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泰华侨后代在潮州:一座老宅 一曲乡思 一种守候

旅泰华侨后代在潮州:一座老宅 一曲乡思 一种守候

廖奕铭的祖宅如今变成了一间古香古色的民宿。 王庆然 摄

中新网潮州8月14日电 题:旅泰华侨后代在潮州:一座老宅 一曲乡思 一种守候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广东潮州,暑假期间,游人如织。记者在古城闲游,不少民居依旧保持着原有风貌。潮汕人大多聚族而居,常常可见写有姓氏标志的灯笼悬挂门前,古城有座老宅门前则挂着“载阳”字样的灯笼。

旅泰华侨后代在潮州:一座老宅 一曲乡思 一种守候

廖奕铭向记者介绍祖宅中“上年纪”的老物件。 陈楚红 摄

“十多年前,我修缮祖宅,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还请专业的师傅对嵌瓷、潮州木雕等宅内的装饰物进行修复,沿袭潮州民居的风格,2011年,起名‘载阳’客栈,办起了民宿。”老宅主人廖奕铭告诉中新社记者。

一座老宅,背后是潮汕人闯南洋反哺桑梓的真实记录。廖奕铭回忆说:“1956年,爷爷在泰国寄钱回来,购置了这座宅子,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家立业。”据介绍,他的爷爷,时任泰国龙华佛教社社长廖振祥出资为廖氏家族购置了这座名为“大夫第”的宅院。据房契上的信息显示,这是一座始于清朝中期的宅院。

旅泰华侨后代在潮州:一座老宅 一曲乡思 一种守候

廖奕铭向记者讲述这块挡门石的故事。 陈楚红 摄

宅院里,不少物件都上了“年纪”。门厅置物架上,一块被雕刻精美的木制底座托起来的石头很惹眼,廖奕铭称,这块石头从他记事开始就天天见到,是老宅大门的挡门石。

廖奕铭回忆,老宅当时有8间房,最多的时候住着二三十人。每日,这块挡门石静静地注视着进进出出宅院的人,见证了一段岁月,所以被保留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亲戚们都各自成家,远走他乡,亦或是和当地多数人一样,逐渐搬离古城,到新城区生活。

廖奕铭说,当年,潮州政府对牌坊街、广济桥进行修复,发展旅游业,他萌生了开民宿办客栈的想法,既可以让游客住进古香古色的潮汕民居,又能保护盘活老宅。

1956年,廖家搬回这座宅院,2016年,廖奕铭举办了一场家族聚会。他把远在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香港的亲朋邀请回来。“我还记得从香港回来的姑妈说,一定要住进她小时候住过的那间房。”老宅成了廖家人记忆中共同的、重要的部分。

在经营客栈的十多年里,廖奕铭发现不少从海外回来探亲的华侨客人,因宅内装饰、布置唤起了儿时的回忆,对于在外闯荡的潮汕人来说,老宅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情感的寄托。

与游客交谈中,廖奕铭夫妇发现,不少人对工夫茶、潮乐也很感兴趣。在办民宿的基础上,2016年,这对夫妇将潮州一栋荒废很久的骑楼改造成“载阳”茶馆。“茶馆里,每天都有潮剧表演,一天7场,哪怕没有客人我们的舞台上都会有表演。”

旅泰华侨后代在潮州:一座老宅 一曲乡思 一种守候

在廖奕铭的祖宅内,还保留了小时候他在墙画上写下“廖”字的痕迹。 陈楚红 摄

一曲乡思,潮剧潮乐是海内外潮人联结的重要纽带。2018年,廖奕铭妻子龙素玲,成立载阳艺术团。她告诉记者,2019年,在载阳茶馆里,泰国潮安同乡会韩江歌唱团的华裔侨胞们,带着精心编排的潮乐回到家乡与载阳艺术团共同表演,《莫愁女》《故乡是潮汕》《潮州有座广济桥》节目加深了两地潮人的情谊。

廖奕铭称,疫情影响到海外华侨回乡,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但是他和妻子也没闲下来,夫妻二人和广东的高校合作,制作潮州生活方式的视频,例如如何冲茶,制作潮州美食等教案,向海外潮属社团传播。

近年来,潮州市大力推进古城保育活化,古城里,越来越多的老宅被盘活,门口挂着的灯笼在夜幕下照亮了来路。(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