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以下文章来源于汕头橄榄台 ,作者岭东怒马先生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去陈厝洲,原本是要看它的特色民间舞蹈--双咬鹅的。那是一支诙谐而充满乡村气息的动物舞蹈,是澄海农民伯伯们在50年代创造出来的一种次新民俗。非常敬佩和怀念那个火红的年代,虽然物质贫瘠,但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如此向上,组织能力如此出色,而且团队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而且创意出众,执行力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流,每每想到此处,总会让我重新再思考“信仰”这个问题。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双咬鹅模仿潮汕著名鹅种,体型庞大的狮头鹅的生活习态,以赶鹅郎和两头鹅之间的日常动作为主,贴近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自首创之后便受到极大欢迎,一经推出海外,更引起华侨们双泪涟涟,那儿童时代的纯真快乐和万里乡愁的强烈情感,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大获成功。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双咬鹅始创自澄海的陈厝洲,然而澄海民众自创动物舞蹈,却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澄海民间传统动物舞蹈有十余种,包括蜈蚣舞、鳌鱼舞、双咬鹅舞,龙虾舞、双龙舞等等,最为让人赞叹的,是每一种动物舞蹈的躯壳造型都是一头庞然大物,它采用竹子、藤条、绒布等原生态材料手工精制而成,最小的每一种也要两人多高,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而在社日巡游之时,往往需要数人乃至数十人通力合作,方能演出,堪称民间的手工、舞技、音乐于一身的集大成者。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这其中自清光绪年间,由澄海县西门村人陈成锦创作,西门村在社日演出的极富特色的“蜈蚣舞”当为其中翘楚。蜈蚣舞模仿蜈蚣的神态和习性,设计出整套舞蹈动作,包括吐珠、喷焰、翻肚、咬斗等精彩动作和特技。此种舞蹈要相应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甚至可以扩充至一二百人,非常适宜在大街上游行或在广场上表演。1925年西门蜈蚣舞舞蹈队曾应汕头市政厅邀请,在汕头市审判厅前表演,时任东征军总司令的蒋介石观看了演出。1939年3月应香港潮商八邑会馆邀请,赴香港参加英王加冕庆祝活动15天,港督亲自为“蜈蚣”开灯点目,并赠纪念品。2000年2月应新加坡政府和潮州八邑会馆的邀请,蜈蚣舞与双咬鹅舞一起参加新加坡第28届妆艺大游行,也引起狮城轰动。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而相对于这些庞然大物,像体积相对较小,容易组织的鳌鱼舞、麒麟舞,则更为普遍,每年的乡里闹热,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人神同乐的氛围,也正是在围观这些动物舞蹈欢乐出游的过程中达到高潮。许厝村的麒麟舞,是周边村子正月社日争相邀请的对象,因为麒麟送子这么个吉兆和彩头,正是乡村最为朴素的祈求。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许厝的麒麟,由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来扮演刚出生的“麒麟仔”,十年前我走村窜乡,经常遇到,而在许厝本村的社日中,更见她与小伙伴们娇憨合影,今天如果再遇到,应该是个年方二八的大姑娘了,这么些年的麒麟仔生涯,不知留给她什么样丰富的童年回忆。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澄海永新有鳌鱼舞,西门还有龙虾舞,过几天要进行巡游的东湖乡,则有壮观的金龙鱼舞,这些舞蹈需要组织人力物力,在农耕社会相对可能对经济比较头疼,而现代社会则更发愁于没有人力。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累人的活计逐渐式微,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接上一辈人的衣钵,像双咬鹅舞的主力,已经只剩下年近50的两三个中年人。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事实上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乡村经济的发展,很多乡村都早已不象乡村。象澄海西门乡和东湖乡,现在已经是车水马龙的澄海区闹市中心。但是岭东潮人是一个传统古俗保存得较好的地区,所以二月初十将在东湖这里的游神,也并不因为成为都市的一部分而取消。由凌晨开始的活动,直到交通繁忙时段的中午时分,一条包含了龙、鳌鱼、金龙鱼、鲤鱼等动物道具的游庆队伍,穿街过坊,在潮汕大锣鼓、笛子、弦乐等的伴奏下迤旎而行,和四周的高楼与街口的红绿灯构成了一组奇异的镜头。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种桃花源式的和谐人际社会,让人何其向往!而集合全村人的力量,简单地作为一个人来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在分工细化的今天,也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在岭东潮汕,人口繁衍太快,许多村落早已是数万的巨型乡村,而且朝着形式城市化、思想都市化的方向发展,冷漠和陌生已经代替了纯朴和热情,这种百兽闹春的春社或许已是最后一种可以让人追想这种无围墙式社会和交际的活动了。

「岭东民俗录」百兽闹春

本文由青年民俗研究者岭东怒马先生授权汕头橄榄台发表
汕头橄榄台原创报道 转载请标注下方图片与作者
文/图 岭东怒马
橄榄小编/立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