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琪 suwenqi@sph.com.sg
宋慧纯 hcsong@sph.com.sg
辅助生活设施协会制定初步的业界指导守则,以期促成自我监管机制的建立,为这个养老模式的新兴领域进一步铺路。
上述指导守则涵盖经营辅助生活设施的六大范畴,即入住安排、租赁与费用、看护服务、设施与其他服务、营运方式,以及监管方针。
辅助生活设施协会(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 Association,简称ALFA)本月18日公布守则摘要时说,制定标准旨在辅助政府即将推出的医疗服务法令,多名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医疗专业人员都参与其中。
服务提供者将从明年起采纳相关标准,协会邀请所有符合标准的业者展示其颁发的认证书。
守则文件补充,目前已订立的标准仍处于第一阶段,协会将继续寻求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的意见,以在未来几年制定更全面的标准。
其中,协会就居住环境列下主要设计原则和考量,最基本是让年长住户觉得熟悉、安全且易于行走。
另一大考量是要避免过度刺激住户。协会理事长黄玉亲医生受访时解释,这意味着养老设施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年长者可能因每天得面对太多不同的人而感到焦躁不安。
她说:“老年护理不能讲求规模经济效益,建造80个至100个单位集中照顾。恰当的规划应采用八人看护20人的模式。”
尽管政府已着手探讨可发展辅助生活的地点,但详情尚未公布。向来关注年长者课题的曹氏基金会执行总裁彭金珠建议,可考虑将现有的组屋单位改造成适合年长者居住的辅助生活单位,挑战在于如何确保服务到位和进行适当改造。
曾到美国、荷兰、日本等国考察的她以西方辅助生活设施为例解释,设施内可有10间独立房间,但同时有共享休闲和用餐空间等,类似现在盛行的各类共享空间。
初级医疗保健设施
规划时须下足功夫
她也指出,如果要这么做,就必须在初级医疗和保健设施规划上下足功夫,将这些服务与辅助生活设施衔接起来。例如,周围要有方便年长者就近求医的诊所等。
多年来经营年长者相关服务的芽笼东老人之家前主席刘明水则建议,辅助生活设施可由民间或宗教团体打理。
“我相信包括很多宗教团体都是在推动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事务。我觉得应该鼓励这些人发挥长处、凝聚力和影响力。”
刘明水说,这些团体可将会员和支持者组织起来推动社会福利工作,再由政府从中帮忙推动这类原地养老的模式,不管对社区里的居民或有需要的年长者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