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官网近日分别公布关于进口斯洛伐克乳品、哈萨克斯坦乳品检疫检验要求的公告。这意味着从公告发布之日起,上述两国合规乳品拿到了入华“通行证”。而在2019年,我国已先后对俄罗斯、越南等国乳品开启“闸门”,国内乳品市场迎来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
目前,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为我国主要进口乳品来源地区,在大包粉、液态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主要品类进口量的占比均达到95%以上。业内专家认为,国内乳业龙头伊利、蒙牛具备市场定价权和品牌塑造能力,因此对新的外来竞争者不必过度担心。同时,在贸易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乳企也将在乳业上下游有更多海外布局。
“闸门”开启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起,我国对东南亚、中亚、中欧等国家和地区的乳制品入华加快开放速度。2019年3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中俄乳品双向贸易的兽医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开展乳制品互易。同年10月,我国准许越南乳制品进口;12月,又对吉尔吉斯共和国合规乳制品开放了政策“闸门”。
据越南中国商会消息,TH true MILK(真悦牛奶)是首家拿到中国海关正式出口编码、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越南乳企。早在2018年底,中国就完成对越南开放乳品市场风险的评估报告。
曾参与中俄乳制品互易谈判过程、也是中俄贸易协定奶牛通关出口唯一实施主体的中鼎牧业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透露,2018年2月,中俄两国启动奶牛出口、牛奶进口、大宗原料进出口的贸易合作项目。2018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检验检疫局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兽医植物卫生监督局草签《中国奶牛出口、俄罗斯牛奶进口贸易协定》。
而在2020年1月,中美第一阶段经济贸易协议发布,其中包括“延长货架期乳”进口并在中国作为巴氏杀菌乳销售、允许美国“超滤液态乳”按调制乳类别输入中国等条款。业内认为,协议中的乳品条款主要是为美国婴幼儿奶粉在中国的配方注册提供便利。
今年7月1日,海关总署官网分别发布关于进口斯洛伐克乳品、哈萨克斯坦乳品检疫检验要求的公告,允许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产的、符合相关要求的斯洛伐克乳品进口,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哈萨克斯坦乳品进口。
“狼来了”?
进口“闸门”打开后,业内有声音认为,原本竞争激烈的中国制品市场将再添变数,国内乳企或受到进一步冲击。
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表示,我国乳制品市场对外开放,凡是通过审批的产品都可以进口。另一方面,我国乳制品市场很大,自有产能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干酪、奶酪、乳清粉等品种稀缺,需要进口。基于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角度,其他一些液奶、奶粉也需要进口。从获准入华的新增国家名单来看,均非我国主要乳制品进口来源国,同时我国乳制品也出口至东南亚,因此没有必要感到恐慌,也没必要过度解读。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乳品297.3万吨,同比增长12.8%。据乳业上游杂志《荷斯坦》统计,2019年我国包装牛奶三大进口来源地区依次是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合计占进口总量的98%;酸奶主要进口来源地区是欧盟,占91.3%;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进口来源地区为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合计占比达95.4%。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注册名单,目前共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取得进口乳品(婴幼儿配方乳品除外)在华注册资质,其中俄罗斯31家、越南4家、哈萨克斯坦5家、吉尔吉斯共和国13家、斯洛伐克17家。新增获准国家输华的乳品主要集中在干酪、全脂乳粉等,越南TH true MILK公司输华主要产品为灭菌乳、调制乳。
海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只有个别年份从俄罗斯进口乳制品,其中,2014年进口74吨乳清,2015年进口0.2吨奶酪,2018年进口15吨婴幼儿配方奶粉,2019年开始试探性进口液态奶。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面对进口乳品竞争,国内乳企要进行国际化发展,提高对海内外资源的布局与调配能力,掌握中国市场的定价能力、品牌塑造能力、渠道转型的跟进能力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将决定谁能胜出。目前来看,伊利、蒙牛具备这些能力。即便未来美国低价超巴氏产品可能给中国液奶市场带来一些冲击,但国内奶源做高端产品的逻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所以问题不大”。
出海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通常贸易开放是双边的,不排除未来中国乳制品加大出口力度的可能。
中鼎牧业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蒙牛赞助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时,就有意将产品打入俄罗斯市场,结果发现两国乳品进出口政策尚未打通,于是促成了后续一系列中俄乳品互易合作协议的签署。
在此过程中,中鼎牧业也有自身的考量。2018年3月,中鼎牧业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投资设立的奶牛集群养殖综合体,已面向国内企业招标,涉及10座规模化牧场的设计与建设,原奶主要运回国内。中鼎牧业称,之所以选择在俄罗斯发展规模化牧场,主要是为缓解国内土地、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能降低养殖成本20%以上。
在去年9月的东方经济论坛分会上,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表示,中鼎牧业已与中粮蒙牛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推动牡丹江乳制品加工厂建设,承接在俄牧场回运的全部生鲜乳。蒙牛集团助理副总裁赵杰军也在会上表示,“产品从保税区出来,可以沿线一直往南,甚至销到东南亚。也可把远东最好的牛奶加工成成品,借助蒙牛品牌在俄罗斯当地销售。”
事实上,近两年,蒙牛在海内外乳业资产并购上动作频频,先后将澳大利亚Burra Foods、有机品牌贝拉米、当地第二大乳品公司LDD纳入麾下。在东南亚市场,蒙牛通过印尼YoyiC工厂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体系。蒙牛海外业务收入有望超过集团年收入的10%。
伊利同样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19年,伊利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企Westland,将畅销全球市场的 Westpro(威士宝)、Westgold(牧恩)黄油及其他乳产品引入到中国市场。同期,伊利旗下高端常温酸奶安慕希在东南亚上市,受到新加坡、缅甸等国的消费者青睐。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官网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