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净利狂增近50倍、明星机构疯抢的原料独角兽,即将登陆科创板

动脉网VB100榜单上的独角兽企业,又一家迈向了二级市场。

2天前,国内生物试剂头部厂商翌圣生物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得到上交所科创板受理,成为继诺唯赞、菲鹏生物、义翘神州、百普赛斯和近岸蛋白之后的第6家奔赴资本市场的生命科学工具企业。

据了解,翌圣生物计划发行不超过2103.35万股,募集约11亿元资金,其中,8.32亿元用于翌圣生物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2.76亿元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成立于2014年的翌圣生物,在创业的第7年,成为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2021年7月、9月和12月,翌圣生物密集完成3轮融资。从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数据来看,间隔仅仅数月的这几次融资,让翌圣生物的估值大增,从上年末的3亿元一跃放大数倍至近23亿元。到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时,翌圣生物的估值已经达到近73亿元。在这期间,君联资本、惠每资本、CPE源峰、含泰创投等明星机构纷纷携重金加持。

融资大热的背后,是翌圣生物业务规模的急遽扩张。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间,翌圣生物的营业收入从不足9800万元增长至超过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67%,这期间的净利润更是从约180万元狂增至1.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2.44%。

现阶段,翌圣生物已经成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的国产科研生物试剂厂商和高通量测序建库试剂国产品牌,在国内分子诊断国产原料酶市场、mRNA疫苗核心酶国产原料市场也位列前三,距离成为生命科学工具产业领导者的目标更近一步。

做代理起家的科技生意

严格来讲,翌圣生物创始人黄卫华并非一位典型的生物科研科班背景创业者,却对技术的精进十分执着。

出生于1979年的黄卫华,毕业于计算机应用与科学专业,做过程序员,也做过销售经理。在代理国外品牌的过程中,他被生物试剂这个品类的应用前景吸引。生物试剂是指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检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工具之一。

具体而言,生物试剂可以分为分子、蛋白和细胞三大类别。黄卫华进入这个领域时,正值NGS技术开始走向成熟,即将进入科研、临床、工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前夕,他看准了分子酶这个方向。酶作为生命科学产业核心原料,在各类实验中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分子酶的体系十分繁杂,每一种酶包含数个不同的基因突变体,每一个基因突变体酶又具备不同的特性和功能从而可以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黄卫华看来,分子酶作为IVD和NGS检测的关键原料,属于生物试剂里的“大单品”,应用范围广、拓展空间大,并且可以规模化生产,走工业化道路。更重要的是,这个领域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如果肯下功夫做产品研发,生物试剂的国产替代将激发巨大的市场潜力。

于是,2014年,黄卫华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成立了翌圣生物。创业之初,黄卫华仍然选择了他熟悉的品牌代理的路子。与过去单纯以促成产品销售为目的不同,黄卫华和团队在代理进口品牌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对生物试剂这个特殊品类市场需求的认知。在深入剖析客户的需求和竞品优劣势后,他们发现国外产品货期不稳定,对中国市场需求响应也不够敏捷,这成为翌圣生物将业务重点逐渐向自研产品转移的切入点。

2017年开始,翌圣生物完善专业的产品团队,密切追踪最新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比客户更早发现需求,提前做技术上的储备,自研产品销售收入很快超过代理产品。

如今,翌圣生物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工具酶原料及抗原抗体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型企业。拥有包含双向酶分子改造技术平台、蛋白发酵纯化技术平台、抗体高效筛选技术平台在内的完善技术平台,以及占地3000平的超洁净分子酶生产基地,构建起qPCR系列、NGS系列、蛋白纯化与分析系列、细胞培养与分析系列、抗体和逆转录系列等6大产品体系。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间,翌圣生物通过销售自有品牌的生物试剂获得的收入占比从64.92%提升至87.07%。

3年净利狂增近50倍、明星机构疯抢的原料独角兽,即将登陆科创板

2019-2021年自有与代理品牌营收 数据来源:翌圣生物招股书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翌圣生物长期、大力的自主研发投入。据了解,翌圣生物通过自主研发建立的双向分子酶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平台现已完成130余种高端分子酶的改造和进化,并实现了300余个高端分子酶的大规模稳定制备和产业化应用。

数据显示,2021年,翌圣生物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到17.56%,远高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毕竟在生物试剂这个产品多元化程度极高的领域,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产品清单,去满足用户技术和产品迭代催生的新需求,才能形成有足够竞争力的品牌。

从科研到工业的数十倍增长

本文开头提到,过去3年间,翌圣生物的业绩出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一级市场上的明星项目。但其实在这之前,翌圣生物提供的生物试剂,已经在科研领域具备相当高的影响力。

据知了窝大数据平台统计,目前,基于翌圣生物产品产出的SCI论文引用总数已达8031篇,总影响因子47706.253。其中,影响因子在30分以上的共有29篇,发表在Cell期刊12篇、Nature期刊4篇、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2篇和Nature Medicine期刊1篇。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创作团队遍布中国、美国、新加坡、埃及、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尼日利亚等国。这表明,即便是在全球科研界,翌圣生物的生物试剂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根据Frost & Sullivan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生物试剂科研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外资品牌凭借多年积累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品牌主要包括诺唯赞、翌圣生物、义翘神州、康为世纪和百普赛斯等。其中,2021年,翌圣生物在中国生物试剂科研机构用户市场占有率位列国产厂商第二位。

