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唐朝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在中学学过,不仅学,还需要背诵。这首诗又长又拗口,很不容易记住,唯独有一句朗朗上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以让人过目不忘。

就凭这一句,杜甫那悲天悯人的宏大救世情怀,从此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大脑回路里,不管多少年过去,这句诗依然记忆犹新、随时脱口而出。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新加坡友人谈起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墙上有这句诗,并且是由国宝级书法家潘受所写,我忍不住好奇,随友人专程前往参观。尽管我已有思想准备,但是看到真迹时还是颇为震撼:巨大的墙壁、巨大的中堂、宽博雄浑的书法,非常贴切地挂在此处——建屋发展局的大厅!

我不由得拍腿叫绝(现场没有“案”),难怪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政策能够成功!难怪新加坡没有房奴!就是因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啊,新加坡人托杜甫的福,住进了物美价廉的政府组屋。

“居者有其屋”,出自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指凡是需要定居的人都能获得住所。1964年,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我们的新社会,居者有其屋是关键”,由此揭开了建屋发展局大规模兴建组屋(公共住房,相当于中国的政府福利房)的帷幕,并随之启动了中央公积金系统。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李光耀与他身后的组屋区

1960年代初的新加坡,160万人口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超过50万人口挤在狭小的陋屋里,环境肮脏、条件恶劣,那是火灾、传染病、犯罪的温床。

1969年,在李总理提出“居者有其屋”后,5年时间建成5.5万间组屋,平均每天30间。到1970年代,新加坡已经基本解决了国民住房的严峻问题。如今,85%的新加坡人住进了组屋。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组屋的价格低廉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买得起,建屋局根据购买者的收入发放贷款,确保购房者每月的还款额不超过收入的40%。此外,购房者还可以申请商业贷款。政府对首次购房者、低收入家庭、选房靠近父母居住地的子女,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这其中透露出的不仅是价格上的让利和经济上的补贴,更是人文上的关怀!

当然,新加坡政府对组屋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有力的,比如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单身人士要到35岁才有资格购买、购买后5年内不能转让、不能用于商业用途、不能整房出租,等等。这些严苛的规定无非是为了确保组屋的用途——自住。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组屋建成后,新加坡政府并没有高枕无忧,一系列的粉刷、翻修、改造、重建计划迅速跟上,新加坡的组屋室内装修简单实用,外墙每5年粉刷一次并且变换颜色,新加坡政府心思就是这么缜密,专治不服!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在每个组屋区里,还建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商店超市、湿巴刹(菜市场)、小贩中心(小商品摊档)、咖啡店、食阁等,还有篮球场、儿童游乐场、跑道等娱乐设施。组屋小区附近一定有诊所、学校和公交、地铁等。新加坡的组屋区,诠释著“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

新加坡有四大种族: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欧亚裔族,建屋局用抽签制度来确保每一座组屋里有比例均衡的各种族住户。这才是真正的管家政府,不仅管菜米油盐的生活线,还维系家族成员的感情线,而老百姓的生活线加上感情线,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生命线。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秘诀

说到底,新加坡的领导人学过杜甫的诗、记住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并且付诸行动了,使新加坡确实做到“居者有其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