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频繁问起关于新加坡幼升小的事情。三年前,从一无所知、逢人就问的小白,到通过研究往年的全岛抽签历史数据,进而锁定目标,通过申请家长义工外加搬家的形式,如愿将娃儿送入心仪小学的个例,我想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和更多的人分享,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咱们直接说重点
第一,不需要通过提早准备学区房而获得报名资格。只要求在正式报名之后,之后,之后,在报名所用的住家地址,住满至少30个月。不放心的,请移驾教育部网站,关于“ADDRESS USED FOR REGISTRATION”
第二, 报名所用的地址,即父母身份证上的地址,只要是报名后孩子居住的真实地址即可,租用的房子也是可以用来报名的,不一定必须得是自己的房。
第三:家离学校近,不代表稳进。小学录取起决定性作用的三点依次是学校受欢迎程度、娃儿的身份、接下来才轮到离校距离。
听过很多就住学校对面,但因为学校太过热门而无法就近入学的例子。每次看到房产中介的,宣传说某项目与某某名校毗邻,我就很希望买房的人,能先研究一下学校的热门程度,以免几年之后望“校”心叹,不得其门而入。
特别提醒想要婚房、学区房一步到位的少男少女们,买房前眼光可以放长远一些,多考察一下周边的学校,可以为将来省下相当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划完重点了,接下来开始听我叨叨自己是如何折腾,把娃儿送进自己心仪的小学的。申请个例,仅供参考。
时间退回到2015年年中。那时,家里的老二即将满周岁,感觉终于可以喘口气的我,开始约老朋友见面。聊天时朋友开心地说,她已经成为社区的基层领袖了,明年的小一报名可以不用担心了。明年?我一脸懵的看着他们家老大。这娃儿只比我们家冬瓜大几个月啊,这么说,后年就要轮到我家了??意识到时间所剩无几的我,终于把幼升小项目提上议事日程。
第一:
需要确认我家附近有哪些小学
教育部唯一认可的查询住家地址的网站叫New OneMap
(http://www.onemap.sg/index.html)
电脑登陆后,点击“School Query”
在左上角输入住家的详细地址后,家附近有什么小学一目了然。
1km之内的学校显示为红色图标,1-2km的蓝色图标。
查询结果显示,我家1km之内有一间,还是一所挺有名的女子学校,1-2km之内有8间小学。女校肯定进不了了,那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第二:
理想中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
第一,希望是一所男女混合的学校。假设老大最终顺利入校了,那么接下来老二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跟着入学,父母不需要再经过一轮幼升小的折腾。
第二,离学校越近越好。老大加上老二,加起来差不多快10年的时间,由此可以节省下来多少上下学的通勤时间(星星眼),拿来干点什么都好啊。
第三,SAP学校。所谓的SAP School,就是学校同时把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作为母语。这对于一直担心孩子将来中文学不好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啦。
第四,与孩子的兴趣、专长、学习方式相匹配。尚未发现哪个学校CCA有教开车或者组装车的,俺们家冬瓜的学习方式属于自由发挥、后现代化类型,于是这一项就暂时搁置。
听我唾沫星乱飞的分析完,根正苗红的老公,引用教育部的一句话结束了我们的讨论:“Every School is a good school” 嗯好吧,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第三:
报名的几个阶段
我继续混迹在本地的父母论坛Kiasu Parent Forum里面,找寻关于小学报名的各类信息。真是名副其实的“怕输”家长啊,论坛里的信息排山倒海,随便一个主题讨论就有几百页的回复。
先了解一下报名的几个阶段,分成五个阶段。
Phase1, Phase 2A 这两个阶段我们可以忽略,基本上是给学校职工、校董、还有本身就有兄弟姐妹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们的。Phase 2B是面向教会成员或福建会馆会员、基层领袖还有家长义工的,这个阶段是我们可以重点努力一把的。到了Phase 2C,就是放开给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报名的阶段,到Phase 2C阶段,竞争就相当地激烈了。Phase 2C Supp是最后一个阶段,外国人到这一阶段可以进场进行报名。
了解基本流程后,我按图索骥的截图整理了全岛小学近三年来的抽签历史数据。通过这个数据表,可以简单直观的了解每一所学校的受欢迎程度,大致评估自家孩子能被顺利录取的胜算概率。(如有需要,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抽签历史”获取)
