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遭受祝融之灾的新加坡龟屿拿督公庙有段独特历史,史记灵验异常

Image

华夷亲善,拿督公作为化外之神,虽非“正祀”,移民因其神格与后土相似而崇祀。

Image

新发现的龟屿“百姓爷公”香炉。(马来西亚学者廖筱纹博士提供)

坏消息传来!龟屿拿督公庙于4月17日遭受祝融之灾。新闻见报后,内心颇觉感触,原因是在疫情暴发前,曾充当向导与韩国友人前往游览。更吸引我的是岛上的福山宫大伯公庙与拿督公庙,两处与新加坡早年移民和检疫历史有连结的古迹。和龟屿咫尺之距的圣约翰岛上,曾建有检疫站,对移民进行检疫、隔离。然而英殖民地政府最初在这两座小岛,先营建的是讯号站,导航往来海峡的船只,后来才是我们熟知的检疫及其他用途。

对于这两座与移民史有密切关系的岛屿,以及这两处古迹,我一直对其历史好奇。疫情前的龟屿之旅,居然有个意外收获,在拿督公庙内发现一座带有铭刻的清代石香炉。解读香炉上的铭文后,正想重回岛上再作田野,以期对解读有所领悟时,疫情肆虐与封城,使我不得不将此事暂时按下,未想圣祠竟遭此难。

莱佛士先停泊龟屿海面


Image

龟屿拿督公庙火灾前原貌。

龟屿(原名Pulo Tambakul,今称Kusu Island)原先只是一座礁石,通过新加坡海峡,必定会经过其周围的海域。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为在对华贸易上摆脱荷兰人的牵绊,遂命莱佛士到马六甲海峡,寻求一个更为理想的商站。与天猛公订约后,莱佛士启程离开新加坡回返槟榔屿,途中写给东印度公司总督秘书一封信,报告他已经开埠新加坡,并且委任法夸尔上校为驻扎官。另外,他观察到往来于新加坡海峡及中国的船只,都必须通过圣约翰岛(St John Island)附近约半英里的水域。

莱佛士指示法夸尔先在龟屿(当时称作Peak Island)设立一个讯号站,让往来的船只可以落锭停泊,补充食水。18世纪以来,英国与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竞争非常激烈,荷兰因为据有爪哇的巴达维亚(雅加达),并以此为大本营对马来群岛进行物资掠夺、殖民与贸易。同样的,英国也希望在马六甲海峡能取得一优良中转站,我们可以从莱佛士最初选择新加坡知道其远见。龟屿的历史与新加坡开埠史分不开。

拿督公庙内的碑刻


Image

1921年的中文碑石。

早年圣约翰岛和龟屿常被混淆。以致后来有一段时间,人们将“新客” (战前的新移民)被送往圣约翰岛检疫站隔离时,形容为“禁龟屿”,原因是两岛咫尺相对。至于岛上熟悉的大伯公庙及拿督公庙,究竟创于何年,尚无定论。

火灾前的拿督公庙内,供奉三座圣墓。分别是“拿督”阿杜拉曼(Syed Abdul Rahman)和他的母亲加利卜(Naik Raip)与姐姐法蒂玛(Siti Fatimah)。据1970年《海峡时报年刊》(Strait Times Annual)Goh Tuck Chiang的一篇特写记述,信徒祭祀“拿督”阿杜拉曼以求健康,祭祀其母祈求得子,祭祀其姐求姻缘。并根据田野所得,推测拿督公庙或创建于1889年。

实际上龟屿拿督公庙创建的确切年代早已模糊不清,古迹遭受火患后,考证将更加困难。1893年3月7日的《叻报》,在龟屿进香期时有过一段报道:

附近棋樟山之龟屿有吉灵神焉。神之迹则颇费详稽,惟其灵验异常,凡往祈求,莫不如向斯应。每岁开香两次,一为正月十五日,一为九月十五日。每届香期,本坡男妇老幼,往回朝圣者络绎不绝,香火极一时之盛,亦南天罕见之灵神也。

