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加坡而言,去殖民化进程伴随着被踢出马来西亚的痛苦,但是其却也获得了更大的收获,那就是独立的主权地位。如果新加坡还在马来西亚,那么新加坡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余地来实施李光耀的理念,也基本上不可能成为东南亚事实上的地区首都。
新加坡
新加坡的模式讨论众多,但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新加坡实施的是秩序优先于自由的政策,而不是这去殖民化进程中常常出现的相反情形。这可以避免在民族认同脆弱的新兴国家内出现大范围的秩序混乱,也可以给政治精英以较大的空间实施其战略。除了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外,新加坡的另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在华人人口占绝对多数的社会里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并且打压土生华人,由此重塑了新加坡的国族认同。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有弊端,人们常常认为新加坡人既说不好华语又说不好英语。
新加坡政组屋是其政治能力的体现
新加坡在诞生伊始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即邻国皆为人口超过新加坡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国家。安全成为新加坡的立国难题,这即便是与美国组成紧密的安全伙伴关系也难以克服。不过尽管对于安全仍然有着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担忧,但新加坡并没有出现类似以色列那样庞大的安全利益集团,因为新加坡比以色列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他们是对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进行整合的核心国家,也是事实上的首都。依托国内高度专业化的制度和技术支持,新加坡完成了一半的工作。
新加坡不光靠军队
另一半则是新加坡庞大的情报量。尽管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有弊端,但对好处也很大,那就是新加坡可以很方便地与英国这个前殖民帝国和美国这个世界帝国相互衔接,在很大程度上获取这两个大国的信息资源。因此,新加坡就必须与美国和英国保持紧密的战略协调,从而可以发挥其情报核心。所有的外国投资要进入东南亚就会通过新加坡,反之亦然,新加坡可以提供所有初级投资者或不愿意过于深度进入东南亚的投资者所需要的一切。新加坡因此也可以云集巨量的资本、人才、资源,形成一个反复自我加强的结构。
繁荣反过来也解决了安全问题
很多人拿新加坡与中国的一个城市类比,但是新加坡是东南亚事实上的首都而那个城市不是,新加坡政府有强大的政治能力而那个城市没有。东亚的核心基本上只会在北京和东京之间出现,其他的城市轮不上,想要冒充文明人来领导东亚实在是愚蠢的自负。
新加坡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