为什么说是”大致”评估呢?因为是否需要抽签、以及谁需要进行抽签,是根据当时现场的报名情况决定的,可以说是全岛家长们的一场博弈,谁都没办法准确的预测。
以我家附近的一所SAP学校为例
让大家真实感受一下
数据代表的含义我就不详细解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抽签历史”文档里的具体介绍。我个人感觉光看颜色,信息量已经足够了。
红色:代表居住在1公里之内的公民,需要参加抽签
黄色:代表居住在1-2公里之内的公民,需要参加抽签
绿色:代表居住在2公里之外的公民,需要参加抽签
红色白点:代表居住在1公里之内的PR,需要参加抽签
黄色黑点:代表居住在1-2公里之内的PR,需要参加抽签
绿色黑点:代表居住在2公里之外的PR,需要参加抽签
紫红色:居住在1公里内的公民占用全部可用的名额,不需要抽签
桔色黑点:居住在2公里内的所有公民、PR占用所有可用的名额,不需要抽签 (皆大欢喜啊)
如图所示,2013-2015年期间,这所圣婴小学在Phase 2C阶段的颜色依次是黄、红、红。这意味着,居住在1-2公里内的我们,几乎肯定需要参加抽签,倘若运气不好遇到红色,1公里内的公民都需要抽签的时候,就没有我们1-2公里的娃儿什么事了。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数据表,选择对于自家情况胜算较大的学校制定相关的报名策略,以免竹篮打水,以卵击石。
第四:
可能性最大的选择
我们小心翼翼的在十几所SAP学校中选择,尽量避开一片红、红一片的热门学校。最终锁定的目标学校,在数据表上的Phase 2B 阶段是白色或者绿色的。白色意味着在这个阶段完全不需要抽签,绿色代表2公里之外才需要抽签。这对于从小到大,连鼓励奖一块小橡皮都没抽中过的我来说,相当滴重要。
根据自身情况评估了一圈,发现做家长义工外加搬到学校一公里之内是可能性最大的选择。
于是,给目标学校群发邮件,询问关于报名家长义工的情况。想说不是事在人为吗?我们打算去多做几个小时的家长义工,以实际行动表示对学校的兴趣和诚意。没想到,申请做家长义工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首先,原来家长义工不是我们报名了就直接可以去做的。我们提早两年申请,居然发现好些学校的家长义工报名早已结束(不同学校,截止时间各不相同),需要提早三年,甚至更早。你可以同时报名几所学校的家长义工,如果你时间充裕、还在纠结到底选哪一所学校的话。
其次,按照流程报名后,需要等待筛选结果,可能被选中,也可能没戏,筛选标准不详。选中了也不能开心得太早,因为有可能还有第二轮面试。
我和娃儿他爹,经历过一次相当难忘的二轮面试。在递交了写满四五页纸的报名表格后(拿出在学校写论文的架势),我们等来了参加第二轮面试的通知。到了现场才发现,有其他的五六对家长一起,对面坐着学校的六七名负责人,一字排开,颇有三堂会审的架势。从自我介绍,到模拟情景讨论,再到如何对学校做出贡献,从多方位展开热烈的讨论。当场肾上腺素飙升,工作多年以来第一次深刻的自我检讨:为啥平时没有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啥自己可以分享的资源是如此的匮乏。好在我们采取的是“广撒网”策略,面试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立马着手准备下一间学校的申请材料。
想说的是,每一位爸妈的优势和长处都是与众不同的,犯不着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灰心挫败。在学校规定的报名规则允许之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创意和想象力。我们最后一次申请成功,就突发奇想地运用思维导图完成了报名所要求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如愿被选上成为家长义工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所要求的服务小时数,还可以通过做家长义工的机会,对学校有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这之前,如果能有机会去学校实地参观,对于学校的选择,是相当有帮助的。当时我去学校递交申请表格,看到学校外墙张贴的书法作品和艺术画,一下子就爱上了那间学校。带上娃儿一起去学校走走看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五:
圆满结局
最终,我们按计划完成学校规定的小时数,在学校一公里内租了一套房子,搬家入住,顺利地进入心仪的小学
•The end •
冬曦妈
冬曦妈,又名冬瓜娘、西妞的最爱。中医出身,南大创业硕士。培训医疗行业摸爬多年,现全职带娃打滚。喜欢码字,爱好分享,对能提升幸福感的一切充满好奇。感恩成长路上有你同行。
近期好文
这是一个由几位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达人妈妈创办,深受全球妈妈们喜爱的母婴社区,这里有第一手新加坡遛娃资讯,也有美容、健康、购物等资料。爱宝宝,爱自己,更爱分享。妈妈们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