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第三大原油期货交易市场

“2018年3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人民币期货诞生后,成交量迅速攀升,截至2018年8月总成交额超过10万亿元,一跃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仅次于美国的WTI原油市场和英国布伦特原油市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对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作出上述判断。

蓝皮书指出,目前,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安哥拉、卡塔尔、阿联酋、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纷纷向原油人民币靠拢。原油人民币的出现将改变国际贸易主要以美元结算的格局,形成与全球市场互补的局面,并有望进一步促进国际原油体系的完善。

目前,世界两大主要集团决定世界石油的定价:一是美欧集团,其通过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这一市场形成定价基准;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调节石油供给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在亚太地区,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已探索并建立了原油期货市场,但影响都不大,并没有形成原油贸易的基准价格。亚太国家议价能力不足,只能被动地接受新加坡普氏报价。

中国重启原油期货交易,是推动经济金融发展和提升中国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中国能源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因此更多采用的是双边议价模式,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定价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高流动性原油期货市场的缺失一方面很难准确反映国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季节变化,不利于合理引导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活动;另一方面中国原油市场的供需状况也无法及时对国际市场进行反馈。

因此,蓝皮书认为,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不仅可推动中东地区原油定价体系趋于完整,也可弥补亚太地区原油定价的空白,提升中国石油定价体系的国际话语权,推动并逐步消除价格差别和劣势,使中国进口原油的支出成本得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

蓝皮书强调,上海原油期货有望打造亚洲原油定价的基准。首先,中国原油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已对亚洲乃至全球原油市场供需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不仅自身石油产量较大,拥有每年近两亿吨的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且进口来源广泛。其次,从石油交易品种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缺乏以中质含硫原油为标的的定价基准,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正是以中质含硫原油作为标的,采用WTI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差异化竞争的模式。与此同时,从交易时间上看,上海具备相应的时区优势。上海在地理上处于伦敦和纽约之间,上海原油期货交易能够弥补WTI、布伦特原油期货在时区分布上的空白点,形成全球24小时连续交易的格局。上海原油期货具备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石油定价中心的基础条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