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文莱,一个现实中的乌托邦式君主专制国家。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这句话说得好像有点矛盾,既然是现实又为什么说是乌托邦式的国家呢?

什么是乌托邦式?那就是没有的地方,因为实在太美好了,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国度只能出现在幻想中。比如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出版一本《乌托邦》,虚构了一个人民平等,按需分配的国度。

既然是“空想”出来的国家,自然在现实中很难寻觅,不过文莱却颇有“乌托邦”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文莱,教育免费,留学给补贴;医疗免费,即便到国外就医也免费,甚至是国内永久居民和政府部门里的外籍雇员及其家属也仅收取象征性费用;个人所得税,不收。即便如此,2020年文莱的人均GDP也高达3万美元,而2012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人均4.8万美元。

让人想不到的是,文莱是一个1984年才从英国独立的君主专制国家,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东南亚土豪国家。

国王病逝在中国:

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兰国,意为和平之邦的意思,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是一个仅有5765平方公里的小国,在东南亚国土面积仅高于新加坡。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国家虽小,但跟中国交往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朝时期,统治文莱地区的国王就曾向南朝梁国进贡,隋唐以后来往更加频繁。唐代以后中国史书大多以“渤泥国”称呼文莱,宋朝建立后,鼓励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文莱位于南海之滨,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对于中国船只的到来渤泥国人民十分欢迎。宋朝时,一个叫蒲卢歇的海商,因为大风被迫停泊渤泥国港口,当得知商人来自中国,立马请求他为自己的向导,引导自己前往中国进贡。

我们看一下中华文化圈,无论是朝鲜、日本、还是缅甸、泰国,民众信教大多也是信仰佛教,而文莱却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这是为什么?

原始马来人分为多个支系,在马来半岛上的一支与周边民族交流频繁,发展得更快,逐渐演化成了现代马来人,而加里曼丹岛的马来人,因为地理封闭缺乏交流,文化、经历发展之后,变成了“达雅克人”。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大批阿拉伯商人来到东南亚地区,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人逐渐接受了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并建立了马来人的伊斯兰国,14世纪开始,马来人的势力逐渐扩展到加里曼丹岛,当土著达雅克人则被挤压到了岛屿中部山地。

伊斯兰马来人建立的渤泥国占据了沿海地带,只是看上加里曼丹岛的不只是马来人,还有地处印尼的“满者伯夷国”以及菲律宾南部的“苏禄苏丹国”的侵扰,还没站稳脚跟的马来人根本不是对手。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如果不是大明王朝这一无意的举动,可能就没有日后文莱的历史了。

元末明初,此时的倭寇已经开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作为泉州大族的黄元寿因抗倭有功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名“黄森屏”,并派他出使渤泥国(有人说是为了寻找黄金)。见到天朝来使,渤泥国大感振奋,想出一条“和亲”之计。渤泥国苏丹将女儿嫁给黄森屏,并赠予了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并肩王”的称号给他,让自己的弟弟娶了黄森屏的妹妹,尽管辈分有点乱,但是亲上加亲了不是吗?

由于中国刚经历过元末农民起义,不少人下南洋避难,渤泥国也有不少华人,除了看中黄森屏大明使者的名号,还是看中了广大的华人力量。

黄森屏在渤泥国带领华人开荒种地,渤泥国的力量逐渐壮大,驱逐了“满者伯夷国”和“苏禄苏丹国”的势力,并将版图扩展到整个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部分地区,而黄森屏也成为了文莱王室的始祖。文莱国旗上有两道斜杠,其中一道就指的是黄森屏。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1405年7月,郑和率领大明宝船船队拉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西洋诸国被这一支“无敌舰队”震惊了,见识到了大明国力强盛的渤泥国决定前往大明王朝。1408年,苏丹麻那惹加那率领,妻儿、大臣150余人前来中国,不幸的是渤泥苏丹突发疾病,病逝于南京,不过留下遗嘱:“体魄托葬中华”,也就是要把自己葬在中国。

凭借与大明王朝的友好关系,以及渤泥国华人的辛勤劳动,文莱成为南洋向中国输入商品的重要中转站,一举成为南洋大国。

被殖民者盯上:

一个国家无论是多么富有,如果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一切都白搭。

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不同,西方殖民者的海外探险活动充满了杀戮和掠夺。葡萄牙人首先来到了富饶的东方,而对文莱最先给予文莱致命一击的则是西班牙人。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1521年3月,历经19个月航行的麦哲伦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尽管麦哲伦在此地被杀,但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群岛却没有放弃。1565年,西班牙人首先占领了宿务岛,然后不断扩张。但文莱在菲律宾海域拥有类似威尼斯共和国在地中海沿岸一样的霸权,这让西班牙人郁郁寡欢。

