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金融界网站(股票代码:JRJC,以下简称金融界)由美国IDG、新加坡祥峰投资管理集团(VERTEX)等共同投资兴建,专为普通股民提供金融信息、上市公司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加工,为客户提供金融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的专业证券网站,是中国领先的金融和财经信息提供商,以及全球最大的中文财经网站之一。
2004年10月15日,金融界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财经类互联网公司。
宁君,1957年在大连出生。在十几岁的时候,宁君逢“上山下乡”,去做知青,当时除了顾着要活命外,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理想。
1976年,宁君选择入伍。开始了长达22年的从军生涯。30岁时,宁君成为沈阳军区最年轻的教授。40岁不到,他已是正团级“老教授”,在部队里面教医用物理学。感觉到激情逐步减退,走出部队,进入商界的想法开始在宁君的脑海里出现。
只抓小事,不作大规划
对于宁君进入商界后的骄人成绩,IDG中国区总经理周全早已有所耳闻。1999年11月初的某一天,周全在美国给宁君打了40分钟的越洋电话,力邀宁君主持金融街网站。在电话里,为了让宁君来北京加入IDG管理团队,周全给宁君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的大趋势。虽然从未谋面,但周全的一句“我已关注你两年多了”,已让宁君非常感动。
2000年1月3日,宁君正式加盟由IDG和新加坡VERTEX等共同投资的金融街网站(金融界前身),担任总经理一职。
宁君上任时,给员工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个42岁的老板,还是个当兵的,精神头出奇的足”。
“我年龄比你们大,每天工作时间肯定比你们长,吃饭时间比你们少,干的事情比你们多。你们要是发现我在上班期间打一个哈欠,你们就可以支起床来睡觉,我去给你们挨个盖被子!”在和员工讲制度时,宁君说。而他对金融街网站的员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同志们向我看齐”。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的方式,都像是军队在操练。
但就是凭借这种精神,宁君手下没有哪个敢懈怠,整个公司俨然一个军营。
作为一家中型网络企业的CEO,也曾有人问宁君主要怎样抓公司的管理,他的回答却是:“我只抓小事,不作大规划。”
宁君常常是在晚上10点以后离开办公室,早上7点第一个赶到。作为CEO,他常常会关注有哪个员工今天迟到,尤其是中层领导干部。当销售部门的员工与客户通电话时,他走过时总会停下来听一听,并常常提醒员工要对客户注意礼貌。宁君锐利的目光会关注到每一位员工的桌面。如果哪位员工桌面不整洁被他看到了,他都要过去提醒。提醒一次不够,他还会提醒第二次。
宁君:“我认为经营一家公司,要从细节抓起,细节决定着公司的成败,没有那么多的宏观战略问题。你没看一些失败企业,他们的宏观战略往往都是头头是道的。”
坚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000年上半年,宁君发现金融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己的定位显得毫无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时的金融街网站的账面资金仅存80万元,员工约80人左右,在同行中地位偏低。面对严峻的现实,宁君并没有胸有成竹的盈利模式。最后,宁君决定把金融街大而模糊的定位彻底更改掉,正式更名为“金融界”,重点提供金融证券信息和财经方面的服务,提出要做中国的QUICKEN的概念。
之后,宁君首先给金融界进行理财: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10亿为农民,城市人口有3亿多。在3亿城市人口中,1/3是6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工,1/3是学生,只有1/3多的人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即1亿人口需要理财。这些需要理财的人都是金融界的服务对象。
为此,IDG的目标就是希望宁君带领金融界提高点击率到500万次以上。宁君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打大量的广告,耗费大量的金钱,而这是金融界没有的。
为解决这一难题,管理团队有人甚至提出在网页内容中加入一些可读性强、比较轻松的内容(比如生活方面、成人信息等),以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
提议很快被宁君否定,他说:“如果到我们的网站浏览的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与证券无关的页面上,这是我们的悲哀。想靠一种短期的‘绝招’或是‘技巧’,获得大规模的收益,甚至靠这类行为来发展企业,是非常有害的。”
没过多久,手机短信业务兴起,金融界内部的讨论再次被点燃:是调转船头大力发展短信业务,还是坚持做自己原有的服务平台?
