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密码㊳五四运动在潮州:澎湃春潮 回响不绝

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春”在万象更新,欣欣向荣;“春”在青春年少,奋斗不负韶华。

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在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影响了中国,涉及22个以上省份的200多个大小城市。潮州是全国早期17个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地区之一。在当时,潮人青年率先奋起,投入到澎湃的春潮中,勇立潮头,且潮声回响不绝。

春潮怒响 打破开元寺的宁静

最近潮州有雨,雨下得声势浩大,牌坊街的人流少了许多,一向气氛清幽的开元寺更是冷清。

1919年5月7日,也是一个下雨天。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在前一天的汕头《公言日报》上被报道,传遍粤东。

时值“五七国耻”(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并于5月7日发出最后通牒,袁世凯于5月9日承认了二十一条,时称“五七国耻”或“五九国耻”),潮州上下群情激愤。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文菊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洪雪龄从《韩师史略》等资料整理出当时的情形:韩师学生罗定鼐等进步师生与金山中学进步师生共同发起,于5月7日举行反帝爱国大游行,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来自全城各中小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手执校旗和写着“收回山东权利”“誓死不承认二十一条亡国条约”“打倒北京卖国政府”等标语的横幅,在西门火车站广场集中后出发游行。队伍进入城内大街时,各校的“劣货检查队”到各铺户查收日货。当天下午,尽管大雨如注,但学生们仍然保持着整齐队伍继续游行。

平静的开元寺出现了热情高涨的爱国学生。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立佳表示,当时的“劣货检查队”检查各商号是否销售日货,并控制西门火车站及东门税关,不让日货进入。他们把没收来的日货堆放于开元寺大埕,派人看管,定期公开销毁。

潮州密码㊳五四运动在潮州:澎湃春潮 回响不绝

行动仍未停止,4天后的5月11日,开元寺门口迎来了更多学生。在潮安青年图书社的倡导下,5月11日,以韩师、金山中学为首的30余所学校在开元寺前举行“潮州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以统一各校的爱国行动,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号召各界同胞合力救国。

陈立佳认为,五四运动促使进步学生运动从分散走向联合。在潮州,韩师、金山中学等30余所学校在中山路有德讲堂成立的潮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学联会”),旨在号召潮州人民联合全国人民,掀起学生和工农联合起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与此同时,潮安青年图书社的社员们与学联会紧密配合,分头组织各界民众一起支持学生爱国运动。此外,潮州城的反帝爱国运动还迅速向乡村蔓延,如南桂区(现东凤一带)的鳌头中学,龙溪区(现庵埠一带)的各中小学学生,也纷纷组织起来,投入这一伟大爱国运动。

在潮州的五四运动中,起重要领导作用的是潮安青年图书社。

潮安青年图书社社员分头深入发动、组织各界民众,响应和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谢汉一、郭仰川等人,到首饰、锡箔、制鞋、织布、制纸、雨伞等行业组织救国工团,并成立工界救国联合会,会长由教师张月樵担任,革命青年谢汉一、郭仰川为副会长。商业、农业等各行业也纷纷行动起来,相继成立爱华联志会、爱国同志会、商界救国演说团、农界救国联合会等,响应和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为了统一领导,随后各救国团体又组成了潮州各界救国联合会,进一步促进潮州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汕头大学副教授甘观仕在《五四运动在潮汕》一文中认为,纵观全国、全省五四运动的情况,比较起来,潮汕的五四运动有行动迅速、旗帜鲜明、范围广泛三个特点。“众所周知,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暴从古老的北京开始,曾席卷全国,震撼中华大地。然而各地区响应北京五四运动的时间是有先有后的……从全国全省来看,五四运动在潮汕,来得比较迅速且猛烈。”

潮起何处 潮州的“觉醒年代”

“潮州自五四潮流激荡以后,有一团体,以增进智识为宗旨,协力互助为主义,纯为有志青年所结合,名称叫做青年图书社,成立至今,已经数年,平日宣传新文化,帮助劳动界,很是热心,是潮州很有希望之组合,近因觉得潮梅方面人们,智识十分幼稚,非介绍多量之新刊物不足以救人们的智识荒,因之特地召集社员,创办青年书店于潮州东府巷,股本纯由社员分担,宗旨是以介绍新思潮,鼓吹新文化,提倡新生活,创造新社会,为四大纲目。凡海内外一切新刊物,均有贩卖……我知潮州文化的前途,当大放光明,而合作商店的种子,已萌芽于韩江流域了。”这是1923年《民国日报》刊登的文章《潮州合作青年书店开幕》中记载的。

