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代币首次公开发售 金管局吁投资者慎防风险

首次数码代币发行活动(ICO)的概念和首次公开售股(IPO)类似,都是面向投资者的融资活动。当局两年来已收到上百起公众报案,牵涉到五个与数码代币相关的投资项目,也正对此展开调查。

本地兴起首次数码代币发行活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商业事务局提醒公众在参与这类与数码代币相关的投资时小心谨慎,充分了解其中风险。

首次数码代币发行活动(ICO)的概念和首次公开售股(IPO)类似,都是面向投资者的融资活动。不同的是,ICO企业发行的不是股票,而是该企业持有的数码代币,包括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比特币(Bitcoin)和以太币(Ether)等虚拟货币。

金管局和商业事务局昨天发文告说,数码代币如今不只是做为付款用的虚拟货币,也被用于代表企业股权或债权,并包装为投资产品。以ICO为例,发行方通常在网上发表“白皮书”,阐明公司的商业发展计划,并承诺投资者可从中获得的回报。投资者则用现金或比特币等货币,换取发行方的数码代币。

警方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2015年至今已经收到上百起公众报案,牵涉到五个与数码代币相关的投资项目。当局正对此展开调查。

当局提醒公众在决定是否投资前,应查证业者提供的公司和产品信息是否真实,并留意这类投资存在的风险。譬如,如果这家企业是在网上或境外运营,很难查证业者的真实身份,一旦投资项目失败,要追查责任人和追讨资金也更困难。如果投资没有良好运作纪录的企业,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更高。

市场流动性若不足 脱售会有困难

此外,数码代币的价格可能在短期内大幅波动,令投资者蒙受损失。当投资者想要脱售代币时,可能因转售市场流动性不足而找不到买家。有一些项目则承诺不切实际的过高回报,或是被用于支持洗黑钱或恐怖主义融资等不法行为。

当局吁请投资者只与受监管的业者进行交易。投资者可到金管局网站查询受当局监管的金融机构名单、注册代表名单和投资者须警惕名单(Investor Alert List),核实业者是否受监管。他们也可浏览全国财务教育计划“存钱有方,理财有道”(MoneySENSE)网站提供的防骗贴士。

投资者如果怀疑任何数码代币相关投资项目涉及欺诈,应立即报警。

潜在ICO发行公司 多为精通科技创业者

金管局上周宣布,在本地发起的ICO活动,若牵涉到受证券期货法令管制的产品,就必须受当局监管。发行方必须事先向金管局提交招股说明书,也要达到证券期货法令和财务顾问法令的执照、反洗黑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要求。

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家强受访时透露,过去一个月来,事务所接到至少八家ICO潜在发行方询问。他们大多是精通科技的创业者,但除了一些业者经营房地产投资业务,大多数并没有其他主要业务。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教授李国权也指出,ICO发行方多是金融科技领域起步公司,如果他们无法达到盈利目标,投资者持有的代币就没有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