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说旅游新马泰,为何现在不怎么提了?

澎湃问吧

新加坡,世界地图上赤道边的小红点,却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花园城市。

泰国,20世纪90年代亚洲四小虎之一,现如今只剩热带风情与娱乐旅游成为了唯一的符号。

东南亚就像亚洲大陆的庞大附属品,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廉价劳动力,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步走向繁荣,而威权、暴力依旧困扰着这片土地。

回顾近百年来几座城市跌宕起伏的发展之路,我们该如何看待近邻东南亚?东南亚各国如何在危险与机遇中自处?本期问吧对话清迈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邹坤怡,一起聊聊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和泰国的历史现状。社会、经济、文化面面观

@颍滨读书客:老师能不能做个你心目中的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综合排名?

邹坤怡:这个可能没法完全排名,梯队可能还可以。

新加坡毫无疑问在第一梯队,也是唯一的一个。文莱在一点五,这个国家小而富足,但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出口,所以无论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上都还是无法进入第一梯队。

马来西亚和泰国在第二梯队,马来西亚略强,但也有资源出口加持。

菲律宾和印尼第三梯队。越南三点五,起步晚但势头很足,甩开了之前的兄弟缅甸与柬埔寨,可能超越菲律宾和印尼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是缅甸和柬埔寨,其实缅甸还是要比柬埔寨更有发展意愿一些,奈何内部总出问题。东帝汶情况太特殊了,所以没有放在里面。

@咸咸加点盐:为什么东南亚的国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还很快,这些年来经济却没什么起色?

邹坤怡:确实,20世纪90年代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崛起,所以才有了四小虎之称。但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可以说是当头棒喝,当时经济看起来的美好很多是泡沫。不过泰国2019年人均GDP也达到7806美元,马来西亚2019年的人均GDP11414美元,增速也都在4%以上,当然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自然是惨不忍睹了。我的理解是,他们不一定是差了,而是咱们速度太惊人,相形之下普通的发展就会觉得不温不火。

@柳门四兽:未来东南亚经济最重要的城市还会是新加坡吗?最有可能取代新加坡地位的城市会是哪个?

邹坤怡:如果世界格局不发生过于大的动荡,新加坡的经济地位还是很难被撼动的,毕竟他们作为一个城邦(city-state)对政治没兴趣一心埋头发展经济(政府层面,不代表民间),且与几个世界最大经济体都来往密切。曼谷吉隆坡包括雅加达一度势头甚好奋起直追,但由于各自国家政局的动荡和决策引导,制约了首都/经济重镇的发展,在短时间内较难再恢复元气。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最近发表在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栏目的文章《评<季风吹拂的土地>︱赡徇制下的东南亚如何新生》,这是一本东南亚历史书,书中指出了这几个国家经济被政治所带累。

以前总说旅游新马泰,为何现在不怎么提了?

坡国教育有何特点

@MagicWaltz:新加坡为何能在国土如此小的情况下,发展出这么高的文明水平呢?

邹坤怡:我在新加坡求学过程以及后续研究中最大的感慨就是,他们对于教育这个部分的投入之巨大,令人震撼。对人才的选拔从小学开始,有资质的学生,政府从初中资助到海外博士毕业,学有所成回来报效社会。基于新加坡极具优势、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也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愿意来此交流学习。

@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您所指的新加坡教育投入,具体有多大呢?新加坡父母会焦虑、会“鸡娃”吗?

邹坤怡:用具体数字来说吧,新加坡2021财政预算中,拨给教育的是136亿新币,历年来能与之相较的只有国防,2021这个数字也仅仅是154亿新币。当然2021有一个特别的,即健康医疗方面,预算达到了188亿,这个有席卷全球的疫情原因在内。一个国家把教育和国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多少可以说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应该是一旦发现是可造之材,政府会从非常早开始资助你的学业,你能读多高多久都可以,唯一的需要是必须回来报效新加坡。可以是进入教育领域继续培养新一代人才,也可以进入公务领域,在政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良性循环吧。

@oxford:新加坡学生那么早就进行分流,那他们的课业和成绩压力是不是很大?

邹坤怡:他们的课业和成绩压力确实不小,也存在越好的小学,择校压力越大的问题。相对资质普通的孩子家长可能会认命,毕竟读个polytechnic,毕业后也可以有份足以生活的工作。我也不是故意用英文,只是不知道怎么翻译合适,他们自己给的汉语是理工学院,可能类似技校吧。但如果想拼更优的学校,各种学习课外班和兴趣班,中产家庭都不会落下,所以要想上好一点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挺累的。

东南亚华人的生存现状

@澎湃网友2iuIzm:泰国这个东南亚华人华裔最多的国家,为何会成为东南亚唯一一个成功同化华人的国度?

邹坤怡:泰国华裔这个问题,大概”融合“这个词更合适吧。实际在我了解到的东南亚国家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之外,泰国华裔最大限度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对”华人“这个身份的认同。他们改了泰文姓名,也会与本地女性通婚;清明中元节的祭祀活动规模宏大,各个城市基本都有本头公庙且香火旺盛,家中更是有先祖的照片常年供奉;泰国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不吃牛肉,因为家里“拜观音”,他们可能已经不拜了,但这个传统保留了下来。

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暹罗历史上本身也不是单一民族国家,泰北以前是兰纳王朝,东北是另一个文化群体,更接近老挝文化,南方则是大片马来族群,泰国也是在殖民环境下才成为一个现代的国家政体,本来就兼容并包。另一方面佛教国家总体包容性强也要承认,他们原住民整体用流行语说很“佛系”,只要能和平共处,并不是很在意你来自哪里。

以前总说旅游新马泰,为何现在不怎么提了?

@之升:老师能简单讲讲新加坡和中国的历史渊源吗?

邹坤怡:新加坡1965年建国,而1990年才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他们建国之后的“历史渊源”可能谈不上。但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一个重要港口,从19世纪末起就是众多华人下南洋的中转站,在二战中也承担了南洋华人抗日筹赈的核心角色。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也有不少华人前来投资。

@oxford:请问东南亚华裔群众内部交流时使用汉语的多不多?

邹坤怡:新加坡五十岁以上的群体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汉语,当然他们用的是闽南语或者潮州方言这类。泰国60岁以上的华裔有很多人会说流利的潮州话,但年轻一代内部交流会使用汉语的,据我所知只有马来西亚华人,其他国家年轻华裔不会再用了,虽然有一部分会学习,但不会作为日常沟通使用。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刘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