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中看党史”,“侨”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4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侨批中看党史”,“侨”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报道。

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家书承载着浓浓的骨肉亲情,游子远行、夫妻离别、亲友异地,家书始终是突破山海阻隔“带着体温的纽带”。

尤其在大批游子漂洋过海讨生活的侨乡,一种名为“侨批”的特殊家书,更是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如诉如泣,如歌如诗,记录着家、城、国的故事,真实记录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被国学大师饶宗颐称誉为“侨史敦煌”,已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在那个没有电话、邮件、微信的年代,远隔重洋见面比登天还难的一家人,是如何靠着这一纸薄薄的家书,维系着家人亲情、夫妻感情、情侣恋情?如何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惆怅、欢喜与悲伤?又是如何寄托着对家的想念、对乡的挂牵、对国的热爱?透过这些泛黄的侨批,人们还读出海外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期待、拥护和支持,对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欣喜和憧憬。

侨批是一种“信件”“汇款单”合一的邮传载体。在著名侨乡广东江门五邑地区,侨批更多被称为“银信”。江门的侨批以其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世界记忆遗产保护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成为江门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化资源。

如何挖掘、包装、传播、活化这些“老物件”,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让文化宝藏得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始终是一道重要的时代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侨乡新时代保护、活化侨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点燃了侨乡人对这些“老物件”的关注度,激发了研究、活化侨批的新角度。

“侨批中看党史”,“侨”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侨批舞剧《侨批·家国》。新华社发

“侨批中看党史”:讲好百年党史的江门创举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江门市委着眼如何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资源,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聚人心,谋划将侨乡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侨批置身于百年辉煌党史的坐标中进行观察解读。这一构想,让侨批研究专家、博物馆学者、民间收藏达人、媒体人士眼前一亮,迅速响应。

“侨批中看党史”是党史研究和学习的一个全新视角维度。由于没有现成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大家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寻找答案。“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们坚信,地方性的就是中国性的、世界性的。

从时间维度看,侨批集中产生的年代与百年党史有着很长跨度的交集。鸦片战争后,列强欺凌、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大量华南沿海百姓出洋谋生,华侨出国后就产生了大量侨批,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这些浩如烟海的家书漂洋过海,跨越了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正好映照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

从内容维度看,侨批从个人、家庭的视角,对百年历史有很多直观反映和多重映射。即使有的书信没有直接谈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但其反映的国内外现实,记录侨胞们孜孜以求盼望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梦想,也充分印证了党的事业的正义性与人民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和光辉实践。因而,挖掘“侨批中的党史”,有着非常现实的可行性。

1953年印尼华侨陈金秀写给大哥陈成长的家书,记载着兄妹二人虽相隔两地数十年,不仅凭一封封银信、一句句简短的问候寄托思念之情,还强烈地表达了海外华侨对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欣喜,更反映了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以及渴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期盼。他们的父亲还给三个孙子起名为“宝华、宝侨、宝强”,连起来是“华侨强”。

陈金秀在侨批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大哥大嫂:解放后的新中国,在短短的三年当中,全国一切的一切都换(焕)然一新…我自己也常常看《人民画报》…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强大、自由、独立、幸福的新中国已屹立在世界上。中国人民成为真正的主人了……”这些寻常人家的家书,带着浓烈真挚的感情,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令人欣喜的是,研究者还找到了陈金秀的哥哥——94岁老人陈成长。侨批中的主人翁从历史中走出来,他由衷地说:“只有大家和平发展,小家才能幸福生活。因为战乱,我与父亲、妹妹相隔两地多年,如今在党的领导下,亲人们魂牵梦萦的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才让我和妹妹如愿重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

“侨批中的党史故事”通过媒体传播开来,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党史、侨史专家认为,挖掘侨批中的党史为党史和国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视野、新方法、新观点,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值得持续深挖、借鉴推广。

从一纸家书到一纸千金:华人华侨爱国爱乡拥护共产党的生动见证

随着挖掘、研究、解读的不断深入,“侨批中的党史”的独特价值更加显现,一封封辉映百年党史的侨批从尘封中走出,跳入公众的眼帘,其内容之丰、范围之广、角度之多、情感之真,令人如获至宝、欣喜万分、感动于心。

这些“跨越山海的家书”,有的出自著名侨领之手,有的来自政府官员的回应,更多产生于平民草根。虽家书主人各异,恋家、思乡、爱国、拥党都无一例外地是所有信件的内容主题及情感主线,咫尺素笺,纸短情长。

在这一批挖掘解读的家书中,有一对父子,40多年来虽不能常伴左右,但就是靠着这一纸家书陪伴着彼此的成长,珍藏的40多封父亲当年亲笔写下的家书,犹如灯塔一样引领着儿子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抉择,家书里带着的侨汇在艰难的岁月里照亮了全家的希望。这位父亲反复在书信中提道:“我唯一理想,就是有机会返回祖国去与我家人团聚。”他反复叮嘱孩子们,“不仅要爱家,更要爱国”。可惜因种种原因,父亲最终未能等到归期,长眠异乡。如今儿子已功成名就,却在心中留下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段难以释怀的乡愁以及一生永难实现的心愿。

