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英国频道
一路风雨总向前,一路加力提速国际化发展。今年是中国建设银行扬帆出海,落地伦敦的三十周年。2014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见证了英国境内人民币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伦敦作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地位的持续巩固。
建行伦敦分行行长杨爱民在采访中表示,当下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依然面临着考验,伦敦分行将继续践行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推动者和市场领先者的使命和职责,把握金融开放的脉搏,加速拓展海外业务,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坚韧前行。
英国离岸人民币清算量再创新高
人民网:多年来,中国建设银行致力于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一流银行集团,梳理30年在伦敦的发展之路,伦敦分行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节点?
杨爱民:伦敦是中国建设银行在海外布局的起点,是国际化发展的第一站。1991年11月,建行集团首家海外机构——伦敦代表处成立。2009年3月,伦敦代表处升格为建行集团首家商业银行类全资子行——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2015年2月,建行伦敦分行正式开业。截至2021年6月末,伦敦分行总资产达到90亿美元。
最具意义的是,2014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被指定为英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经过和同业两年多的共同努力,英国成为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截至目前,英国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累计清算量已突破57万亿元,预计在2021年底将突破60万亿元,继续保持伦敦作为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地位。目前伦敦分行为全球73家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并且是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的人民币清算主账户行,参加行主体多元,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伦敦分行将在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网:您提到的数字令人鼓舞,2015年人民币清算量才刚过5万亿元,可以说是增长迅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以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融合,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从初级版演进至升级版,新的发展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面临着哪些困境和挑战?
杨爱民: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自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来,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币清算行基本覆盖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境外市场接受人民币程度普遍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经过7年多的打造,人民币清算量一直稳步提升,以伦敦为代表的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我们也看到,去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离岸人民币发展短期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完全恢复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跨境融资需求有所减弱。此外,合规风险导致企业增加运营成本和经营的不确定性。英国监管秉承原则性监管及风险为本的导向,一方面被监管机构有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满足监管要求需要付出较高的合规成本。但总的来说,市场对人民币国际使用前景整体持长期乐观预期,建行伦敦将充分利用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域优势,履行好清算行职能,进一步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打通在岸、离岸人民币互通渠道,为市场提供强有力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持续助推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
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培养
人民网:这些年,中资银行在国际上开疆拓土成绩可圈可点,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还不是”大而强”的国际化商业银行,特别是在伦敦这样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中资银行该怎样持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杨爱民:提升国际竞争力,或者说中资银行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培养。伦敦的优势在于当地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个优势积极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吸引更多了解世界的人才。同时,从金融发展理念的方面来讲,我们的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增强辐射区域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我们的规模经营和影响力,当然,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资银行总资产在英国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我相信今后中资银行在伦敦的地位一定会稳步提升,成长空间很大。
未来,建行伦敦分行将依托伦敦地域优势和金融中心地位,合规优先,稳步开展业务,重点拓展牵头银团业务,全方位支持中资走出去企业和总部位于英国的大型跨国集团,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跨国企业集团全球化综合服务能力,跟进并推动中英战略合作项目落地。坚守合规风险底线,深耕细作英国本地市场,倾力服务在英中资企业,发挥清算行特有优势,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
人民网:过去一年多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脱欧对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因此受到挑战,您对金融领域的中英合作未来怎么看?
杨爱民:伦敦作为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它的长处在于秉持创新开放的态度,能够引领国际金融的走势。脱欧后,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肯定是受到了挑战,但是我认为只要继续秉持自由开放包容,坚持创新和变革,短期来看,伦敦是能够经受住脱欧带来的考验和挑战;长期来看,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中英一直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彼此之间也有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目前来看,在地缘政治冲突下,中英关系发生变化以及前景不明朗,影响中资企业在英国的投资进程和投资意愿。但另一方面,英国是一个务实、成熟、有韧性的国家,伦敦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中英两国在经贸领域具有共同的利益和长期合作发展的经验,因此,从长期来看,两国经贸合作将会在螺旋式轨道上稳步前进、发展。
更要在当地“走进去””融进去”
人民网: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都在不断深化本土化运营。请您谈谈对”多元兼容”的理解,在公司跨文化沟通,促进文化融合,建设好的团队文化方面您有什么体会?
杨爱民:国际化大公司一定是多元的、兼容的,体现在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欢迎不同背景的人,认可多元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员工提出不同的想法,在友好环境中寻求问题解决和发展之路。伦敦分行有意识地打造多元化人才的队伍,我们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员工不会讲中文,但大家都能够集思广益、积极参与公司建设和发展,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积极融合、相互合作是有挑战性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也收到了来自员工积极的反馈,尤其是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
人民网:您谈到的是多元文化融合,中资企业在海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要在当地“走进去””融进去”,更要有合作共赢造福当地的情怀和担当,这些年建行伦敦分行是怎样积极融入伦敦当地提升海外形象的?
人民网:多年来,伦敦分行致力于融入本地文化,积极参与本地社区活动,展示企业良好形象,我们多次参加中英公益新春音乐之夜、金融城市长巡游活动、赞助伦敦青少年合唱团、组织员工为流浪者捐赠圣诞节礼物等。其中,伦敦青少年合唱团有团员264人,都是在伦敦接受教育的 3 至 22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合唱团通过教授合唱技巧、参加演出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信心并克服心理障碍,使得一些问题少年回归正常生活。合唱团的团员中仅44%为英国白人,其它团员均为其它国家、地区不同种族的儿童,通过合唱活动促进各种族融合。去年疫情爆发后,建行伦敦全力支持英国当地抗疫工作,通过中国驻英大使馆向英国卫生部捐赠10台重症急救呼吸机,还先后向牛津大学附属两家机构、伦敦当地NHS四家医院捐赠了医用口罩等物资。我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认为,用实际行动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让当地社会看到建行的行动,增加了解和互信,自然会树立和提升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我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建设银行能够为促进中英两国交流发挥一些作用,比如安排有潜力的年轻一代英国人来我们中国建行实地体验,可以去到我们的服务网点交流,大家多交往多沟通,形成情感共振,让我们一起向世界讲好建行故事中国故事,传播建行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服务全球经济发展。
文/视频 余颖 武一丹 张梦琪 邱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