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加码花旗撤退,两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为何分道扬镳?

近期,两家大型国际银行分别宣布了自己的亚洲战略转向:

第一家银行是汇丰。今年2月,汇丰CEO称正在考虑出售并不盈利的美国零售银行业务,并将全球业务重心转移至亚洲。4月中旬,汇丰又宣布多个核心业务部门的全球主管将迁至中国香港进行工作。4月28日,该银行称将在香港和新加坡开设新的家族理财业务,更好地服务亚洲地区的高端富裕人群。

汇丰近期的种种战略都显示出这家银行正在加大压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然而,另一家美国大型银行的战略方向却似乎与汇丰正好背道而驰。

汇丰加码花旗撤退,两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为何分道扬镳?

Photo by Kit Suman on Unsplash

4月15日,花旗在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时,出乎意料地宣布将退出全球13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这13个市场中有10个位于亚洲,其中包括中国内地。这一举措将影响花旗在亚洲的超200个分行以及超1700万个人账户。

在疫情下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变幻莫测之时,汇丰和花旗对待亚洲及中国市场一进一退的态度究竟折射出了两家银行怎样的考量?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目前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哪里?

亚洲:汇丰的“盈利引擎”

虽然汇丰目前的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但它最早其实诞生于香港。

1865年,汇丰由英国银行家托马斯·萨瑟兰(Thomas Sutherland)创立于香港,这家银行的大规模全球扩张开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993年,汇丰的总部才由香港转移至伦敦。

汇丰为何对亚洲市场如此重视?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亚洲目前仍然是汇丰最大的盈利引擎。

据汇丰4月27日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汇丰本季度税前利润共64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09%。其中,亚洲市场税前利润38亿美元,占总利润约60%;北美市场税前利润约5亿美元,仅占总利润约8%。

在业绩报告中对于自身优势的分析中,汇丰罗列的也几乎全部是其在亚洲地区的业绩:第一季度,汇丰在亚洲市场的财富管理总额较前一年增长18%,仅这一季度,其在亚洲地区就新招募了超600名财富管理员工,其中中国市场新招募的财富规划师约100名。

当季,汇丰在亚洲的贸易融资净贷款增长约30亿美元。该银行强调,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

在汇丰去年全年业绩报告中,更是提出了“经济增长及财富创造使得亚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业机遇”。在了解了亚洲市场对汇丰的重要性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汇丰会做出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洲的决定。

今年2月,汇丰CEO诺埃尔·奎因(Noel Quinn)宣布,汇丰将在未来5年内向亚洲投资约60亿美元,并在未来3-6年内将总资本的一半分配到亚洲市场。而对于目前并不盈利的美国及法国零售银行业务,汇丰则正在考虑出售。

除了在亚洲市场加大资本投资外,汇丰还决定将一部分高管团队迁至亚洲。奎因表示:“我认为对于某些高管团队,尤其是那些位居业务一线的职位,接近增长机会非常重要。”

4月14日,汇丰宣布其全球商业银行业务主管巴里·奥伯恩(Barry O’Byrne)、全球银行和市场联合主管格雷格·盖伊特(Greg Guyett)、财富与个人银行业务主管努诺·马托斯(Nuno Matos)和全球资产管理主管尼古拉斯·莫罗(Nicolas Moreau)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搬迁至香港工作。

抢占中国内地市场

那么,汇丰计划在亚洲与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重心在哪里?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其重心有两点:财富管理与数字化服务。

去年9月,汇丰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汇丰金融科技服务公司,该公司将为汇丰新推出的移动式财富规划服务“汇丰聆峰创投计划” (HSBC Pinnacle Venture)提供科技服务。据汇丰称,它是第一家在中国内地获得金融科技牌照的外资金融公司。

对于汇丰来说,这一新推出的聆峰计划将是其未来在中国业务发展的重点:该计划将在中国招募约3000名财富管理人员,为中国的中产及富裕人群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据汇丰称,聆峰计划中,财富规划师的工作将不再依赖传统的线下网点,而是会更多利用移动式、线上化的数字工具。

汇丰加码花旗撤退,两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为何分道扬镳?

Eduardo Soares on Unsplash

聆峰计划目前的目标客群是至少拥有10万美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人群,并将与众多中国本土及海外金融机构共同争抢市场份额。目前,聆峰计划主要为客户提供保险、教育、养老、遗产等财富规划咨询服务,该计划负责人孙丹莹表示,聆峰也正在探索为中国客户提供重大疾病及高端医疗等全球保险服务。

聆峰计划涵盖了三个目前能够帮助汇丰在全球竞争中领先的要素:亚洲、财富管理,以及不同于传统借贷业务的付费咨询服务。在全球的低利率环境下,各大银行纷纷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财富管理及付费业务以促进自身盈利增长,因此不难理解在当前环境下,聆峰计划对汇丰来说的重要战略意义,更何况,该计划聚焦于汇丰一向看重的市场:中国内地。

目前,汇丰在中国内地拥有约160个线下网点,数量已是外资银行中的翘楚。然而,汇丰在中国内地的零售银行业务盈利能力却仍不高。去年,汇丰在中国内地的财富管理与个人银行业务亏损了约3400万美元,相比之下,香港的相关业务则产生了约50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尽管如此,汇丰仍然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前景充满乐观。汇丰在去年全年业绩报告中指出,到2025年,中国内地市场的财富管理总资产将达24.3万亿美元,远超香港、印度、东南亚等其它亚洲市场。尽管目前香港仍然是汇丰在亚洲的最大收入来源,但汇丰仍然在业绩报告中提出,未来将寻求香港以外地区的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主要就包括中国内地市场。

花旗并未全身而退

虽然汇丰对于亚洲以及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做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期,但同为大型外资银行的花旗却在近期“撤退”了。

4月15日,花旗宣布将撤出全球13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其中10个市场位于亚洲,包括中国内地。

汇丰加码花旗撤退,两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为何分道扬镳?