西班牙1571年占领了马尼拉,在菲律宾站稳了脚跟,解决文莱,摆上西班牙人的案头。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要求文莱停止继续向菲律宾东部继续扩张,因为这影响了西班牙的利益,附带要求文莱开放加里曼丹岛的传教权。这自然被文莱拒绝,而且进一步支持菲律宾南部海域的穆斯林海盗不断骚扰西班牙。

西班牙人准备了两年之久,并且从墨西哥调集了部分兵力,组成了一支2200名左右的远征军以及一支40艘战舰的舰队随行护航。

尽管文莱苏丹信心满满,毕竟自己是这片海域的传统大国,但即便是作为东南亚防御最强的文莱首都科塔巴图,也无法抵挡殖民者的炮火,作为文莱帝国最核心的区域被西班牙人占领。在文莱人的骚扰及潮湿的气候因素之下,西班牙人不得不撤离文莱,但此次西班牙人远征,却也标志文莱帝国的陨落。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继西、葡之后荷兰人、英国人也来到了文莱,1773年,文莱与中国之间的传统贸易通道被切断,即便如此,时至19世纪初文莱的版图尚且包括今天马来西亚的沙巴、沙捞越,占据加里曼丹岛西部。我们都知道今天的文莱王室是非常奢侈的,在以前也是,国家版图缩小,收入减少,但王室的生活费不能少,文莱可没有“永不加赋”的限制,这激起了民众的反抗,面对人民起义,就文莱的那三五条枪根本不是对手,只好“借师助剿”,求助西方殖民者。

收到文莱苏丹的求救,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了一名叫詹姆士·布鲁克的职员前往苏丹协助平叛,作为条件他将出任沙捞越的总督。可是没想到布鲁克的野心不止是当总督,1842年,平叛完成后,他直接宣布沙捞越独立,成立“沙捞越王国”,尽管文莱人反对,但在英国海军的震慑下,文莱不得不妥协,将部分沙捞越的统治权割让给沙捞越王国,随后文莱数次的内乱问题,让文莱不得不继续“借师助剿”,代价就是整个沙捞越都被一点一点割给了沙捞越王国。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而北方的沙巴也没有逃脱英国人的魔爪,为了平衡英国人的力量,文莱想了一招“以夷制夷”之计,引进美国人的势力,准备将沙巴州租借给美国,但19世纪的美国远不是英国人的对手,最后只是以美国人私人名义租借了下来,没玩过殖民地的美国人经营不善年年亏本,不得已将沙巴州租给了英国商人,阿尔弗雷德·登特,1881年,他成立了英属北婆罗洲临时协会有限公司。

1888年9月17日,文莱被迫同英国签署《英国文莱条约》,文莱的外交权以及苏丹继承决定权都交给了英国人。可能英国觉得对文莱还是太过宽容,1906年,英国向文莱派驻固定的“驻扎官”,连内政也都归英国人掌管,文莱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

我们翻看文莱地图会发现,尽管国家小,但是国土却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部分,这是为什么?这源于一场叛乱,中间这块地区被称之为“林梦地区”,1884年,林梦地区土著酋长因反对文莱的高税收发动叛乱。被文莱苏丹任命为林梦县摄政的哈辛根本无力镇压叛乱,反复的叛乱让文莱心力交瘁,于是想来一个一劳永逸办法,转让给英国人,抛弃林梦地区。此举,一是可以借助英国人的力量平叛,二是使布鲁克王朝与英属北婆罗洲公司相互制约,至此林梦地区尽归英国人的沙捞越王国所有。

现代文莱的版图最终形成。

同是殖民地,别国独立你不行:

整个加里曼丹岛西部基本上被英国人控制了,为什么5000多平方公里的文莱没有被灭国?这跟文莱地区发现的油田有重要关系。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石油成为了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1899年,文莱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文莱有石油,成为了热门话题,引发了文莱大规模的油气勘探活动。虽然沙捞越王国的国王是个英国人,但是毕竟是私人家族控制,对于英国政府的要求难以贯彻,所以制止了布鲁克家族对文莱的进一步吞并,改为自己直接掌管。

1929年,壳牌石油公司经过16年的勘探,连续打了多口钻井,终于在诗里亚地区打出了一口高产油井,开始了文莱石油商业化开采的道路。

二战期间,经历了日本短暂的占领,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卷土重来。二战后,民族独立是主流,文莱也在积极争取独立。

1947年,文莱青年运动组织向英国总督提出了独立请求,但显然英国并不情愿这个富得流油的宝地独立,独立的请求也就不了了之。但独立的大势不是早已没落的英国能阻止的,尽管英国还想赖在东南亚,1957年在马来半岛成立了“马来亚联合邦”,但其统治权仍被英国掌握。在文莱,英国也被迫签订了一份新条约《1959年文莱协定》,尽管同意了文莱自治,但是似乎是换汤不换药,英国依然保留防务、外交权力,甚至包括文莱的内部治安权,英国的“驻扎官”取消了,却来了一个供文莱政府咨询的“高级专员”。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按照西方殖民国家的套路,先让殖民地自治,接下来就是彻底独立,但是从1959年的自治开始,文莱又苦熬25年,这是为什么呢?