文中所谓的“吉灵神”,应该是今天的“拿督公”。

火灾前,庙内三根柱子上各镶有一方1921年款的碑石,分别以中文、英文及爪夷文(Jawi)铭刻纪事。中文碑曰:

龟屿老仙女有上身到何明发先生处,门牌140号(作苏州码写法)。蓝豆巷,大英一千久百一七(作苏州码)。以上列位喜助捐起新庙,郑元吉先生、王水斗先生、陈生宗先生、甘炳发先生、陈水房先生、阳花兴先生、郑金娘。以及列为先生。中华民国十年(1921)九月立。

Image

1921年的英文碑石。

纪事铭文透露了一些历史:

一、在1917年时,居住于本岛“蓝豆巷”的何明发(据英文铭刻,何明发是侨生“峇峇”),被龟屿的“老仙女”选为降乩(被神明附身)的对象。

二、至少有七名信徒在这一年捐钱,于此建筑新庙。首位捐献者王水斗,其名字亦出现在1927年龟屿大伯公庙(福山宫)重修的铭刻上,包括先在1925年喜敬一座精美的石质香炉(香炉上刻有龟屿大伯公庙,乙丑年,王水斗敬),此次福山宫重修他捐献250元,捐额名列首位。王水斗祖籍福建东山县,经营黄梨业,历任中华总商会福帮会董。并曾捐赠3000元予后港斗母宫的创建。

三、铭刻上的“蓝豆巷”的确切地点,根据另一碑石上的英译铭文,注明为Rangoon Road,即今天的仰光路。而“蓝豆巷”的“蓝豆”,似乎是“拿督”的同音异写。究竟仰光路为何还俗称为“蓝豆巷”?则需要进一步了解。

新发现的光绪十年香炉


Image

龟屿拿督公符咒。

就在前年与友人参观拿督公庙时,发现一座石质斗形香炉上,镌刻几行铭文:

龟屿,百姓爷公,光绪拾年(1884)九月立,怡成号郭氏送。

石香炉被漆上一层厚厚的黄色乳胶漆,字体不易辨认。香炉上的铭文对岛上拿督公庙的历史溯源,不但有所帮助,也为华人祭祀“拿督公”的概念,提供珍贵的史料。首先是香炉上的“龟屿”二字,这应该是目前所见铭刻文献上,最早出现的龟屿中文地名。虽然知道龟(Ku)屿(su)是源自闽南语(“屿”字闽南音作“诗”)。但究竟始于何时?且马来地名,无乌龟之义。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百姓爷公”这个名称。原来百多年前的华人信徒,将庙里奉祀的神祇称为“百姓爷公”。这令人想起奉祀于马六甲青云亭护厝内的一尊神明“大众爷”。“百姓”与“大众”二词相近。“大众爷”崇祀源自闽台地区对无主孤魂或枯骨的祭祀。早年闽地动荡不安,常有兵灾、械斗或瘟疫等突发事件。对死于非命及客死异乡的幽魂,人们通常设一小祠庙或祭坛来祭祀与抚慰,有些“大众爷”则陪祀于地藏王庙内。另外,台湾还有“义民爷”“有应公”“万善爷”等不同称法的崇祀,祭祀功能相似。此光绪十年香炉上所镌刻的“百姓爷公”,同样是上述一类的无主孤魂。至于华人何时开始借用原乡崇祀的“百姓爷公”之名,代称本土的马来圣墓(Dato Keramat),暂无法理清。无论如何,此乃研究龟屿早年历史的珍贵铭刻文献。

