祚。一个粗犷暴躁,曾在与人争吵中冲动自杀而未遂的年轻军官克莱武(Robert Clive, 1725-1774)在1751年对法国作战时大展神勇,激励了英军的士气,迫使战势较为优越的法军投降。克莱武在对印军作战中也屡建奇功,被任命为马德拉斯总督。他采用了被他击败的法国对手的规划,为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发展奠下厚实的基础。回国后,他成为英国三大富豪之一,但因贪污罪名受审,于是再度举枪自杀,卒年49岁。(但是现在伦敦市中心有一座纪念他的大型铜像,说明英国政府对建立殖民地的功臣十分尊重。)

法国驻本地治里的总督杜普雷克斯(Joseph François Dupleix,1697-1764)侯爵智勇双全,才略出众,但是时运不济。在1746年对英国的海战后,以善战知名的法国舰队司令马埃(Bertrand-FrancoisMahé, 1699-1753)因为和杜普雷克斯有瑜亮情结,不肯把军舰驶入本地治里的港内受他节制,故意带领舰队到远在南半球的毛里求斯(Mauritius)。经过这次战败,杜普雷克斯侯爵企图力挽狂澜,一面斥资兴建堡垒工事,一面用交涉和贿赂来扩张法国势力。

但是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投资者因为利润太低而对他激烈批评。他1754年奉召回国后,穷困潦倒,晚景十分凄凉。这时期,欧洲列强之间发生了「七年战争」,参战国(主要是英国与法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殖民地归属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761年,英军攻占本地治里,法国军事设施尽遭摧毁,在印度的势力大为削弱。进入19世纪,法属印度只剩下了东西海岸的几小块地方。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印度的联邦直辖区

印度社会于1857年掀起了一次全国性的大起义(uprising),也有史家称之为反叛(rebellion),许多英国人遇害。英国称这个历时将近一年的事件为叛变(mutiny),当代印度人却把它称作「第一次独立战争」。反叛平息后,英国于1858年废除莫卧儿皇帝,由维多利亚女王正式担任印度女王,并由女王派出副国王(Viceroy)住在加尔各答,直接统治印度。在英国直接管辖的领土之外,当时印度还有性质不同、大小不一的500多个王公国以及分属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

印度于1947年自英国手中独立时,法国和葡萄牙保留了它们的殖民地。葡属果阿位于西南部,1956年被印度军队强行接收,现在是印度的一个邦。法属印度在东西海岸有四小块土地,总面积不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半。1954年,法国在越南战败,被迫退出印度支那半岛。印度乘机和法国谈判,接管了这四小块领土,将它们组成本地治里联邦直辖区,首府设在(少年Pi的故乡)本地治里市(泰米尔文意为「新村庄」)。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剧照

其他三块领土分别在东西海岸:面对阿拉伯海,被喀拉拉邦包围的一块叫马埃(纪念那位18世纪的法国舰队司令);面对孟加拉湾,被安得拉邦包围的一块叫亚南;在本地治里市之南,也被泰米尔纳德邦包围的一块叫加里加尔(Kharkhari)。这四小块领土上共有四个官方语言。第一是泰米尔语,第二是安得拉邦的泰卢固语,第三是喀拉拉邦的马拉雅拉姆语,第四是法语。英语和印地才是最通用的语言。

本地治里联邦直辖区由内阁直接管辖。它在联邦议会中没有代表;但有自己的议会,可以通过「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但须经新德里政府批准后才能生效。直辖区成立即将60年,它目前的总人口约130万,居民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仍然在全国名列前茅。

本地治里的风情

本地治里市是一个小城,过去分为欧洲人居住的「白城」和印度人居住的「黑城」。「白城」是今日印度的旅游胜地之一,街道呈棋盘形,绿荫夹道,欧式大宅点缀其间;海滨有颇多白色别墅,宛如法国地中海岸的小镇。

走进「少年Pi」的故乡:印度特别行政区本地治里

法国撤退时,应允给予当地居民法国国籍,许多印度裔居民都选择了法国籍。近 60年下来,持法国护照的人大为减少,能说流利法语的本地人已经不多。但是当地仍有一个颇为庞大的法国总领事馆和几个法国文化机构,包括以考古和历史研究著名的法国远东学院、法国文化协会和法国教育部认可的法国中学。

我们住在一间叫作东方酒店(Hôtel de L’Orient)的小旅舍,坐落在以法国小说家罗曼 · 罗兰命名的一条小街上,距孟加拉湾只有三条街。傍晚的海滨长堤上有各色人等散步休憩;妇女们鲜艳的莎丽和头巾与许多男士的单调衣着和络腮胡子,在落日映照下显得有些不协调。

海滨大道上有新建的「直辖区」行政大楼。城中还有一座19世纪的天主教堂,里面挂着拿破仑三世颁赐的「圣母升天」油画,里面的信众以中年妇女为主。我们也游览了一座色彩缤纷的印度教庙宇。早期鼓吹印度独立的学者室利 · 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为避英国当局迫害,曾在这个法国殖民地定居,并在这里参悟和阐述了瑜伽的精义。以他为名的灵修中心经常接待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在那里学习和交流,是南印度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在一个住宅小区前面的平地上,一群印度男子在玩法国南部常见的掷铁球游戏。他们拿甚么护照我不清楚,但是我猜想,时至今日,他们应该以印度人自居了吧!在海滨长堤尽头有一个告示牌,上面以英文写着:「如果你乱扔东西,本地治里就会变得不同。」而一大堆杂物正好在告示牌前面!从这个垃圾堆往里走一小段路,就到了一个嘈杂熙攘的小市场,市场旁边是一座装饰颇为别致的小印度教神庙。

庙门口有一只大象供游客拍照,它的右后腿拴着一条粗铁链。有人把印度比作大象。十多年来,我见证了大象的智慧与力量,但还没看到它真正奔跑时的速度。本地治里市的这只大象明显受到桎梏,难以行动。喜欢比喻的人也许会问:这种桎梏是印度社会的旧传统,是前殖民地主人的影响,还是当今政客和官僚的腐败无能?

摘自《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 张信刚 香港商务印书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