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Apr.

1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当我们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也是我们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国家对待教育的方式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中国因为施行了严厉的管控措施,本土新发病例已经逐渐消失,管控的方向转为输入性病例;而欧美很多国家的数字却不断攀升,成为这场疫情的“震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世界认识到公关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患者的识别和管理,对于流动人口的管控,甚至于个人生活习惯——戴口罩和勤洗手,都需要极强的公共管理能力才能真正落地。

从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疫情的反馈看,同样的政策,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管理系统和不同执行者的手里,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成效。

如果说中国的上下同欲、严厉管控的措施不好效仿,确实很多国家也感叹:中国的作业不好抄。

那么能否在世界上找到另外一个范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呢?

我想,新加坡应该可以算一个。

正如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所说:

“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从公共管理能力而言,新加坡不少地方都是值得世界各国去学习和借鉴的。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疫情发生之初,认为各国应尽早采取正确的行动,就有能力遏制住疫情的大规模传播。他还特别表扬了新加坡的做法,认为很多国家都可以学习借鉴。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还是言犹在耳、发聋振聩!

事实上,新加坡是新冠肺炎病例出现较早的国家,但也是政府采取强有力手段干预抗疫的优良典范。

在2020年1月4日,新加坡就出现了第一起新冠肺炎疑似病例。1月18日,疫情开始蔓延,发现6起疑似病例。1月23日,新加坡也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

至此,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在新加坡蔓延了起来。

到今天,新加坡的总体病例800多例,世界排名40多位。病死3例,病死率为0.035%,应该是新冠病毒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积极干预手段。

这个华人为主体的“蕞尔小国”,公共管理能力如此突出,教育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从周成刚的2020年的最新国际教育力作《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寻找到可能的答案。

01 外松内紧

“佛系”的后面,是卓越的公共管理能力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滨海湾露天音乐会(周成刚摄)

新加坡是全世界人口密度高的国家之一,也是最繁忙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高、流动人口庞大等诸多因素叠加,外界担心如若新加坡的疫情持续发展,将对亚太地区甚至全球造成严重后果。

3月23日,是新加坡中小学春假结束的第一天。尽管3万多名家长线上请愿,要求关闭中小学。新加坡教育部继续坚持不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学照上,课照开。

在全球疫情蔓延,很多国家都停课停学的时候,新加坡这种政策选择显得特别“另类”。

对此,新加坡教育部给予的理由是:

第一,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年轻人要比成年人更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第二,目前为止已经确诊的年轻人都是在家里和学校以外感染的;

第三,学生在学校可能比在家里更安全;

第四,停学对社会的正常运作影响很大。

当然,为了保证学校卫生和安全,新加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身体不适就隔离;旅行的学生居家隔离14天;做好环境卫生;不同班级同学相对隔离。

在“佛系”的表面,新加坡依靠它的卓越公共管理能力的优势,“抗疫”的策略是严格管控。

回过头来看,这次新加坡政府抗疫的成果取得,并不是小概率事件。新加坡政府统一调度和组织执行的能力在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也是对公共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当然,结果还是非常让人满意的。

新加坡建有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系统),分布在社区的接收点有873个,相当于北京发热门诊的11倍。所有社区全科诊所按照统一的标准诊断、治疗、上报、转诊、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恐慌性挤兑公共卫生资源。

信息披露及时。组建对抗疫情的委员会,每天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政府官员轮番对公众讲话,事无巨细地辟谣,不厌其烦地呼吁无需囤货抢购。

这样的各类策略,对政府官员科学素养和管理能力,对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和公民道德水平,对科学家和公共管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都是巨大挑战。

02 终身学习与全人教育

新加坡教育为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夜幕下新加坡滨海湾夜景(周成刚摄)

新加坡,这个处于中西文明交汇点的国度,走出了一条中西融合社会发展之路,而在这条发展迅猛快速的道路之上,绝对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对教育重视和依赖。

笔者在2019年9月至10月,曾经作为“新东方亚洲名校之路”探访团成员,来到新加坡,近距离感受了这个国家的与众不同。我们走访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两所顶级名校,参访了李光耀的母校莱佛士学院,近距离接触新加坡社会,体验了“南洋色彩和本土理念共存、危机意识与和谐精神并重”的中西交融文化魅力。