拿督尊称溯源

既然“拿督”一名原自马来世界,那先从现存马来文献着手。翻阅马来宫廷经典文献《马来纪年》,就能看到以“拿督”尊称的记载。“拿督”(罗马拼音Dato、Datok、Datoh、Datuk皆同)也译写为“那督”“哪督”等。此名称在马六甲王朝时代原是置于官阶名称前的尊号。同时代重要的官阶包括首相称为“本达哈拉” (Bendahara)、财政大臣“天猛公” (Temenggong)、水师提督“拉沙马纳”(Laksamana或Laxmanna)。据早年英国的马来亚史学家温士德(Winstedt)之看法,马六甲王朝的朝廷典制,是第三任君主确认下来的,且可能是源于古印度化帝国室利佛逝。

《马来纪年》记载新加坡拉王朝(Singhapura)时,有以“敦”(Tun) 这个尊号冠于王室成员名字之前的。今天“敦”与“拿督”之尊号,依然被马来西亚苏丹用来赐封包括华人在内的有功人士。其中以“敦”更为尊贵,如马来西亚已故前财政部长及华社领袖敦陈祯禄曾先后被赐予“拿督”和“敦”的尊号。

华人拿督的最早记载

“拿督”一词最早或见于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书中记载“大泥,吉兰丹”(今北大年与吉兰丹)时曰:

初漳州人张某为“哪督”(督字原文从口),“哪督”者,大酋之号也。

可见“拿督”是相当于地方头人或土酋的一个官职。书中记述,明代时北大年于吉兰丹的华人移民(称为流寓者)甚多。因此当地统治者会在华人群体中,设官职来自我管理。这类似于后来荷兰及英国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人社区,施行的“甲必丹”制度。

无独有偶,吉兰丹一些华人神主牌文献上,还能见到“拿督”的封号,只不过是异写为“哪督”二字。上世纪80年代,任教于马来西亚大学的德国籍汉学家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吉兰丹抄录中文铭刻资料时,发现一些神主牌文献,内牌墨书亦见“哪督”封号。其中一位名为黄志德(卒于1880年)的漳州人除了被封为“甲必丹”之外,还被赐予“哪督”封号。有意思的是,其夫人陈氏(卒于1885年)亦诰封为“哪督娘”。

可见马来半岛的统治者,赐封华人为“哪督”,委任其辅佐管理地方华人社群的做法,至少从明代中晚期,一直延续至19世纪。到了近代,拿督的尊号已经转化为苏丹每年华诞时,授予有功人士的勋衔。实际上今天的拿督勋衔,较为类似于清末时捐官所授予的虚衔。然在马来半岛,我们却能在中文文献上,见到华人受当地统治者赐予“哪督”一职,来管理当地的华人社群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明代晚期。

汉化的“公”与巫化的“大”

融入与在地化是南洋华人移民社会的历史进程。“拿督公”的“公”字,与“大伯公”的“大”字,即是在尊称对象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汉化与马来化(或称本土化)现象。

由于是尊号,拿督一词同时被马来民族转换为称呼神明或敬畏的灵异。马来民族原本就有称为Keramat的圣墓或圣迹崇祀,Keramat源自阿拉伯文,乃圣神之意,马来世界在伊斯兰化以后借用此语,有时也称为Dato Keramat,转换具体从何时开始暂无法理清。我们可以在马来文豪文西阿都拉的自传(刊于1849年)里看到这个用法。阿都拉随友人前往甘蜜园观看华人私会党的入会仪式时,将华人祭祀之神明与神坛称为“拿督”。

有意思的是,华人将马来民族的Dato Keramat汉化,在“拿督”(Dato)后加一“公”字以尊称。然后再继续转换为同音同义,写法不同的“蓝陀公”“哪督公”等,不一而足。早年华人移民崇祀的土地神,在华南原乡被尊称为伯公、福神。然后华人的伯公、福神倒过来被马来人尊称为“拿督伯公”(Dato Pekong),这个名词还被收录在早年的马来词典里。华人称呼“大伯公”的“大”字,应该是把Dato简化为to音。早年在德光岛上还有座“缎伯公”庙,也是属于圣迹或英灵崇祀。说明“伯公”前的“大”或“缎”,同是汉化的本土马来语尊称。

