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可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可期

近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参展商通过直播推销商品。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近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次盛会共组织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79个,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1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本届盛会共举办148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东博会框架下系列高层论坛26个,涵盖产业链、产能、海关、卫生等多个领域。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文称,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国也稳稳地成为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后疫情时期,建立经贸关系尤其重要。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尽管受制于新冠肺炎疫情,但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比去年有所增长,双方都将从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受益。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旗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有潜力成为惠及本区域的另一条贸易路线。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双方共谋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发展繁荣,树立了亚太地区合作的典范。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合作也日益深化,成绩单更加亮眼:一是政治互信基础更加坚实,安全合作有条不紊推进;二是经贸合作突飞猛进,贸易额增长了几十倍,一大批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货物贸易、投资贸易、服务贸易和机制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三是人文交流领域不断扩大,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即使疫情期间,双方的线上交流也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3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政治上遵循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相互尊重,为双方对话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当遇到分歧时,双方不是扩大矛盾,而是搁置分歧,聚焦做大合作的大蛋糕;二是注重完善创新型合作机制建设,使双方的合作保持了良好惯性;三是人文交流不断深化,民心相通的程度越来越深,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都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机制化平台。中国和东盟一方面通过展会、峰会和论坛等形式,展现中国和东盟相关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实际动态;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市场主体加强沟通交流,凝聚更多共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题为“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陆海新通道最初是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同提出的一条南向大通道,后来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抓手。共享陆海新通道,可以为建构一个互联互通的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极大降低货物贸易的成本,提高双方经贸往来的效率。互联互通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也给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带来严峻考验。但无论是合作抗疫还是经贸往来,中国和东盟的表现都令世界刮目相看。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中国和东盟在医疗物资、抗疫经验和疫苗供给方面加强合作力度,共同抗击疫情;另一方面,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快捷通道等,提高货物通关速度,带动双方经贸合作逆势上扬。疫情之下,中国和东盟用实际行动表明:越是危机时刻,双方合作的动能越强劲。

面向未来,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一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实实在在惠及相关国家民众;二是深化抗疫合作,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在疫情催生的新业态上加强产业对接,创造更多机遇;三是随着RCEP顺利推进,中国和东盟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海洋经济、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四是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报记者贾平凡采访整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