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资深记者眼里的新加坡

内蒙古日报资深记者湘茹是我在内蒙古晨报工作时的老同事。

她那时担任内蒙古晨报顾问。

我和她共事3个月。

算是老熟人吧。

日前我俩恢复了微信联系,谈起她在新加坡照顾孙女时对当地的观感。

她说,新加坡由于疫情,好多人都失业,比例挺大的,疫情现在又有反复,来这打工不容易。

来打工很麻烦,要先交大概2万多人民币的中介费,前几个月或前半年都是给人家挣中介费,然后才能自己挣钱。

而且都是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比如厨师,杂货店跑腿儿,端盘子。

当地没有资源,关着国门或者世界不流动,对它影响很大。

内蒙古日报资深记者眼里的新加坡

我儿子现在做一个小网站,不是什么大手笔,工作也很受影响。

他也是过着普通人的日子,但是新加坡的环境,人的素质,要比国内好得多。

还有一个就是读书可能要比国内要好。

它这是双语教学,主要科目授课,包括数学,孩子们讲话,跟老师的交流,全是英语。

不过英语的发音不是特别准。

这里华人多,简单的交流都可以用华语,但是好多人华文很浅,这儿学华文也学得很浅,跟咱们那儿没法比。

不会华语在这儿凑活,不会英语也凑合,但是很难。

这里平面媒体干脆就不行,他们才500多万人口,联合早报非常勉强地维持,杂志,尤其华语的根本就不行,看的人很少,年轻人全是看英文的。

小朋友学着学着就开始觉得喜欢英文,对华文,得使劲拧着学,孩子们都觉得华语太难学。

这里这么少的人口,现在能干啥呀,他们现在好的就是银行,还有炼油旅游这些东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