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得提高雇主与员工缴交率 杨莉明:扩大公积金用途须多方面考虑

过度扩大公积金的用途,意味着国人的退休存款可能变少,政府或需要通过提高公积金缴交率来弥补差额,而这对雇主和雇员都不利。

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在昨晚播出的电视节目《空中访民情》中,指出这一点。

有嘉宾向杨莉明抛出“公积金存款是否看得到却摸不到”的问题,质疑政府为何不在保健储蓄和偿还房贷之外,进一步扩大公积金的用途。

对此,杨莉明强调,这并非不可能,但“用得越多,到了真正需要退休的时候,能够做为退休收入的款项就会越来越少”。如此一来,政府或得考虑增加雇主或雇员的公积金缴交率来弥补差额。

她指出,增加雇主的公积金缴交率,意味着人力成本的增加。

“如果企业未必要在我国进行生产,那它可能会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太高,而转移基地到其他地方。”

至于雇员,倘若他的公积金缴交率提高,工资却没有相应调高,这将导致他每个月带回家的收入减少。

杨莉明因此强调,扩大公积金用途有诸多考量,必须取得平衡,否则结果可能不理想。

人力部也观察到,年满55岁、符合提款条件的公积金会员当中,约四成选择继续把钱留在公积金户头里以赚取高利率。

杨莉明说:“但是,有一小部分公积金会员,很可惜的,他们提取款项后,仅仅是把它转入一般的银行户头。我觉得他们可以重新考虑一下,因为55岁后提取公积金存款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他随时都可以提取。况且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很简单,一天之内就可以提取存款。”

可充分发挥年长者优势

除了公积金存款,杨莉明昨天也在节目上与嘉宾探讨了法定退休年龄的课题。

她分享,有一回大家在讨论为立国一代举办活动时,一名基层领袖对他们说:“你们要记得,立国一代的我们是充满活力的,我们还有很多才华要展现。”

杨莉明认为,充分发挥年长者的这份潜在力量,可成为我国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考虑到我国劳动队伍中,有四分之一是年龄在55岁以上的。

她也强调,政府设下法定退休年龄,其实是为了给予年长员工保障,确保员工在62岁之前,不会因年龄关系遭解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