文中所提的青年图书社的前身即是成立于1917年的城东青年图书社,五四运动后扩大为潮安青年图书社,潮州合作青年书店便在潮安青年图书社名下。

潮州密码㊳五四运动在潮州:澎湃春潮 回响不绝

1917年12月,潮州城东发成号、万泰号、协茂号等十多家柴炭行的青年店员、学徒便自发组织了一个研究新知识的团体——城东青年图书社,他们集月费选购书刊,利用工余及夜间,聚集于一家炭行阁楼上阅读,交流不同的看法和感想。谢汉一、方惟精、郭仰川等一批工界青年也纷纷加入图书社,翌年便扩大至20多人,城东青年图书社也随之扩大为潮安青年图书社。

甘观仕认为,潮汕是最早出现新兴阶级的地区之一,因而较早兴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人民具有民主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在潮汕地区,19世纪60年代就有了外国开办的企业,到五四运动前已有了相当数量的民族工商业,于是,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逐步地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渐地发展起来。”潮州的青年图书社,便是这样一个由青年工人组织起来的革命思想阵地。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声“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后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预备,与五四运动联系密切。在潮州,在五四运动之前,便已有相当程度的新思潮涌动。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共青团潮州市委兼职副书记温建钦认为,潮州地区之所以能够率先响应五四运动,首先是因潮州为著名侨乡,得以开风气之先。“海外潮侨,往往会把先进思想传回到家乡,五四运动之后,进步青年许甦魂就从新加坡回到家乡潮安庵埠凤岐村,把旧制澄源学校改革为新制凤岐小学,并聘用进步青年为教师,传播爱国新思想。”

其次,潮州与上海、苏州一带联系紧密。清代之后,潮州商人活跃于上海和苏州等地区,潮州文化受到上海和苏州等地的影响。近代上海和苏州等地区的新思想也通过这个联系渠道传入潮州。1921年,一名在上海归来的张姓客籍学生回家乡的时候经过潮州城,他同潮安青年图书社青年交流后,作为全国早期17个地方团组织之一的潮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便成立了。此外,清末民国,许多潮州青年学生到海外日本及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区求学,他们接触到新的思想,马上传播回潮州。

“另一方面,潮州人民通过汕头的《岭东日报》和潮州城内的《韩江报》《粤南报》《自由报》《民报》《民治报》等报纸接收外界新思想,促进了民众意识的觉醒。”陈立佳说。

资料统计显示,潮汕和梅州等地区近现代报人有近400人,创办报刊有400多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评价潮汕“曾经涌现过一大批有影响的报刊,涌现过一大批有影响的编辑、记者、报刊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杰出的进步和革命的新闻工作者”。

1902年5月,温丹铭、陈云秋等粤东名宿在汕头创办《岭东日报》。地方文献研究者蒋冬英提出,《岭东日报》是20世纪初广东东部地区最早创办和最重要的报纸之一,它开创了粤东“报界之滥觞”。从《岭东日报》创刊到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潮汕先后创办的报刊有几十种。其中,许多报刊积极报道并参与五四运动。

渴求进步的青年,涌动着的新思潮,那是属于潮州的“觉醒年代”。

潮声不绝 “红色之城”的青年力量

近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潮州青年百年奋进史展》在潮州市档案馆开展。展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讲述潮州青年运动历史,陈列出许多史料及历史图片,第一部分便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潮州青年。

潮州密码㊳五四运动在潮州:澎湃春潮 回响不绝

“不知不觉,这五四运动又到六周年了,遥想当年,我们怎样的奋斗,现在便可以轻卸肩吗?因此,我们金中全体男女学生界,今天所以要联合大家举行这个大巡行,是希望普通民众的觉悟,希望大家明白政府的政治不良和外交失败,我们都可以起来干涉的!又晓得学生界无拳无勇,只要万众一心,无论什么武力都可以不怕的,这就是公理战胜强权的一种大运动啊!”这是1924年5月11日的《金中月刊》,这一期用相当篇幅讲述了金山中学的“五九国耻”纪念日巡行、五四运动纪念活动、平民教育等。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温建钦认为,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传入潮州地区,大大解放了潮州青年思想,为革命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甘观仕认为,潮汕人民的革命斗争是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五四运动也开启了潮汕人民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陈立佳介绍,五四运动后的潮州,反帝爱国团体迅速兴起,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22年,先后成立了“潮州工界联合会上东莆支会”“潮州工界联合会庵埠支会”等4个潮州工界支会,28个工团,拥有工人1.3万人,成为潮汕地区各业工团最全、拥有工人最多的县。1923年春,潮州不断发展起来的农会组织,纳入了以彭湃为领导、在全国率先组织起来的广东农民联合体系。同年9月,依照彭湃的建议,把“潮安农界救国联合会”改称为“潮安农民协会”,潮安成为继海陆丰之后最早成立农会的县份。

