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境保护部、住建部联合发出《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的有关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在特色小镇的规范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对规划的理念认识不够。
《通知》指出,各地区要立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通知》还提到,留存原住居民生活空间,防止将原住居民整体迁出。增加生活服务功能,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并严厉强调,要“划定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边界,避免另起炉灶,大拆大建”。可以说,文件的精神非常明确,规定也十分具体,但怎么操作?怎么做规划?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还不得要领。在这方面,新加坡的城镇规划理念和实践也许能给我们启示。
全盘调查摸底,制定评分标准
去过新加坡的人都感叹新加坡的城市气质和内涵让人流连忘返,集中表现在城市的三大特色中,一是自然,二是老建筑,三是城市密度。要展现这些,就需要对城市进行全盘调查了解。
新加坡曾对全国所有50年以上的老建筑做过全盘的调查,看什么需要保留?什么值得保留?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重点历史建筑的保护;二是历史街区老建筑的保护;三是历史街区的保护;四是名人故居、历史故事遗址的保护。
经过调查,按照不同方面的导则给历史建筑制定评分标准。如在重点建筑类型中,建筑工程设计艺术价值占31%、历史意义占27%、稀有性占18%、环境经济价值占15%。总分在80分以上即为合格,确定为重点建筑。而在老街区类型中,建筑价值仅占25%,虽然历史建筑的遴选比较严格,历史街区稍微宽松,但都是按照严格的要求确定保留与否。
新城旧城共存,结合环境改造
新加坡对城市的改造,秉承新旧建筑整体性共存,旧城改造与大的环境改造相结合的理念。特别强调老城区保护一定要与保护大环境相结合,单纯地保留建筑没有意义。
要保护山水湿地、历史文化、城市记忆,再在保护区外建设新城市。其理念是,历史建筑是过去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又是未来的历史建筑。现在建筑是现代的、地方的、民族的,要致力打造提升民族尊严的世界名城,而保护历史建筑则是为了留存过去的记忆。
因此,在规划中最重要的认同,首先是审美要有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的素质;其次是在做规划时要做到:一要保护老建筑;二要保护环境;三要将生态与建筑相结合。
城镇系统规划,功能组合完善
新加坡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定义是装置零部件的系统,里面有片区、新镇、小区、组团;有中央商务区、片区中心、新镇中心、工业区、地铁线、绿化带。
要定好城市结构、发展战略。要以公交为主、地铁线交叉的地方主要建设商业中心,将这些作为城市的发展基础。在规划中明确强调,要把历史新区保护起来,把独一无二的山水保护起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具体地块的划分,这是新加坡规划的重要理念。
一个城市可以分成片区,每个片区有自己的商业中心,片区下有新镇,镇下还有小区,这种规划布局为新加坡今天的宜居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规划中还有城市“器官”的概念,这对城市市民生活和环境影响很大,包括商业中心系统、工业区、机场、海港等。这些城市“器官”选址很重要,所以选址要通过政府引导决定,选址定下来后,土地的使用、类别、大小、比例、性质即进入了规划设计程序。
城市规划理念,立足市民宜居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关注城市族群。一个城市就像一个家庭,有不同的成员,做规划就要考虑不同的家庭成员的需求。如果这个城市有200万人,假如其中25岁左右的人要成家立业,这就是一个城市族群及其需求。城市里除了家庭、父母,还有青少年,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片区。
新加坡是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把所有的商业中心串联起来,整个城市互联互通;城市分成片区,把人流车流分散,形成城市中心区。一个城市是一个个小系统形成的大系统,每个小系统只要血脉畅通,大系统就会运转自如。新加坡城市宜居的奥秘就在这里。
二是重视规划文化。现在社会在不断变化,做规划时想做一个远期的大环境规划基本不可能。因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抓住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是千年不变的主题。然后再把结论变成图纸,无论社会再怎样发展,就算到了高科技的时代,也是先有规划设计,才会有高科技来充实。所以规划设计最重要。
三是练好规划功夫。新加坡是先做城市规划,再按城市规划的指标来做片区规划,片区做好再按照片区的指标来行动,完成后再做小区规划,小区做完再做组团。这一系列的规划功夫要做到家,首先要求规划师要有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即做一个城市的规划有三件东西不可少——“心脑眼”。但一个人在做规划时很难做到“心脑眼”都配合默契,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团队来协作配合。
好的城市规划,不只是看外在美,更重要的是看是否内在也美;不只是看是否具有艺术价值,更要看是否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品质,具有舒适性和宜居性;不只是看具有多么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要看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能否记得住乡愁,能否颐养天年。这是新加坡规划师自从业那天起就时刻铭记的格言,相信对我们今天从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也很有借鉴意义。
本文源自经济网-《经济》杂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