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卡德南为了骗取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津贴,在申请表格填上儿子和妹妹的名字。三司同意律师公会立场,康卡德南的行为绝对是不诚实的,并且反映他严重缺乏诚信,因此将他除名是合适的惩罚。
为骗取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津贴,一名律师向当局虚报员工人数和事务所花费,结果被逮着。知法犯法的行径被三司特别庭严厉斥责,指他缺乏诚信,没有资格继续当律师。
三司特别庭昨天审理新加坡律师公会的申请后,决定将已执业15年的康卡德南(Kangatharan Ramoo Kandavellu,57岁)除名。以大法官梅达顺为首的三司指出,康卡德南不是一时犯错,案情显示他精心策划犯案和罔顾法律,撤销他的律师资格非过分的惩罚。
去年认罪后被判罚款 律师公会申请撤销资格
《联合早报》日前报道,独资经营律师事务所Kanga & Co的康卡德南面对一项抵触所得税法令的控状,指他为申请政府津贴而做出虚假呈报。他去年8月在国家法院认罪后,被判罚款4500元和缴付4万9212元罚金。
昨天,新加坡律师公会以康卡德南违反律师专业法令为由,向三司特别庭申请撤销康卡德南的律师资格。康卡德南因生病没有出席聆讯。
根据案情,2014年3月,康卡德南从朋友那里听说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s,简称PIC)后,上网查看申请条件。当局规定,申请者的公司必须雇用至少三名本地员工,但康卡德南的律师事务所只有一名非正式员工。
朋友告诉康卡德南,“PIC计划推销员”詹德拉与妻子专帮不同公司申请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津贴。康卡德南于是出席詹德拉公司主办的讲解会,后者建议他多找两个名字,为他们缴付公积金。
康卡德南照做,在申请津贴的表格填上儿子和妹妹的名字,把他们当成律师事务所的员工。康卡德南甚至告诉妹妹,如果国内税务局向她查问,就骗称在律师事务所当文员。康卡德南的儿子则对父亲的诡计不知情。
此外,康卡德南也虚报律师事务所花费1万6010元购买管理系统软件,以及支付商业发展和行销课程费用等。康卡德南所要骗取的津贴总额为2万4606元,但他的申请最终被国内税务局拒绝。
代表律师公会的廖伟仁律师在庭上陈词时指出,如果有律师被判欺诈或行骗罪名成立,根据律师专业法令,律师公会可直接向三司特别庭申请对该律师采取纪律处分。一般上,律师公会在接到针对律师的投诉后,会先召开纪律审裁庭聆讯,决定相关投诉是否成立,之后才交给三司特别庭裁定刑罚。
廖伟仁认为,严格而言,康卡德南所面对的控状并非欺骗罪,但他显然是要欺骗政府,因此三司应直接裁定他的纪律处分。律师公会的立场是,康卡德南必须被除名。
三司同意,康卡德南采取各种欺骗手段,企图让当局以为他有资格获得津贴,其行为绝对是不诚实的,并且反映他严重缺乏诚信,将他除名是合适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