刘文菊认为,五四运动将新思想新文化传入潮汕地区,带来曙光。许多潮汕知识青年纷纷创办新文学团体,出版刊物,像“潮安青年图书社”开设贩卖部销售从上海引进《新青年》等进步刊物,金中学生发起组织晨光文学社和伏虎文学社等,这些为潮汕地区宣传五四精神、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启迪民智,使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深入民心,革命斗争蓬勃兴起。正是五四运动为潮汕地区的工农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使在国民大革命期间与“潮州七日红”期间,潮汕人民能够迅猛行动,有力地配合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协助国民革命军在1925年两次东征的胜利,在“潮州七日红”拼死掩护南昌起义军撤离潮汕,为革命保留红色火种。

潮州密码㊳五四运动在潮州:澎湃春潮 回响不绝

1921年,潮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于城区铺巷武祠成立,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同成为全国最早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17个地团,潮州青年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率先奋起。

刘文菊介绍,五四运动之后,潮汕新文学团体及刊物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像文学社团火焰社的成立,洪灵菲、戴平万等人都曾是社员,冯铿虽然不是社员,但深受哥哥冯瘦菊的影响,她也经常参加团体活动。他们都在《火焰周刊》发表过文学作品,那是他们早期文学创作的阵营,他们的成长跟这是离不开的,五四运动影响着他们走出潮汕到广阔的上海,成为了重要的左联作家。”

从历史书上关于五四运动的宏大叙事转向本土,我们会发现在当时,远离政治中心的潮州强烈而有力地响应着五四运动,绝不落后,敢为人先。韩师、金中这些熟悉的学校出现在青年运动历史中,青年们热切地参与到五四运动与革命斗争中,那是厚重史料也掩盖不住的青春朝气与满腔热忱。

温建钦认为,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是不断推进中的,研究五四运动在潮州的响应,首先是丰富全国五四运动的内涵,推动当代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其次,通过研究潮州五四运动,可以解读出潮州的红色基因,以及潮州“红色之城”形成的内在机理,为今天青年人的奋斗提供思想源泉。

■观点

红色基因的当代延续

陈立佳:

革命先辈为近代潮州注入红色基因

五四运动,激发了潮州广大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加速了潮州人民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潮州的传播。

潮州作为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广东最早响应五四运动的地区之一,涌现出一批在潮州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英杰。如:被誉为忠诚的“非党布尔什维克”的李春涛、革命母亲李梨英以及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洪灵菲、戴平万、陈波儿、柯柏年、梅益、冯铿等,他们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革命先辈这种放眼世界、坚定不移、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爱我中华、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为近代潮州注入了红色基因,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潮州儿女赓续精神血脉,接过接力棒,前赴后继完成先辈未竟事业,让潮州成为了一座“英雄之城”“红色之城”。

温建钦:

潮州青年有理想、有血性、勇于斗争、敢于胜利

五四思想之所以能够对潮州地区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一方面同潮州文化所具有的爱乡爱国、乐于奉献的精神特质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受潮州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五四运动传入潮州,使潮州革命思潮出现涌动,并为此后各个时期的革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与潮州特定的时空环境有莫大关联。

从近代全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广东最早响应五四运动到各个时期的英勇斗争,再到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形成了潮州“红色之城”和“英雄之城”的基因。这充分诠释了潮州青年有理想、有血性、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意志,也是勇立潮头的精神内核,并构成了潮州人自信自强的红色血脉。新时代的潮州青年要以潮州红色基因为根基,奋力拼搏,踏上新征程,创造新时代潮州人的芳华与荣光。

刘文菊:

青年可以争当时代发展的先锋

对于如今的青年学生,五四运动最重要的财富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五四青年的奔走、拼搏和奋斗全然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不惧困难艰险,不畏挑战,在受到强暴势力和黑暗政治的双重压迫时为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誓死一搏,自觉担起拯救天下兴亡之责。五四运动中青年在对西方列强与北洋政府的绝望中喊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不惧强暴,视死如归。对于如今的青年学生来说,鉴古知今,激发与培育忧患意识,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意识到青年可以争当时代发展的先锋、青年应该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青年应当凝聚自强不息的伟力、青年必须承担民族振兴的重任,这为其不断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服务人民的接力跑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进步性思想。五四精神包含着“进步”和“科学”两个要义,这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相契合的。这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以创新科学、勇于实践的进步精神,在当今时代赋予的广阔天地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练就过硬本领,谋时代发展、助国家富强、促民族复兴。

■参考资料

甘观仕《五四运动在潮汕》;高杨文《报刊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探析》;蒋冬英《粤东近现代报刊及报人史料述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潮州青年百年奋进史展》;《潮州红色记忆》系列专题片等。

【撰文】肖燕菁

【策划】达海军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