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施诗 上海报道
速览全球市场,聚焦财经热点。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全球财经连线。
美股市场再度遭遇抛售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未能保持其从熊市低点反弹的势头。截至收盘,道指跌1.56%,报30946.99点;标普500指数跌2.01%,报3821.55点;纳指跌2.98%,报11181.54点。进一步的分析,让我们来连线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
市场交易主轴从通胀转向衰退
《全球财经连线》:隔夜美股下跌受哪些因素影响?
王昕杰:昨天晚上的美股出现了明显的回调。主要原因在于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落到16个月的低位。数据表明,目前的消费者受到了宏观经济以及通胀的压制,担心下半年的经济有可能大幅放缓,甚至落入衰退。在整个消费力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数据下滑。
从数据来看,目前消费者对于劳动力市场、商业、公司的前景,特别是短期前景,是比较悲观的。
同时,这也体现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今年上半年大多数的时间里,其实资本市场在交易通胀。跟通胀相关的投资标的事实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进入6月,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步伐,一次加息75个基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现在交易的主轴从通胀转向了衰退。目前的数据其实反映出未来12个月,美国衰退的风险其实在持续加大。
短期内美股波动仍会持续
《全球财经连线》:美联储能否稳妥“刹车”以冷却经济?美股熊市是否仍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王昕杰:如果加息步伐不断前进,而宏观经济确实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资增长停滞,就业岗位开始减少,失业率回升到4%以上,我们认为相关的数据一旦出现恶化,可能会令美联储开始扭头转向,把偏鹰派的货币政策转向较为和缓的步伐。届时,整个资本市场对于通胀的风险,可能就会有比较完整的反应。
否则在此之前,美国没有正式落入到衰退情况,货币政策也不断呈现紧缩步伐,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仍然会有衰退的担忧。我们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整体的股票市场仍处于风险较大、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利率的上行,可能成长股受到的抑制会比较大。但在经过比较大幅的下跌之后,我们仍然认为投资的估值,其实是出现了比较低的机会点。一旦风险经过比较大幅的释放,而资产价格也反映出衰退的预期,事实上是有机会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去做一个低位的买入,从一些防御型的股票,从一些长期投资分批买入的角度,仍然可以去做介入。
但这个部分仍然要观察宏观数据的表现,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的政策动向。所以短时间之内,美股波动仍然会持续,提醒投资人还是要留意未来可能存在的波动风险。
香港内地ETF互联互通7月4日启动
28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决定批准两地交易所正式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ETF纳入互联互通影响几何?我们来连线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
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标的
《全球财经连线》:香港内地ETF互联互通7月4日启动,对A股和港股市场将有怎样的影响?
夏春:中港两地的ETF通会在7月4号正式开始交易。ETF通上一共有87只ETF会纳入到这个交易范围,其中83只是A股的ETF,有4支是在香港,这些年ETF无论是在中国内地,还是在中国香港,都有长足的发展。
中国现在有超过600只权益类的ETF,其中包括一些非常有特色的ETF,比如光伏的ETF,稀土的ETF,非常吸引海外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我们也都知道,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现在在海外的一些指数里面占的比重还相对较低,通过ETF这样一种交易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去投资中国的标的。
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在香港其实也有超过140只ETF,覆盖的种类非常多,除了权益类以外,还有债券、商品、货币,甚至包括一些特殊策略的ETF,比如反向的ETF,杠杆的ETF。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ETF交易费用非常低,同时范围非常广,从风险管理方面来讲是非常好的标的。
这些年深港通、沪港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过去7年,截至今年5月底,据统计显示北上资金大概是1.6万亿元人民币,而南下资金超过了2万亿人民币,换句话说,就是国内的投资者对海外的产品,在香港交易的股票债券,其实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因此我也期待将来能够将更多的香港ETF纳入到ETF通,这有助于中国投资者、中国家庭多元化他们的资产配置,可以通过一些新的ETF来丰富自己的策略,做好风险管理。
最近港交所批准了新加坡交易所的A50在内的一些期货的ETF,还有一些碳排放的ETF,在香港也可以买到。除了ETF之外,现在的市场还有扩大互联互通的一些想法,比如可能会把更多的风险管理的产品纳入进来。还有跨境理财通,过去仅限于银行参与,未来一些符合条件的券商也可以参与跨境理财通,为中国家庭,为海外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丰富市场,(让市场)更加具有流动性,然后使大家从中受惠。
上交所:拓宽境外资金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渠道
28日,上交所联合中国结算发布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上交所债券市场的托管、开户、交易、登记、结算等事项。此举对中国债市的影响,我们来听取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的解读。
债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
《全球财经连线》:上交所拓宽境外资金参与债券市场渠道,此举对中国债券市场有何影响?
郑嘉伟:早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领导人就指出,我国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第一点就是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随即央行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2项具体措施,并制定了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对外开放“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债券市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
其实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要早于股票市场,1981年我国就发行了国库券;1984年我国就开始发行企业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二是债券结构发生变化,国债占比下降,地方政府债务占比上升,企业债占比出现倒U型走势;三是债券市场品种不断丰富。之前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品种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票、企业债四大类。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品种不断创新,推出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以及中票、短融、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等。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交易工具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等。
随着历史发展,目前我国债市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着投资者结构以商业银行为主,占比达到60.48%,远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占比;同时我国国债持有人较为单一、以商业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导致国债换手率偏低,流动性不足、市场化程度低的特点。更多机构持有债券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匹配风险,持有者往往持有到期,导致换手率偏低,一定程度制约了货币政策在金融市场的传导效率。随着债券通开通,我国债市整体境外投资者参与度从2014年6月的1.6%逐步攀升,到目前,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数量占比相对较高接近10%。
我国债市境外投资者参与度逐步攀升
《全球财经连线》: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以年均约40%的速度增长。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
郑嘉伟:2016年以来,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以年均约40%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仍将延续,虽然近期有美联储加息和汇率的扰动,尽管如此,但相较于美国(38.3%)等发达经济体的债市外资占比而言,我国债券市场外资参与度仍然偏低,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交易所拓宽境外资金参与债券市场渠道,有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优化市场结构,通过多元化资金供给,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 杜弘禹 赵越 李依农
制作:袁思杰
见习记者:郝佳琪
拍摄:陈蓁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