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除了文莱,还有马来半岛上的11个州、新加坡、沙巴、沙捞越。为了能够体面的、最大程度保护英国利益,英国原本的计划是将沙巴、沙捞越同文莱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婆罗洲联邦”,不过这个联邦的首脑是英国驻文莱的高级专员,这样的联邦同殖民地又有何区别?

1961年,马来亚联合邦总理拉赫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一个“大马来西亚联邦计划”,这个联邦不仅囊括了马来亚,新加坡、沙巴、沙捞越,还包括了文莱,他认为文莱国家面积太小,一旦独立难以生存,毕竟此时的文莱只有8万人口。

这个“大马”计划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因为这不仅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反共”防御阵地,还能“向英国提供一个方便的机会,以摆脱它所不再能防卫,也不可能期望无限期保留的那些殖民地”。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对于这个提议,文莱苏丹从不感兴趣变成赞成,因为他看到了英国人的撤离,认为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大马联邦”中寻得一席之地。不过赢得大选文莱人民党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这是马来亚看上了文莱丰富的石油资源,想要效仿英国人殖民文莱,他们更倾向于成立“婆罗洲联邦”,毕竟沙巴和沙捞越都曾是文莱的领土,这样文莱将处于重要位置。

“大马联邦”与“婆罗洲联邦”发生了冲突,继而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与文莱政府的矛盾,文莱独立进程陷入僵局,见此情形,1962年12月8日,文莱人民党发动了起义。尽管英国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口8万的文莱,怎么也不会是英国的对手,不到2个星期,起义失败。

这场起义对文莱产生了两个影响,一是文莱苏丹不再坚持加入“大马来西亚联邦”,二是文莱苏丹借人民起义中止了宪法,将文莱重回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这也是为何文莱至今是君主专制国家的原因。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沙巴、沙捞越、新加坡联合,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而文莱的独立还遥遥无期。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1971年,又多薅几年羊毛的英国终于支撑不住了,经历了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英国已经意识到,运河以东的势力保不住了,这一年,同文莱修订了1959年文莱协定,将除了外交、国防之外的全部权力都交给文莱了政府。

1978年,文莱政府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内政、外交、国防等问题,文莱苏丹亲赴伦敦商讨文莱独立问题,签署了一份保证文莱将来5年内完全独立的协议,第二年双方签订“友好与合作条约”,规定文莱将在1983年12月31日前独立,1984年1月1日,文莱正式独立。

为什么1971年完全自治,而直到1984年才彻底独立呢?这跟马来西亚有一定的关系。

同马来西亚相比,文莱就是一个蕞尔小国,70年代,文莱不过十万人,就算全民皆兵也没几个人能上战场打仗,而马来西亚则在一边虎视眈眈,大有鲸吞之势,文莱苏丹出于国家安全以及自身“王权”的考虑,提出了英军延迟撤军的要求。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全球石油价格飙升,直接从3美元/桶,涨到13美元,这让文莱大为受益,1973年文莱出口收入8.5亿美元,1974年23.8亿美元,涨幅180%。1978年,伊朗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随即两伊战争爆发,石油价格从15美元/桶,暴涨到41美元/桶,这导致文莱1979年出口收入58亿美元,第二年增长了40亿美元,升至98亿美元。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这就是文莱人民过上“乌托邦式”生活的重要原因,有钱了的文莱人口也逐渐增加,70年代末文莱人口已经接近20万。当然即便是20万人也干不过马来西亚,但架不住人家有钱啊。

文莱自1961年开始组建了文莱马来兵团,1965年更名为文莱皇家军团,请来了英国人训练,逐渐打造了一支海陆空三军部队,尽管人数不多,只有6000人,但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毕竟还有1000名廓尔喀雇佣呢,只要能够撑住国际干涉就行了。

独立之后,文莱靠着石油财富,得以推行高福利政策,除了本文开头所说的医疗、教育等免费之外,一是广泛的“津贴制”,无论是用水用电、买肉买糖、或者买肥料,甚至是去麦加朝圣等等都进行补贴,连婚丧嫁娶都有;二是“居者有其屋”,无偿分发土地给无私人住宅者,并提供补助供其建房;三是就业,文莱的就业率超过了90%,而且工资年均增长8%以上,这让文莱人很满足,毕竟口袋有钱比什么民不民主都重要。这也是文莱在独立之后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国土为何会被一分为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