马来半岛的拿督公崇祀

除了新加坡的龟屿,早年的拿督公祠庙亦见于马来半岛各地。例如马六甲州亚罗牙也(Alor Gajah)县的马接(Machap)地方,有座“拿督马接”(Datuk Machap)圣祠,华人称为“马接亭”。亭内一方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中文碑石《哪啅见造亭宇碑记》,记载圣祠历史已有200多年。后由马六甲青云亭主陈温源倡议修建亭宇,并捐金50元。部分的新加坡华人还参与捐献。马六甲与新加坡的华人峇峇社群,本就是一家。因此甲、新两地的华人互动极为频密。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北部的吉兰丹州加腊士河(Sungai Galas),历史上盛产金砂,华人甚早移民于此,并从事淘金谋生。内陆的话望生县(Gua Musang)布莱村(俗称金山)有座著名的观音庙水月宫,马来西亚学者廖筱纹博士曾作深度田野调查,并著有《金山作客》一书。她考察后发现,水月宫周围有三处“拿督公”祭坛,其神格与祭祀功能相当于华人的土地神。土地神又有华、夷之别。每年的观音诞庆典,一并祭祀庆贺。此处拿督公祭坛的形态亦完全华化。唯金山拿督公的临时神位,只能安置在水月宫外,说明其神格与管理之“境”有一定的区分。“拿督公”崇祀不单流行于马来半岛及新加坡,亦存在于印度尼西亚一些地区的华人社群中。

拿督公信仰汉化与功能转换

相信中年以上的人,以前在路边的大树下偶见设有小祭坛或神龛。树干上缠绕黄颜色的丝绸,横联绣有“拿督公”字样,祭品用槟榔、甘文烟、咖啡及白蜡烛。这即南洋地区常见的拿督公崇祀方式。虽然拿督公的“公”字,带有人格化的意思,但过去华人崇祀的拿督公祭坛,据梅井(曾松华)编著的《马来人风俗》中《没有固定形象的拿督公》记述,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时,尚无人格化形象的拿督公神像出现。前述1921年碑文透露的“老仙女上身”的事迹,说明了拿督公信仰早已经结合道教中的扶乩动作,呈现华人民俗信仰色彩。

如今新马华人社会,拿督公已进一步人格化,并且衍生出头戴“宋谷”,身着“纱笼”的老者形象。祭祀神龛则常见对联曰:

拿管地方兴旺,

督理财源广进。

可见拿督信仰已经深度汉化。更重要的是,拿督公的祭祀功能也从马来圣墓、山野的土地神、孤灵,转化为求取横财的神明。

拿督崇祀令人想起封建王朝对于民间信仰的“正祀”与“淫祀”的宗教规范。中国历朝历代对祭祀有严格规定,除了国家规定准许祭祀的神明,和祭拜祖先之外,祭祀未被列入祀典的神鬼,称为“淫祀”。这主要是为了杜绝地方为了敛财、骗色,利用祭祀作为工具来颠覆朝政。《礼记》曰: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清代诠释《礼记》的孙希旦对此解释:

淫祀本以求福,不知淫昏之鬼不能福人,而非礼之祭,明神不歆也。

古代帝王主要是以“赐额”“封号”的方式(如妈祖、关帝等),让百姓知道,哪位是享祀的正统神明,何者严禁祭祀。华夷亲善,拿督公作为化外之神,虽非“正祀”,移民因其神格与后土相似而崇祀。然从现代多元社会发展历史而言,龟屿“拿督公”崇祀及其古迹,是值得我们仔细记录和探讨的。

(本文参考学界众论述成果,并感谢马来西亚学者廖筱纹博士提供相关图片及意见。)

相关阅读:

  • 新加坡龟屿岛大火,烧毁三座圣祠!

  • 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No!历经百年的她绝不简单……

  • 幸免于火却消失三四十年!200年历史福建人古庙楹联从美国回归新加坡

文:吕世聪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505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Image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赞 2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Image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Image

ImageImag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