不少幸运的华侨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着赤子丹心,克服种种困难,从世界各地回到当时百废待兴的故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华侨梁葆常一家的故事正是当时众多归国华侨的缩影。他在阔别祖国家人20多年后,毅然地将资产转回国内并放弃了外国国籍。回到祖国后,他在信中说:“天亮了!我们中华民族受外人所欺的奇耻大辱,用我们勇士的血来洗涤净尽了……”“我可以说我已结束了可悲的海外生涯了,回来光明康庄的祖国了!许多人未同意我的见解,但我用行动来参加到革命队伍里。”赤子丹心,其诚可鉴。

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跃然字里行间。在侨批的故事里,家、城、国无论是重大变迁还是细微变化,都牵动着海外游子赤诚的中国心,都留存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史书中写下光辉的一页,这一页震荡了整个世界,使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在议论纷纷。祖国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国大陆上的人民不可忽视。为中国人的一员,是值得自豪。”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位江门籍海外华侨在信中这样表达倍感自豪的心情。

除了对大事的记录赞叹,还有很多变迁点滴在家书中被提及。广州解放初期,归侨赞叹解放军进兵迅速、军纪严明;好政策推动企业发展,华侨企业家满心喜悦由衷称赞;有华侨点赞新中国婚姻法为“天法”,一夫一妻制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华侨详细记录香港张灯结彩庆新中国国庆,见证了香港同胞爱国心等。

透过一封封侨批,还能读到华侨群体在政治上的不断成熟成长以及对中国未来高超的洞察力。著名侨领司徒美堂在1948年10月23日写给毛泽东、周恩来的信中说:“美堂奔走革命六十余年,深信民主政治必须实现。”司徒美堂是从华工成长起来的爱国侨领、世界洪门领袖,他的政治态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不仅自己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爱国侨领,在他的影响下,广大海外侨胞也认清了中国的政治领导力量所在,选择了追随中国共产党。

华侨余礼津有一封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书信,虽然不长,却预见了未来的中国。信件精要的内容不仅见证了当年中国工人运动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可以窥视当年华侨对工人阶级力量的认可和期望,更看见了中国革命的未来和希望所在。他在信中讲述,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在经济上、政治上给英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激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热情,也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革命事业储备了领导力量。“自此次罢工风波之后,在英人方面其态度略见和平,至于在港奸商以及卖国之徒,亦见下气。”他进而在信中说,“倘再进一步,则我中国未可限量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历史的发展印证了余礼津当年的远见和准确超前的判断力。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重病在身的老华侨许满大写给家人的临终遗言。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把一生对家国的情感浓缩到信中。在这封家书中,他向儿女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美国社会状况,同时通过对比判断出新中国的发展趋势,对新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如“国家为万世万民永久之基业”“无知者未见出过外国实未知国家之重要性,未受过外国人之欺凌侮辱与迫(剥)削,未明白外人之强力与思想,所以无知者不明新祖国之国家主义实意诚理”。当年其子女面对国内生活方面的困难,也有出国谋生的打算。许满大认为不可取,他认为,青年人不应该因为国家暂时的困难而逃避,他在信中写道:“身为男子生于斯长于斯而育于斯,应尽爱国保家之责,当今祖国建设难苦之期,无论何人不能逃被(避),如有逃被(避)者是为国与家之大道不道,而无爱国保家之责任心,该不能成为新中国之公民,仍而新中国亦应当不必要如此等莫须有无责任心之公众逃民。”他还对后代表达了这样的希望——“我寄语中华之青年人加倍努力,为国为家为人民公众后世子孙之乐园而斗争。”在那些艰难的年代,一位普通华侨能有如此高洁的思想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承载着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的侨批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海外华侨回乡参与祖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好政策,让海外华侨华人感到无比兴奋,也使他们积蓄内心多年的念祖爱乡的赤子之情得以尽情迸发。捐资家乡建设成了很多华侨华人的情感表达。如海外华侨华人邓奕豪、余年富分别在侨批中表示,要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并将当时先进的汽车、录音机等设备捐赠回家乡,他们在信中写道:“更希望祖国昌盛和强大,我们海外侨胞有好靠山。”

在所有发掘的侨批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一封“寻子侨批”,它引出的是一个让人动容深思的“爱国卖子”的真实故事。为支援祖国抗日战争,1940年,在南洋谋生的江门籍华侨郑潮炯和妻子决定将刚出生40天的儿子卖给一位华侨商人作为养子,签下卖子契约,将换来的80元钱全部捐给了抗日筹赈会。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2年,短短5年时间里,郑潮炯跑遍了南洋戏院、茶楼、码头、车站等,劝说侨胞为祖国抗日战争捐款,并把筹集的18万元义款全数交给以陈嘉庚先生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里,伫立着卖子救国郑潮炯的雕塑,保存下来的当年郑潮炯卖子契约的背面,写了两个大字——血书!