新加坡的缔造者李光耀说过:新加坡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是一群精英领导者在沙上捏出来的,是一座“耸立在沼泽地上的80层高楼”。80层高楼自然非常漂亮,但当时它却是耸立在沼泽里的,它的根基不稳,危机重重。新加坡人天然具有忧患意识和集体危机感,其反过来成为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动力。

新加坡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强大的社会组织力,以及无与伦比的公共管理能力。

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新加坡集各家所长,打造世界一流学府。在大学排行榜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经常占据亚洲前两名。

新冠病毒疫情这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时刻,考验的是医学发展水平和公共卫生系统的完善度。

新加坡医学比较发达,有三家顶级医学院: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南洋理工李光前医学院、杜克-国大医学院。2019年在澳大利亚大学访问时,看到很多医学专业的华人留学生,都是来自于新加坡。

在《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中提到: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每年只招收全国顶尖、最合适的约280名学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医学人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表示,学校管理层看重的是杜克实践与科研并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医院、研究中心都可以成为学生们的课堂,能培养出很多科学家和大师级的医生。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周成刚与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在一起

新加坡提倡终身学习。陈教授接受采访时经常会提到,他认为知识和技能周期已经缩短,一个人可能需要不少于10次的再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退休之后,不断学习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激活状态,可以过上优雅的老年生活。

政府对于“后大学时代”的继续教育一直都很支持,鼓励国民不断学习,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此,政府承担了很大比例的学费。

新加坡提倡全人教育。很多中小学都采取自由的学制,有丰富的选修课资源。除了读书,还有丰富的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

新加坡男性公民在年满18岁之后,需要服两年义务兵役。这对于很多孩子来讲,是“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服兵役不但要加强体能训练,还强调军事专业性和技术含量。经过这种训练的人,更加具有纪律性,更加严格自律。

新加坡的教育也在改革,在全人教育框架下追求更加科学和平衡的教育模式。

无论是从个人层面的“终身学习”还是到国家层面的“扶持教育”,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一直都离不开优质教育的加持,这一点给予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注入了无穷无尽的发展动力。

应该说,这种全人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新加坡的国民素质。同时,全民素质的提升,加上高效率的政府,才能使得公共管理能够做得更好。

03 从公共管理和教育发展

我们从新加坡可以学到什么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胜任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的核心能力。新加坡的教育应该成为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

新加坡需要对外看,总是充满着好奇。它不会把自己简单定义为东方或者西方的风格,而是在一个更广泛的框架里去做教育。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就提出全球化学习理念,鼓励学生到世界其他地方感受多元文化,积攒社会实践经验。这些“舶来品”会纳入新加坡的原有体系,为新加坡所用。

新加坡的经验是:当我们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也是我们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国家对待教育的方式。

有人说,一个好的教育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国民,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呢?

新东方CEO周成刚的《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中,他对于“好的教育”总结了几个特点:

第一,好的教育应该是普惠大众的,能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升全民素质;

第二,好的教育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第三,好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让我们拥有济世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成为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和身心健康的人。”

周成刚做过大学老师,曾经出国留学,做过记者,又在中国教育界摸爬滚打二十余载,一直站在国际教育的最前沿。他接触到不同层次的人群,每年举办上百场国际教育讲座,以其独特经历和观察视角,总结出的教育理念。

这些对于国际教育的观察和思考,会有助于我们对于自己和世界的理解。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关于《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

周成刚老师2013年发起“探寻世界名校之旅”,足迹遍布四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顶尖名校,从教室到实验室、从食堂到宿舍、从图书馆到创业中心,采访了500多位同学、教授、毕业生、创业者和学校校长及政府官员,并图文并茂地把他这7年的见闻和思考记录下来。

这就是这本《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的由来。它不是一部理论性著作,也不是简单的留学指南。但在其中,又能得到两者兼而有之的收获。

就像《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封面所讲,作者“7年穿越、20个国家、40万里行程、200所世界名校、500次访谈”,这一切“只为那不一样的成长!”

你不知道的真相:揭秘新加坡所谓的“佛系”抗疫

—THE END—

◐◑所谓真爱也就是这样了

◐◑海外确诊破50万,中国出手援助83国,捐赠寄语亮了,网友:好优美的中国话!

◐◑陶勇医生伤后首度面对公众: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

◐◑40万湖北人涌入深圳:不怕,照单全收!

◐◑这首歌从未像现在一样意义重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