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接班人初定,王瑞杰有何过人之处?

李显龙接班人初定,王瑞杰有何过人之处?

资料图,图为王瑞杰。图/视觉中国

近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了对内阁的小幅调整,王瑞杰将在5月1日成为新加坡唯一的副总理,同时保留财政部长一职,并继续领导未来经济委员会和国家研究基金会。

这是继2018年11月底被委任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新的第一助理秘书长后,王瑞杰再次获得新的委任。这也意味着,新加坡第四代领导班子(4G)的领军人物最终选定,王瑞杰出任第四任新加坡总理基本已无悬念。

王瑞杰成李显龙接班人已无悬念

王瑞杰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在严格的选拔与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李光耀曾经这样形容一个人:“唯一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块头不够大,这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显得有些不同。”对于苛刻的李光耀来说,不吝惜言语来夸奖一个人,足见其对这个人的高度认可。这个小个子就是被李光耀视作“最好的首席私人秘书”的王瑞杰。

王瑞杰在担任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和贸工部常任秘书时期的详细情况,外界很难深入了解。不过,其在主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领导新加坡国庆50周年(SG50)指导委员会以及未来经济委员会等领域的骄人成绩,已足以为世人所叹服。

舆论认为,正是其经济学背景和出色的领导能力,才让新加坡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快实现了复苏。而王瑞杰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毕业于欧美顶尖名校的教育背景,也再次证明了人民行动党对精英背景人士的偏爱。

前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光鲜的个人履历,为王瑞杰的政治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虽然他在2011年才正式步入政坛,但是在当年大选后,即被委任为教育部长。其在2012年所领导的“我们的新加坡” 全国对话也不负众望,修复了人民行动党因为2011年大选失利而受到冲击的群众基础。

2015年大选,王瑞杰首次领军淡滨尼集选区即赢得了72.06%的得票率,比上届大选提升了14.84%。随后,他在新内阁中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使其经济学的教育背景有了更对口的用武之地。

结合此前吴作栋曾经的财政部长经历和李显龙的贸工部长经历,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王瑞杰将成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领军人物,直到2016年5月份其因中风住院。

这次意外,一度让人以为王瑞杰可能与新一届领导班子失之交臂。即使在其出院恢复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不少舆论和学者都对其政治前途表示了担忧。不过,随着他去年被推选为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和刚刚被委任为副总理,所有这些担忧和疑惑都将不复存在。

而随着张志贤和尚达曼两位前内阁元老卸任副总理并出任国务资政,王瑞杰将在下一届大选之前的政府过渡期内,成为新加坡唯一的副总理。

身为“中国通”,处理中新关系或游刃有余

不过,现年58岁的王瑞杰即使在今年接棒,也将成为新加坡建国以来年龄最大的总理候选人。相比李光耀的36岁、吴作栋的49岁和李显龙的52岁,王瑞杰在年龄方面确实没有任何优势,加上此前中风的阴影,以至于也有舆论认为,王瑞杰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领导人。

这些虽然只是猜测,但也反映了当前新加坡社会对王瑞杰的不同看法。

不过,王瑞杰富有亲和力的行事风格、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人民行动党对其个人形象的主动塑造,应该会逐渐抵消民众的忧虑。

领导一个国家毕竟与领导一个部门和一个选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如不出意外,2019年新加坡将举行新一届大选,届时王瑞杰将真正成为第四代领导班子的领军者。如何更好地团结新一代领导班子,继续书写新加坡的美好未来,将考验着王瑞杰的政治智慧。

当然,也有人指出,做过李光耀三年首席私人秘书的经历,可能会让王瑞杰未来的执政风格摆脱不了李光耀的影子。其实,如果从时代背景和个人性格等多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担忧似乎也是多余的。

一方面,不论是国际大环境,还是新加坡国内的政治生态,都与李光耀时代大不相同。作为李光耀曾经最满意的私人秘书,不会不懂得与时俱进的道理;另一方面,王瑞杰的个人性格谦和而主动,柔韧而果断,其不同阶段的从政履历已经证明了他的独立人格和卓越能力。

而在中新关系方面,王瑞杰早在1997年就陪同李光耀访问过中新苏州工业园,如今他还担任着新加坡-江苏经贸理事会的新方主席。在接受多家中国媒体采访时,王瑞杰对中国发展、“一带一路”以及中新合作等如数家珍,而流利的汉语更是为其在与中方打交道时加分不少。

所以,这样一位近乎“中国通”的新加坡未来领导人,在处理中新关系方面应该会更加游刃有余。接下来,如何在大国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对于外交履历还不够丰富的王瑞杰而言,还会是不小的挑战。

李显龙曾指出,人民行动党新一届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组成是新加坡“政治发展的重要一步”,足见其对新一代领导班子所给予的厚望。而作为新一代领导班子的领军者,王瑞杰能否带领他的新团队创造新加坡善治的新时代,最终还得看他们所擘画的愿景能否引起新加坡人的共鸣,能否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赋予新加坡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范磊(山东政法学院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危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