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国土面积710.2km2,仅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市型国家。新加坡作为一个闻名遐迩的“花园城市”,其步行交通系统让每一位步行者犹如在城市大花园中漫步。整个步行系统悉心为步行者营造舒适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此鼓励公众选择“步行+公共运输”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其世界一流的步行交通系统

是如何打造的呢

我们一起往下看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根据组屋住宅区、商务区、交通综合体、休闲滨水区等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了各种步行子系统,并通过城市道路人行道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步行系统,以满足不同出行目的居民的出行需求。此外,新加坡步行系统包括地面、空中及地下步行系统,使得行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赏这个城市。

01

优质连续的组屋步行连廊系统

新加坡组屋是供新加坡人居住的公共房屋,约85%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组屋。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组屋按步行尺度设置邻里中心,组屋沿街不设商业,而是将公众的日常生活需求通过步行集中组织在邻里中心。

公众日常生活出行通过独立的步行系统由组屋住宅到邻里中心,工作出行则通过独立的步行系统由组屋住宅到公交停靠站、轨道交通车站或多层停车楼。组屋住宅区的步行交通以组屋电梯口、邻里中心、停车楼和公交站等为点,以组屋底层架空区和步行连廊为线,形成组屋区优质、系统、独立的步行系统。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组屋采用开放管理,底层一般为全架空区,作为纯步行空间。在步行连廊通道上,每幢组屋之间以及组屋与主要步行端点之间通过有盖连廊(linkway)进行连接。

· 一方面保证了住宅区内步行流线的独立空间,保证步行者的绝对安全;

· 另一方面,可以挡避风雨侵袭和艳阳照射,居民无需打伞便可到达主要的步行目的地。

对于不在连廊通道上的组屋,步行与车行间则可能存在交叉,但此时机动车必须让行人。

新加坡新建的组屋停车楼顶或住宅屋顶一般会设置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与底层架空空间共同作为步行系统中的停驻空间和公众的游憩空间。在底层架空区域,会设置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以及供学生学习的场所,人们通过连通的步行连廊系统可以方便地到达这些场所。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02

舒适便捷的商务区步行通道系统

在新加坡商务区,步行至少有城市道路人行道、一层骑楼步行、二层天桥步行、地下隧道步行四套步行系统中的两套,公众步行有多种选择方式。在新加坡滨海湾地区,则同时规划建设有这四套系统。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地下隧道步行主要是基于轨道交通车站设地下步行通道将主要的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连接起来。地下通道在建设之前,规划部门对地下通道两侧的商业面积规模、位置等提出具体要求,总体原则是以公众步行为先,辅以少量商业满足过路公众的需求。商务区的地下步行通道,比较典型的是连接地铁绿线政府大厦站和地铁环线菜佛士城站的城联广场(City Link Mall)。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金沙购物中心

二层天桥步行主要是将各幢公建的二层通过人行天桥连接起来,其中每幢公建需要为公共空间贡献二层的一部分建筑面积,使天桥步行形成系统。

人行天桥横跨城市道路,或为纯步行交通空间,或在两侧设置商业。而设置商业的天桥,其层数有时随商业层数而设,即商业有几层,天桥就设置几层。例如滨海湾购物中心将文华大酒店、泛太平洋酒店等几个酒店的裙房通过天桥连接起来,形成大尺度、大规模的购物中心。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03

集约紧凑的交通综合体步行换乘系统

新加坡为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将住宅、商业、轨道交通站、公交换乘站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功能交通综合体。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交通综合体内的换乘系统以通道和连廊两种方式为连线。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站之间的换乘一般通过穿越枢纽内商业区的步行通道来实现。交通枢纽与组屋之间的步行一般采用有盖连廊连接,连廊的连续设置考虑了缺乏方向感的行人的尴尬。在连廊所在区域,步行优先级最高,与车行道路相交时,若无信号灯,则需车让人,以确保公众的步行交通安全。

此外,考虑缓解来往逛街人群和换乘人群的候车疲劳感,在交通综合体内设置了各种休息座椅。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04

舒适惬意的滨水区步行休闲系统

新加坡是严重缺水国家。为此,将各条河流拦坝与大海阻隔,设多个汇水水库。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滨海湾水库

新加坡以这些水库为基础,建设为公众服务的大型公园,并以河道为基础,设置连接这些大型公园的步行连接道,且为方便公众休息,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座椅。

在公园步行连接道上,人力自行车可通行,划分了具体的自行车与步行空间。公园连接道与车行干道相交,一般为立体交叉。一般两个公园之间的连接道长度超越了普通步行忍受范围,但这其中任何一段都成为人们休闲、健身、跑步的理想场所。

这些步行设施利用率很高.即使到深夜12点,还有公众在跑步。在节假日白天,连接道上公众更多。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此外,新加坡为打造优质居住环境,在榜鹅特意挖河道,连接两个蓄水河道,在开挖河道两侧关注景观建设,设置优质的纯慢行空间,为公众创造了理想的休闲场所。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母亲河,滨海湾就位于新加坡河的入海口附近。在此地区,有沿河而建的林荫步行道、滨水人行道和滨水木板道等多种纯步行空间。考虑到新加坡炎热干燥的气候,在这些步行道上,还设置了专供行人使用的风扇和向空气中增加湿气的设备,以降温造风改变步行者周边的小气候。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河

05

安全连续的城市道路步行系统

新加坡城市道路步行系统由各级各类城市道路人行道、人行横道和人行天桥等组成。

新加坡沿街建筑设有骑楼,居民沿街步行至少有人行道和骑楼两种选择。人行道紧临机动车道,直接遭受日晒雨淋,空气环境质量和舒适度不及骑楼、地下、二层等其他层面的步行系统,公众步行首选后者。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骑楼街道

这样新加坡城市道路人行道的人流量很小,一般仅允许两人并排通行,但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则设置了较宽的绿化带,绿化带上植有草皮和树木,交通标志标牌和牌很少,步行尺度和环境宜人。

新加坡交通规则是左行,其人行横道的交通组织方式可分为两种。

· 在有信号灯的路口,行人直行过街处没有斑马线,仅在过街处施划两条实线或者虚线作为人行空间,绿灯放行时,行人可以安然通过,不用顾虑有车辆闯过。

· 斑马线大多划在没有信号灯的路段或道路交叉口的左转与行人冲突处,只要有行人踏入其间,所有过往车辆必须停车让行,这时,行人有绝对的优先通行权。

新加坡几乎每个信号灯路口都设有停示灯,行人要通过路口时,需要按动停示灯,路口的行人信号灯会据此判断是否与机动车信号灯同步显示绿灯。这样既避免了机动车不必要的等候时间,也便利了行人的通行。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新加坡的人行天桥(link-bridge)主要设置在有中央分隔带的交通干道沿线的公交站附近,主要目的是服务公交乘客的换乘。若人行天桥邻近组屋,则通过连廊进一步连通到组屋的步行系统之中。

新加坡城市道路人行道铺装考虑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在商业区,人行道两侧还设置了大量的休息座椅.供行人短时休息。

以人为本,新加坡让行走更安全

随着公众对生活环境品质

和安全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

构建舒适宜人

连续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

已成为当务之急

新加坡多管齐下

打造了满足

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步行交通系统

值得学习借鉴

编辑:母晓岚

来源:规划与交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