3年净利狂增近50倍、明星机构疯抢的原料独角兽,即将登陆科创板

2019-2021年营收分布 数据来源:翌圣生物招股书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间,翌圣生物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科研机构用户的生物试剂销售收入,尽管金额仍稳步增长,占比却从91.5%逐步降低到不足一半的44.88%。在这期间,翌圣生物的临床和医药领域收入大幅增长。比如,诊断与检测领域、生物医药领域收入均大增超20倍。

当然,新冠疫情是解释这种变化绕不开的原因。翌圣生物表示,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与新冠相关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614.76万元和8174.13万元。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或许是技术本身的迭代,不断催生出对生物试剂的新需求。

近年来,全球生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科学界和工业界不断尝试通过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人工方式对天然酶进行改造和筛选,以获取催化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的酶。经过多年的研发积淀和经验积累,翌圣生物在提升分子酶纯度、活性、灵敏度、稳定性、扩增效率、扩增长度和抑制剂耐受性等方面具备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比如,天然Taq DNA聚合酶的扩增灵敏度大概在500拷贝/ml,翌圣生物通过理性设计和定向进化技术制备出的Taq DNA聚合酶,其灵敏度提高到了200拷贝/ml,同时使得PCR扩增检测的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左右。

与此同时,翌圣生物按照准GMP标准建设运营的分子酶工厂,拥有吨级发酵线、工业级AKTA纯化线和全自动包装线,在打造分子酶超高比活的同时,逐级精准去除各种顽固残留,实现了对分子酶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超洁净控制。

据了解,这种超洁净分子酶生产工艺,在大规模工业化制备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批内一致性和批间一致性,成为翌圣生物的业务边界不断从科研向工业突围,拿下大额订单的关键基础。

比如,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0年期间,翌圣生物蛋白纯化与分析系列产品的下游客户主要为科研类客户。

但是在2021年,翌圣生物的蛋白纯化与分析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加,便主要是由于成功向工业类客户LT Biotech、UAB销售了大量的全能核酸酶。后者是一种核酸内切酶,能够降解多种形式的DNA和RNA,被广泛用于去除生物制品中的核酸,多用于疫苗生产、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领域。

实际上,生物试剂作为生命科学产业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正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诊断与检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mRNA疫苗等生物科技前沿技术的日臻成熟和规模化商业应用的背景下,工业用户有望成为翌圣生物未来持续增长新的动力来源。

生物试剂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大多数时间里,做B端的生物试剂厂商不会站在台前。

但新冠疫情衍生的病毒检测、疫苗需求,让这群隐形冠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2年来,数以亿计的资金被吸引过来,几乎所有涉足医疗的投资机构,都在寻找生物试剂项目的投资机会。一级市场上,除了估值年内3度大涨的翌圣生物外,瀚海新酶、爱博泰克等相继刷新融资金额。

而在翌圣生物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前,百普赛斯、纳微科技、义翘神州、诺唯赞相继完成IPO,成建制地填补了IVD试剂原料的上市公司空缺,打造了2021年唯一没有出现破发新股的赛道。资本市场的门外,菲鹏生物、康为世纪、近岸蛋白已经排队许久。

在2022年初发布的投资策略里,32家券商中的25家重点提到了这个生命科学和制药产业链上游赛道,有将近10家卖方把这一行业当成主推领域。

实际上,当我们考量生物试剂这个行业的成长性,除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丰富、国产替代这两大推动力,或许更为关键。

一方面,在技术迭代和监管创新的推动下,各类体外诊断与检测、生物创新药和新型疫苗等产业蓬勃发展,生物试剂作为其核心原料之一,需求量亦随之增长。

Frost & 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生物试剂科研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8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1%,增速高于同期全球生物试剂市场,预计2025年将达到346亿元的规模,2020年至2025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10%。

比如,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均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有望稳步增长,到2025年,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198亿元。在这个过程中,上游原料市场同步增长,据Frost & Sullivan预计,到2025年,国内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28亿元,2020年至2025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01%。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带来的部分国际品牌生物试剂生产企业断供或限供国内市场,让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国产生物试剂品牌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成长,加快国产替代。生物试剂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产业链的上游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高壁垒、高附加值的特点。

由于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起步晚,在产品稳定性、质控能力、丰富度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进口厂商存在差距,国内市场一直以来由进口品牌主导。后新冠疫情时代,政策鼓励打造自主可控的生物试剂产业链,为国产品牌创造了关键的机遇。

一直以来,进口品牌在国内开展直销的较少,多采用代理模式进行销售,因此存在备货周期较长、销售价格较高的特点。本土生物试剂厂商可根据客户特征和市场情况,灵活选择直销或经销模式,在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方面更具成本优势,能够及时、快速地响应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国产生物试剂和进口生物试剂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丰富度、品质稳定性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随着国产厂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品牌优势逐步增强,国产与进口产品差距正逐步缩小。

对于翌圣生物而言,走向IPO是经营的阶段性成功,却更是参与更大市场、更深刻竞争的开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