这一次,宁君带着团队把各类SP无线增值业务(包括“金融界”的竞争对手和其他门户网站)的短信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内容的市场份额和收入比例。在走访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后,他们发现当时的短信服务市场内容以轻松娱乐甚至调侃的居多,并不是适合金融界的盈利模式。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对市场的认真调查,宁君说服董事会让金融界只做一个业务——证券B2C模式,即只给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信息产品和分析工具,不再给任何机构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就这样,金融界决定不强化短信增值服务,而是继续进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树立一贯的品牌形象。不久后,准确的商业定位便给金融界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2000年8月,“金融界”开始构架产品和服务体系。2001的2月,金融界陆续推出金融产品,3月开始收费。在成本没有丝毫增加的情况下,4~7月,金融界取得了每月收入递增30%以上的业绩。同年9月,公司即实现现金流平衡。时至年底,金融界实现赢利。
2002年2月6日,金融界大参考证券分析系统正式上市,并在上市不久开始赢利且成就斐然。这样的成绩不仅弥补了金融界前期的亏损,而且实现营收1630多万元。
2003年4月10日,金融界大参考等7款证券分析系统软件获得软件著作版权登记证书。
同年7月,凭借快速的发展,金融界日访问量一举突破1765万次,远远超过董事会之前的预期,一举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财经网站之一,全年实现净营收230万美元,净利润120万美元。
2004年初,原搜狐副总裁钱中山选择加入金融界其中,并担任财务总监一职。随着钱中山加入,金融界的上市计划也全面启动。
“闪电”登陆纳斯达克
与其他中国概念股浩大的上市造势宣传、漫长而痛苦的上市等待相比,金融界从启动上市程序到上市挂牌,前后只用了6个月,中间过程相当顺利,上市速度也创了纪录。
2004年10月15日,金融界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因此成为纳斯达克第一家金融类中国概念股。
此次IPO,金融界共发售62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每股初始发行价格为13美元,募集资金超过8000万美元,高于新浪、网易、搜狐……这家仅70人的企业人均融资额超过100万美元,成为纳斯达克有史以来人均融资额最高的企业之一。
事实上,金融界上市如此顺利绝非偶然。钱中山曾这样向媒体透露:“由于金融界上市计划周密,公司上市小组融合了各方面精英,融合各方面经验,汇聚公司、财务、股东等各方面力量,以至于所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精心设计,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有相应对策。因此,金融界上市前的所有过程都在设定轨道中运行。”
另外,金融界上市过程中对难点问题处理得当也是其上市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金融界的财务透明规范,这在时间上为上市赢得了保障;另一方面,金融界管理机构合理,整体关系流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分歧与矛盾冲突,所以在整合与重组问题上畅通无阻。
而金融界一开始就立足于全球化,所提供信息全面而专业,海外人士查询国内A股资讯都通过金融界。因此,海外投资者之间资讯的相互传递,使得机构投资者对金融界有充分的了解,上市之路更加顺利。
回顾金融界的心路历程,宁君不无感慨:“我们的员工可以打着绷带、发着高烧坚持上班;我们其实不比竞争对手聪明或强大多少,我们只是在别人睡觉的时候,还睁着眼睛继续工作。并且我们是个有纪律、富有亲情、人情味的企业,还富有一种拼搏精神;每天下班后,在我没有任何布置的情况下,到晚上10点、11点,部分公司员工还在加班,他们在赶任务,做策划案。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就是企业的每个员工能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作为金融和财经信息提供商,金融界是第11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网络股,也是11家中唯一的金融概念股。
负责金融界上市审计工作的世界著名会计公司德勤曾做出这样的评价:“金融界是我们所接触的管理结构和财务结构最好的公司之一”。而承销商摩根大通则认为金融界的上市可以写入纳斯达克经典案例,其高达60倍的投资回报更是创下股东IDG投资回报率之最。承销商J.P.摩根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方方针对金融界上市成功曾说:“金融界上市创造了多个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之最:纳斯达克第一家中国金融概念股;人均融资额最高的中国企业;管理和财务架构最合理的中国企业;上市速度最快的中国企业。”
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跟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给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