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规模稳步扩大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立一年来,各方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合作规模稳步扩大。该合作机制通过提供税收确定性、解决税收争议等方面的合作,为跨境投资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提供税收支持。

“疫情终会过去,合作地久天长。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速恢复,中国税务部门愿意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并为有需要的国家(地区)税务部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战胜疫情带来的挑战。”在6月2日晚以视频形式举行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会议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主席、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这样说道。

经济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是非营利性的官方合作机制,于2019年5月份在第一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召开期间建立,由理事会、秘书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构成。

该机制建立一年来,各方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合作规模稳步扩大,合作机制理事会先后增加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税务部门为理事会成员,增加德国、厄瓜多尔、缅甸、西班牙、列支敦士登税务部门及国际商会(ICC)为观察员。

目前,“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已增加至36个,观察员增加至28个。“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成立至今共举办13期培训,来自62个国家(地区)的340名财税官员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这一机制聚焦税收征管领域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充分尊重各国基本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税制设计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提供税收确定性、解决税收争议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为跨境投资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进而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提供税收支持。

此次会议共有36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参加,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塞拉利昂、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税务部门负责人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政策与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等财税专家,围绕抗疫情促发展和国际税收议题充分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病毒没有国界,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球疫情发生以来,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观察员等各方合作抗疫、共同努力,使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实效。”王军表示。比如,疫情期间,合作机制搭建“以税抗疫”专项交流研讨平台,及时、全面分享应对疫情的税收政策措施和征管服务举措。各方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疫情对各经济体影响以及应对政策的效应分析,寻求抗疫情、促发展的税收良策。

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表现出色,如何以税收助力抗击疫情也是大家关心的一大焦点。王军向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国税务部门在“抗疫情促发展”中的做法和经验。

据了解,接下来这一合作机制会以《“一带一路”税收》(英文版)创刊号出版和“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官方网站(www.britacom.org)正式上线为契机,深化线上交流合作,研究推出更多合作项目,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和平台。同时还将围绕第二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税收信息化主题,巩固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成果,更加重视和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各成员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能力。

“合作机制将更加注重总结各经济体支持抗疫情促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参考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推动信息共享、经验互鉴,促进税收在支持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王军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