因为对儿子的思念,抗战胜利后,郑潮炯夫妇就开始到处探听、寻找儿子的下落,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未能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夫妻俩抱着再试试看的想法给新中国政府寄了求助信。没想到不太抱有希望的举动,却给这对苦苦思念儿子的夫妇带来了意外惊喜。1965年2月下旬的一天,也就是寄出信件3个月后,郑潮炯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的信函,令他惊喜万分的是,在这封回批中(注:“回批”是指侨眷或侨眷委托侨批递送机构在收到侨批后写给海外寄批(信)人的回头信),他们分隔了20多年的亲生儿子在国家多部门接力帮助下成功找到了!从此,骨肉得以相认相见,分隔20多年的亲人在新加坡与广东之间架起了书信往来的桥梁。这两封特殊侨批与回批的故事,见证了华侨对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支持、拥护和参与,更见证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爱侨情深。

“从侨批中看党史”,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被挖掘出来,这些串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纸家书,见证昨日,观照今朝。穿越时空,我们依然还能感受到来自海外侨胞的音容笑貌,让我们从全新的维度深切地感叹国家之变、大党之伟、人民之幸、丹心之坚,激发起内心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活化赋能:新方式打开“老”侨批

侨批的保护活化利用遇到了最好的时代,江门用潮流的表达方式对侨批进行立体化的包装,用微电影、图文、视频、海报、H5等多种形式将一个个感人的侨批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让发黄的文字转化为可读可亲可感可悟的融媒体产品。一年来,江门推出16期“侨批中的党史”短视频、100余件融媒体产品,全网阅读量超过650万次,让这一世界记忆遗产焕发新光彩。每一期“侨批中的党史”都以丰富的内涵、饱满的情感、通俗的解读、创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各大媒体和海内外受众争相报道传阅。

侨史专家对“侨批中的党史”的挖掘传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纷纷自发将作品向海外专家学者转发,“侨批中的党史”项目还被评为第八届“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海内外超过100家主流媒体对五邑侨批活化工作进行报道。江门五邑侨批专题成功跻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并于首集刊播。

与此同时,江门还探索运用这些与海内外广大华人华侨有强烈情感共鸣的“老物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侨乡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海外工作公众号以及华人华侨的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媒体等私域空间传播“侨批中的党史”,直接覆盖美洲、澳洲、东南亚及港澳地区的100多个江门籍海外乡亲社团。海外乡亲看到后纷纷表示:“非常感动,一封封侨批饱含父辈对家乡的深情,也从侧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文物活化利用需要理论研究为基础,江门率先成立了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举办了全国首个“侨批中的党史”学术研讨会,深度推进五邑侨批资源向学术研究成果高质量转化。通过“侨批中的党史”挖掘活动,深入挖掘侨批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并以侨批为题探索回答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课题。

正如专家所言,“研究侨批中的党史为保护活化侨批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当前侨批研究更多集中在华侨精神、中国文化以及近代华侨史、家族史、经济史、社会史、金融史、邮政史、中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等方面,从侨批中发掘研究党史是一个全新的维度。开展侨批中的党史研究弥补了侨批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侨批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沃土;同时,激发了海外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情怀,助力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丰富的侨批资源也为研究侨批中的党史提供了大量素材。书信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佐证载体,华侨的书信从第三者的视角去印证审视历史,更富真实性、更具客观化、更有动人感。从华侨书信的角度去解读、观察中国共产党党史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从侨批出发,挖掘华侨书信中的党史故事,为研究党史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使党史解读折射出来的温暖柔软的人性光芒,显得更立体丰满、更入脑走心。

江门尝试让侨批插上时尚之翼,用艺术的方式打开,陆续推出侨批题材的戏剧、歌曲、文创等一批文艺创作产品。创排的舞剧《侨批·家国》,有高度、有创意、有温度,擦亮了世界记忆遗产的城市名片,创下了“低成本高品质”的艺术精品范例,也是江门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舞蹈之城的城市形象展示;同时,启动五邑银信全球征集活动,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对象由党内向全社会延伸,地域由侨乡向港澳向世界延伸,引起强烈情感共鸣。创排的大型沉浸式诵读剧《侨批·中国》也于去年12月成功首演,以家书诵读的艺术形式感动了广大观众。本土的文艺工作者也纷纷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激情创作,如创作传唱侨乡歌曲《一纸情长》,用侨乡卖鸡调民谣的艺术感染力,让侨批以文艺作品的形式逐渐成为侨乡城市文化标签,温润人心。

道虽远,行则必至。有着“中国著名侨乡”美誉的江门,侨特色是其中熠熠生辉的宝贵资源。江门拥有着两块世界级文化名片,一为碉楼,二为侨批。如果说碉楼是有形的,那么侨批则是无限的。

如今,“做好侨批资源活化使用”被列入江门“十四五”规划和文化发展改革重要任务。打造“侨批中的党史”党史学习教育品牌,启迪我们与时俱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有可为。勇于回答好时代课题,不断挖掘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描绘精神图谱,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