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秒看新加坡小贩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失业,小贩这份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新加坡的街头就开始出现大量的小贩。但街边设施简陋,卫生条件极差,常引发各种疾病。

于是,政府先颁发临时执照,然后再把小贩迁入小巷子与后巷,形成了许多颇有特色的景观。例如,白天是一个大停车场,晚上就摇身一变成了临时露天夜市。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当年的乌节路露天小贩中心,六七十年代的Glutton Square每晚都充满了人潮,好是热闹。

后来,政府加强管理,规定建屋局和市区重建局在所有新的发展项目中都加入巴刹和小贩中心。到了1986年底,最后一批路边摊也就不见了,全数走进组屋和工业区。

“贩者有其摊”计划1994年推出后,国家环境局陆续接手了小贩的管理工作,更有系统地处理执照和租用地点等问题。小贩中心越来越有规划,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过,在发展中难免也会遇到一些争论,例如自从2015年国家环境局开始让有社会意识的企业管理新建成的小贩中心后,关于这个管理模式的讨论到今天依然不断,近日来甚至引发激烈争辩。

小贩陪着新加坡人一起长大,从街边叫卖,到后巷摆摊再到如今舒适、现代整洁的一个个摊位,我们对小贩文化是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的,小贩的未来发展,也是与每个国人密不可分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