Photo by Joshua Lawrence on Unsplash

宣布该消息时,花旗CEO简·弗雷泽(Jane Fraser)刚上任一个月。这位华尔街大型银行中的首位女性CEO称,这13个地区的业务都是出色的业务,但花旗在这些市场并不具备有力竞争的规模。

当然,花旗的退出并不意味着它将完全放弃这些市场。花旗表示,未来仍将发展这些地区的机构业务。而针对零售银行业务,花旗则计划在全球四个地区成立“财富中心”以继续运营零售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这四大中心分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阿联酋与伦敦。

据花旗亚太区CEO彼得·巴贝(Peter Babej)表示,花旗计划在香港和新加坡招募约1200名私人银行工作人员及客户关系经理,计划到2025年将亚洲客户的管理资产规模增加到4500亿美元,较目前增长50%。

因此,从以上花旗的战略可以看出,花旗并非不看好亚洲地区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潜力,只是暂时退出了中国内地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而它的这一举措也和亚洲市场及零售银行业务对其收入贡献程度低有关。

据花旗第一季度业绩报告,零售银行业务占其总收入的约36%,且较前一年收入下降约15%。相比之下,占收入大头的机构业务收入较前一年仅下降约2%。花旗解释,该季度零售银行业务收入的下降主要源于银行卡数量及利率下降。

于此同时,亚洲零售银行业务对花旗收入的贡献就更小了。第一季度,亚洲零售银行业务占花旗总收入约8%,支出占花旗总支出约11%。此外,花旗计划退出的13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去年都并未为花旗贡献任何净收入。

“财富战争”中,外资银行能分到多大蛋糕?

理论上说,未来数年间,中国的财富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速和体量都可能十分可观。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奥纬咨询(Oliver Wyman)的报告显示,2009-2019年期间,中国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增长了10倍,达到约16万亿美元。汇丰银行则预测,未来5年间中国财富管理资产规模仍将实现复合年均12%的增长率。

面对这一巨大的“蛋糕”,不止汇丰,各大本土与外资金融公司都已经开始市场份额争夺战。今年3月,摩根大通宣布将投资4.1亿美元收购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10%的股份,两家公司将在产品开发与投资者教育方面进行合作。

然而,外资金融机构在这场“财富战争”中仍然面临一些明显的劣势,主要包括相较于本土机构更小的客户基础、关系网络,以及更严格的业务与产品限制。从汇丰和花旗的过往业绩都可以看出,两家银行在中国内地地区的零售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盈利能力都较弱,不及香港市场。

基于这一竞争态势及自身收入结构,汇丰和花旗也自然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本身业务较大程度倚赖亚洲市场的汇丰选择加大在亚洲及中国市场的投入,并期望以数字化技术与金融科技“弯道超车”,摆脱在中国市场网点数量小的劣势。然而,汇丰仍需解决自身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差异化优势问题。为中国客户提供能够连接海外市场的理财或保险产品或许是汇丰的优势,然而其可行性也可能受制于中国相关机构的监管要求。

与汇丰不同,在中国内地并不具备有力竞争规模的花旗则干脆选择退出,聚焦发展少数其认为潜力更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如香港与新加坡,并以这几个“财富中心”辐射周边市场。

然而,虽然汇丰和花旗目前对待亚洲及中国市场态度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战略转向也有一个共同点:两家银行都已经开始了方向聚焦,将重心转移到盈利潜力更大的业务或地区,适当放弃了某些盈利能力差的业务。只不过,汇丰在考虑放弃的是美国与法国的零售银行业务,花旗则已经撤出了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一些零售银行市场。

而就整个银行业来说,面对低利率环境下传统贷款业务的颓势,更多银行也已开始探索与发展财富管理及付费业务,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具体到汇丰和花旗在亚洲市场的“一进一退”战略是否能够获得它们预期的效果,从中长期来看又会有何得失,尚需一定时间的检验。

参考资料:

HSBC Holdings plc 4Q20 Results, Presentation to Investors and Analysts

HSBC Holdings plc 1Q21 Results, Presentation to Investors and Analysts

Citigroup First Quarter 2021 Earnings Review Presentation

https://www.wsj.com/articles/hsbc-sharpens-focus-on-asia-11614056276?mod=article_inline

https://www.wsj.com/articles/hsbc-searches-for-chinas-wealthy-with-an-army-of-roaming-bankers-11616578218?mod=article_inline

https://www.wsj.com/articles/citigroup-refocuses-asia-strategy-as-it-pulls-back-from-consumer-banking-11618653942?page=1

(加美财经专稿,抄袭必究)

#外资银行#、#中国市场#、#财富管理#

作者:Megan茗君

责编:沈小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