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警察部队首次举行特警部队研讨会,来自13个国家的“防恐精英”,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互相交流及分享防恐经验,以加强防恐合作和打击恐怖主义。
“特警部队(POLSPEC)研讨会2018”前天由内政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次长安宁·阿敏主持开幕。
安宁·阿敏在致辞中提到,恐怖分子一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成最大的伤害,执法人员因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果断地与恐怖分子交锋。此外,恐怖袭击不再仅限于使用炸弹或枪械,日常用品如刀或汽车,也都可以成为“致命武器”。
让人记忆犹新的恐袭案,包括2016年12月于德国柏林市中心发生巨型卡车冲进一个热闹圣诞市集的事件,酿成12死56伤。去年6月,恐怖分子把一辆白色货车开上伦敦桥冲撞行人之后,再到附近的博罗市场持刀砍人,导致8死48伤。
针对研讨会,新加坡警察部队行动局的卓显辉助理警监受访时说,主办单位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参与研讨会的执法单位互相交流及分享防恐经验,以加强防恐合作和打击恐怖主义。
共有六名嘉宾演讲,分享面对恐袭事件的经验及防恐策略。其中一名演讲者是比利时联邦警察首席总监、情报局局长德沃斯(Jean Pierre Devos)。
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在2016年遭遇恐怖袭击时,德沃斯就是整个调查团队的总指挥。他受访时告诉记者,恐袭现场的情况是很复杂,且难以想象的,训练再多再周全,现场还是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应付。
他说:“你肩负了警察的职责,身边却有许多哭着求救的伤者,要先捉人还是先救人?坦白说,这样的局面令人进退两难。”
德沃斯表示,公众其实也可以为防恐尽一分力,以布鲁塞尔恐袭事件来说,袭击者不是干案前一天才飞抵事发地点的,他们往往在附近住了一阵子,就跟市民一样如常生活,早已融入社群。
因此,若公众在社区中发现可疑人物,应即刻通知警方,让警方提前着手调查。如此一来,警民合作便能提前揪出恐怖分子,制止恐怖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